第100章:发难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00章:发难

如此追究下去,终究是笔无头烂账,处分谁都不好,吴石只能挺身而出:“不管怎么说,两次作战齐鸿章都有明显责任,上次过于冒进,这次又过于谨慎,辜负了总统信任,也对不起牺牲的弟兄。

鉴于海军兵力不足,强行维持3个舰队的编成似乎也无必要,让他转职培训新兵吧,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各方面都要慎重。”

周至柔、桂永清对此都同意,小蒋也无意见,只有常凯申依然很不高兴。但再不高兴也只能克制,再弄下去他就没兵没将啦!

周至柔赶紧道:“空军押运组今天刚拍了汇报电报,货物押运一切正常,预计4月20日可抵达直布罗陀海峡并进入地中海,然后穿苏伊士运河赶赴印度洋、南洋……”

听到这里,常凯申大大松了口气:“空军办事还算麻利;海军那几艘驱逐舰交涉得如何了?陆军炮火、装甲车辆购买又怎样?”

桂永清道:“驱逐舰一节,美方依然不愿意送货,经我方反复沟通,最终勉强让步,允许我们在美国组建船运公司,就地招募海员并让这批人帮着开回台湾,只要不是美国现役军人,美国政府不管。

海军驻美办事处已完成船运公司注册运作,海员这节却不太好招募,只招了不到100人,熟悉本森级的前美军海军将士退伍后,已分散在各大海运公司,一时半会不愿意变动……”

美国人又不傻,大家都知道这票货是临时输送的性质,办完就没下一次,跳槽出来然后将来喝西北风啊?

眼看常凯申又要责骂海军办事不力,吴石马上又想好了策略:“卑职以为,不一定非要熟悉本森级驱逐舰的将士,美军船只大同小异,我们又不指望他们作战,但凡海军退伍人员都可试试看。

也不见得非要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印度人乃至泰国人、菲律宾人都行,只要能把船开到台湾就是胜利,还可显示国际道义对我们的支持!

外交部不是在联合国控诉苏联侵略嘛,不如乘势而为,一旦离开美国港口,就把舰队编练为国际反苏反共志愿军,打特殊旗号!抵达港口后再请总统接见他们,做做宣传、大造舆论、鼓舞士气!

总统,得道才能多助啊!下阶段没有国际朋友支持万万不行,官面外交暂时还没走通,民间先运作起来,造成既定事实,对美国当局想必也是种触动!”

这番话很对常凯申胃口,他顿时转怒为喜,批评桂永清道:“吴次长的路子我看就很不错,你们一定要多想办法为国家国分忧,非常时期绝不能迂腐!”

桂永清点头称是,暗暗朝吴石竖起大拇指,感谢他帮忙!

海空军都有着落,常凯申又关心起陆军来,年初台湾名义上有60万大军,舟山、海南一打完,账面实力直接缩水到40万,虽从保密局又拨出3万,另还从本岛新征5万兵力,但也远不够用。

更糟糕的是,枪支弹药、武器装备并不充足,虽然通过麦克阿瑟的关系从日本、菲律宾处搞到了部分轻武器,但重装备远远不够,尤其105mm、155mm榴弹炮,以前拿的很大一批全在对岸手里,急需补充。

胡琏等人提出需要类似长脚汤姆这样的重家伙,这才能完成反登陆作战,有效防守金门、台湾。

除火炮外还需要坦克,一到这时候,国军历来的盲目劲又犯了,装甲兵副司令蒋纬国认为:目前共军实力今非昔比,特别舟山战役已用上坦克,国军要与之抗衡,必须占有质量优势,对美国人推销的M24霞飞、M3斯图亚特都看不上,提出要M26潘兴!

可惜M26潘兴美国人自己都很少,总共才生产了2000多辆,怎么就这么大方给常凯申?美国在南朝鲜的驻军不过也就是M24霞飞,台湾凭什么开口要M26?

好说歹说,作为折中,准备拿M4谢尔曼,反正缅甸战场也用过,各方面比较熟悉。

谢尔曼二战退役后数量虽多,但经陆陆续续处理,此时剩下的存货并不太多,更要命的是,林冠华介入后,解放军以前所未有的胃口鲸吞谢尔曼。

先是近300辆柴油谢尔曼全被买走,后又搞了200多辆汽油谢尔曼,就在台湾勉强同意要谢尔曼的当口,蚁美厚不声不响再次弄走了70多辆,外加其他第三方采购,整个WAA剩余的谢尔曼只有区区几十辆了。

美国院外集团到底厉害,在其一番运作下,四等人马润答应现场淘汰自己拥有的120辆M4A3E8(长76mm、配500马力发动机)给台湾,当然这么搞价格必然不便宜,坦克加配套弹药直接要价500万美元!

再配上64门105mm榴弹炮、48门155mm榴弹炮、24门155mm长脚汤姆及充分的弹药,另外还有些无后坐力炮及装甲车辆,整个陆军军购价值1000万美元。国军传统的运作费自然必不可少,也糊弄着一起塞进去。

海空军军备案都由海空军司令汇报,按理陆军军备汇报案该由陆军司令孙立人汇报,奇怪的是,孙立人压根没来开会,军备方案是陈诚汇报的。

更重要的是,陈诚还补了条新动向:美国邀请孙立人去美国访问,以便更好地为国军重组、编练提供帮助,提供更多军火!

此话一出,桂永清、周至柔脸色大变,吴石更是痛心疾首:“总统,此事万万不可啊!今天在场的,除我以外都是您在黄埔的学生,孙立人却是美国军校毕业的,思想西化,李宗仁目前在美国上蹿下跳,万一将来有变,党国死无葬身之地啊!

我和抚民没有私人恩怨,也认为他过去一直忠于总统,可美国人办事不讲究这套,去年初逼我们和谈,还要总统让位,到时候就怕他上了贼船下不来!现在总统复任,正带领我们励精图治,可再也经不起波折了……”

其实这件事开会之前吴石等人便知道了,之所以选他出来说,就因为他资格老,同时还不是黄埔系的,好说话。再说,吴石和周至柔、陈诚都是至交,最近与桂永清走得也很近,他不出来替朋友们说话,谁站出来?

没想到吴石居然把话说到这份上,常凯申显然也有所动容,连连安抚道:“虞薰弟,虽然你毕业于保定,但从北伐开始,我们就一起患难与共了,也是我的心腹和兄弟,哪是什么外人?

这事我晓得了,眼下不宜与美国人闹得太僵,你们就回报美国人,岛内部队编练任务繁重,孙司令暂无空暇,等明后年空余些再说。”

陈诚看老头子表了态,不咸不淡说了句:“最近吴国桢也在大放阙词,附和美国人指指点点、扰乱军心,还说什么经济压力过大、穷兵黩武……”

小蒋本就和吴国桢不对付,当下便道:“最近因军队改编,需从军统抽调人手,结果士气低落,一问才知政府已三个月没关饷了。我去找吴国桢沟通,要求补发,他每每借口没钱,要求遣散了事,但他自己依然花天酒地,每到周末不是酒会便是舞会,还有下午茶……”

常凯申皱了下眉头,没对吴国桢多评价,而道:“国家多事,需要精诚团结,我们是要和美国人紧密合作,但不等于依附对方,更不等于是华盛顿的牵线傀儡,你们日常办事务加注意……”

根据杜鲁门和艾奇逊商议的结果,对华应双管齐下:

台湾这方的着力点是孙立人与吴国桢,最好是文武合作,进行合理“变革”,把常凯申的力量挂起来。

吴国桢已不止一次对美国人表达了对两蒋的不满,孙立人虽然没直接表达不满,但因为在整编中受到的掣肘也不少,有些很多工作上的牢骚。这都为华盛顿所肯定,亟不可待让他去华盛顿以便再谈谈。

在大陆这方面,着力点是接触与谈判,对这次瑞士谈判,杜鲁门本想推荐杜勒斯前往,但艾奇逊觉得杜勒斯太过强硬,同时又要考虑拉拢中国围堵苏联,便提名乔治·凯南前往,杜鲁门也接受了。

乔治·凯南的正式官职并不起眼,但因他首先提出遏制战略,后续丘吉尔又配合着讲了“铁幕”,故在美国决策圈内名声很大,杜鲁门、艾奇逊也不用担心派他去谈判会有“通共”这种非议,倘若乔治·凯南都通共,那美国就没不通共的人了。

北京对此予以了积极响应,派伍修权去瑞士,约定4月25日双方正式展开不设前提条件的会谈,考虑到伍修权的地位和资历,华盛顿认为北京也有诚意。

这件事国党完全不知道,即便瑞士方面有所狐疑,乔治·凯南是美国对苏问题专家,伍修权是中国外交部苏欧司司长,两个苏联问题专家沟通也引起不了常凯申的关注。

最后,常凯申拍板,既然空军采购可让外国公司承运,那陆军军火也不一定非得要美国军方护送,由陆军驻美办事处派员押运,交给美方认可的公司承运即可!

他们万没想到,按李克农的部署,满载着国党飞机的拉包尔号航母将在进入印度洋后猝然发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