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大局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07章:大局

高科话题结束后,复兴工程焦点转移到经济与贸易问题上来。

“与施贵宝的协议已正式签署,第一批款子240万已支付至香港,有关货物也正常开始发送,预计月底全部送达……

英国方面秘密通知我们,有关军舰出售案已完成了最后的审议与签署流程,为避免夜长梦多,英方决定5月7日左右以东南亚演习示威的名义赶赴香港,预计6月15日前抵达香港并移交,要求我们尽快准备好相应资金。

列入一揽子合同的还有一批超量海军弹药储备,英方提前启运,要求我方安顿接受,这笔弹药大约价值640万美元。

由于超量订购了一批弹药、配件,又加了航空发动机、舰载机,合同总口径7400余万,不过其中部分款项完成拨付,另有部分款项可通过汇丰银行余款冲抵,还剩余6000万。”

主席沉吟道:“6000万打算怎么付?外汇储备够么?”

“外汇现有1400余万,如果与施贵宝合作顺利,再扣除中途到货的军火,与各东欧友好国家的外汇拨付,到6月份实际剩余有望突破2000万。”

陈大掌柜汇报道,“拟考虑用美元外汇拨付1100万,另用黄金支付4900万。

与英国商定是按1盎司黄金折算35美元,还需支付140万盎司。目前央行正按国际惯例对储备中大大小小的金条予以重熔,按400盎司/块(大约12.5公斤)的标准进行铸造并标上编号,编号都唯一,这也是美联储标准储备金条形式。

140万盎司折算下来将近44吨,英方自己会提走;考虑到这笔黄金占目前国家黄金储备的一半多,如果这两个月有额外外汇流入,我会想办法减少黄金支付……”

少奇同志道:“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这7400万美元交出去,能换来比四大金刚强得多的军舰和军火,我认为很合适,也能有效冲击国际秩序,对帝国主义造成震撼。如果能再遏制美帝国主义的野心,推迟战争爆发就更值得了。当务之急是做好保密工作,务必不能泄露。”

与会众人都表明了态度,只有克农同志提了补充意见:“军舰移交后,短时间内我们还掌握不了这些舰队,如果帝国主义,尤其美国人突然来轰炸、破坏怎么办?不巧那时候又处于解放台湾的关键时期,美军很容易上门干涉。”

林冠华道:“除非美国人直接投掷原子弹,否则一般空袭还是有办法应付的。

两列防空专列到时候可南下,直接掩护;另外空军已提前在广州方向部署雷达站和掩护飞机了,万山群岛方向会有前哨兵力,预警能力会延伸。”

从英国购买军火后,林冠华果然发现了双联128mm电动高射炮,一共有两组4门。本打算安装在护卫舰上,后来发现,因重量太大、冲击力偏高,1500吨左右的舰体承受不起,只能用于要地固定式防空。

如果连军舰也承受不住这个火力,那铁路要想承受必须得进行专业改造,这是目前所无能为力的。

105mm高射炮虽然性能稍逊,好在数量较多、一口气搞了200多门,加上88mm高射炮,新博福斯40mm高射炮,炮只要抽调上百门通过铁路输送过去,足以在广州港部署起严阵以待的架势。

“真正可能要提防的反而是水下突击,得要海军同志尽可能部署好防雷网,还要严阵以待,防止蛙人渗透。”

朱老总道:“防空交给空军和高炮办,水下的事就交给海军办……总而言之要谨慎。”

陈大掌柜接着道:“目前对英、对美贸易都无太大问题,真正有问题是对苏贸易。去年签署的易货贸易额度已提前完成,因双方差距比较大,谈判还没有定下来。

随着的确良布加入,我们目前不太想要棉布,这样一来,苏联就失去了一个大宗交易物资,使其在交易上出现了麻烦。”

具体来说,就是苏联人还想用棉布换大豆,甚至做了一定让步,愿意按180米棉布换1吨大豆的标准兑换,但中财委不想答应。

其一,按目前市场公平价,1吨大豆需要与225米棉布交易才算完全公允;

其二,林冠华已输入500多吨的确良,后续还在源源不断输入,替代苏联易货贸易中的2000万米棉布完全不在话下,不但2000万米棉布可替代,1000吨棉纱、5000吨棉花也能全面顶替。

按目前进度推算,4、5、6三个月完成2000吨的确良布销售完全有可能!

总理解释道:“去年以来,特别最近半年以来,国内物资供应发生重大变化。

比如1948年,为推进战争,我们用粮食、肉类交易了苏联爆炸药700吨,导火线230万米,雷管300万个;今年以来,军工需求下降、直接进口军火增加,自产能力提升,这一块已完全不需要进口。

前年我们进口了自行车2700辆、白报纸580吨、火柴5千万小盒、糖1000吨、轴线240万吨……随着南方解放,这些物资也基本不需要进口了。

现在不需要的名单又加了棉花、棉布类,唯一扩大的需求是关于汽/柴油类,但这部分贸易额度被青霉素和西药出口顶替了。

特别西药这节,我们原是进口国,每年要花几千万美元,现在是彻底的出口国,一分钱外汇不用花不说,还能不断创汇。

现在甚至发展到在华的外国大使、商务代表、侨民去北京、上海的国营医院接受联合疗法,甚至回国时还要满满当当带一箱子药走,说不仅效果好,价格还比他们国内便宜。

苏联原来也出口药品,现在反向输出了……

但苏联同志对我国物资的需求却有增无减,我们给予了3万吨橡胶,50多万吨大豆、玉米等粮食,给了上万吨锡、铅、钨、锑等金属矿……本来还有个重要输出是苏联废旧设备和军火,但据派驻在苏联接收的同志表示,这些物资也不多了,5月份,最多到5月底,以上废钢铁将全部出清完毕

最近空军又退了72架伊尔-12/14,后续图-2飞机也不要了,又砍掉一大块……如果苏方不增加工业设备、重要军火输出,贸易永远平衡不了,但苏联还是有很多顾虑,新一年度谈判一直很不顺利。

最近勉强达成协议的是大豆换黑铁皮,我们稍微吃亏一点,也不计较了,但量大不起来,能换来2万吨黑铁皮了不起了,连棉布/纱交易的零头都没到。”

大家心里有杆秤,要不是为了平衡贸易,斯大林说不定连一汽建设都不愿意答应,最后就算答应也狠狠收了钱,不但机器设备、人工收费,图纸也不例外,中方需要向苏联设计院和汽车厂方面支付包括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在内,总计300万卢布(150万美元)的费用。

这无疑是笔高昂的开支,但中国别无选择,只能答应。

即便这样,苏联还卡着坦克、喷气机不肯放,所有人都感觉莫名其妙,不知道斯大林在想什么。

这次围绕飞机、38T生产线谈判时,林冠华灵机一动问捷克人,如果他们援建太脱拉T111型重型卡车生产线怎么算图纸费?捷克人当时含糊其辞地伸出了5个手指,他以为索价50万美元,没吭声。

后来私下聊天时,捷克代表说那是5万美元,如果中国诚心给现汇,图纸费算4万也行,生产线全套给完全没问题,但要求中国先进口500辆,每台索价3600美元,可接受易货贸易。

作为二战期间著名的德国军车,太脱拉T111型越野能力贼强,载重高达6.5吨,完全是军车的路子,比嘠斯、解放这种民用卡车要牛逼多了,林冠华觉得很适合给部队充当油罐车、火炮拖曳车。

捷克政府也不觉得亏了,因为太脱拉是刚刚国有化的企业,所有都没花钱,白来的!

更妙的是,太脱拉还有款T97车型,一般人可能不了解,但林冠华知道这才是大众那辆著名的甲壳虫的来源,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从这辆车身上搞了不少创意回去,当初太脱拉就觉得不对劲要和德国人算账,等德国一占领捷克,这件事就没法说了:保时捷可比太脱拉重要!

多年后,太脱拉还是起诉大众侵权,迫使对方赔了300万德国马克。

林冠华借机问起T97,结果对方漫不经心道:“这个啊,图纸倒在,生产线应该也能捣鼓出来,问题我们现在不生产啊,倘若前面能达成协议,就免费送你们一套好了!”

这时林冠华才反应过来,根据苏联统一安排,太脱拉主要负责生产卡车、客车及火车设备,不允许生产小汽车,那可是留给伏尔加、嘎斯、拉达们的市场,林冠华立即缠着陈大掌柜想把这玩意搞下来。

反正一汽图纸已花了钱,为什么天津或武汉不再搞座厂呢?大不了让捷克根据苏联方案修修补补,甚至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二汽!

捷克人比苏联实在多了,但没本钱对华贷款,要么易货,要么现汇,陈大掌柜一听也很心动,想用从苏联这里余留下来的大豆、肉类送去东欧,与东德、捷克交换更多工业设备,飞机、38T、汽车包括发电汽轮机全都想要,这也是他高度赞同派留学生去捷克的理由。

主席幽默道:“东方不亮西方亮,苏联这里谈不下来,那就先和德国、捷克、罗马尼亚多做贸易嘛……告诉东北局的同志,这是全国一盘棋,要服从大局,服从中央的统一安排!”

少奇同志抬起头来,露出了不易察觉的微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