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目标西藏
会议另一项重要议程是关于西藏解放事宜。
海南战役后,全国尚未解放的地区除局部零星岛屿外,就还剩台湾与西藏。
辛亥革命后,驻藏大臣制度终结。民国时期,虽然北洋政府改设西藏办事长官一职,国民政府又设立蒙藏委员会驻拉萨办事处,但实际上无力对西藏内部事务施加影响。
噶厦成为西藏最高行政机构,直属于达赖喇嘛土登嘉措。第五世热振呼图克图执政及达札活佛摄政时期,内有国党无力控制,外有英国支持,噶厦权力达到顶点,实际成为西藏地方政府而自行其事。
面对国家天翻地覆的局面,噶厦当局非但没有醒悟,反而不断扩充军队,购置军火,驱逐汉人,策划西藏独立,妄图从中国分离出去。
为完成解放全国的历史使命,中央决定采取军事进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的方针。
一面命解放军着手进军准备;一面制定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维持西藏现行制度、尊重藏族宗教信仰、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等10项政策规定,作为和平解放的基本条件与噶厦当局谈判。
很显然,自作主张惯了的噶厦不会接受这些条件,自恃有外国撑腰而妄图较量较量。
中央起初有一定顾虑,一方面认,目前与英国谈判涉及众多事务,在西藏上不宜搞得太僵;另一方面,西藏涉及很复杂的宗教、外国势力(印度)等因素,也避免扩大化,依然立足于和平解放,给了较为宽宥的态度与时间。
经过资料搜集与整理,林冠华对中央进行了全面汇报,使中央意识到历史与现实问题前所未有的复杂。
其一,历史上和平解放了西藏,但未在根本上改变部分高层的对立,反而成为酝酿阴谋的小团体;
其二,51年解放西藏并不是一劳永逸,后面还有59年、89年等历次事件,且会被一再拿出来折腾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其三,现有的国际环境与技术条件比历史具备更多底牌。
历史上为进军西藏,解放军在西南方向突击抢修公路,相继修通了四川省雅安至甘孜、云南省大理至中甸、新疆于阗(今于田)至西藏阿里的公路以及青海省湟源以西至玛多县黄河沿镇一线的急造公路。
现在有大量飞机支持,使战争不必再像历史那样依靠这些公路就能发起。4月上旬,空军的C-47\C-46机队,已能直达昌都前线,直接用空运、空投等方式为军队完成补给。
毕竟,这些玩意当初都可以承担驼峰航线空运任务,青藏高原再难整,总比不过喜马拉雅山难度吧?
解放军此时的机队还很弱小,能执飞西藏航向的一共只有16个机组,但已足够每天输送40余吨物资,这对前线支持非常有力,解放军又不是美军,对物资消耗很少,每天40余吨,再加当地征集些粮草,足够维持3个轻装步兵师正常运转。1
随着培养深入,能执飞西藏的飞行员会越来越多,不用拖到10月才发起昌都战役,林冠华就认为,一到6月,等西藏天气有利时便可动手。
他补充了其他资料,解释道:“以前对西藏支持最大的是英国,但现在连印度都独立了,英国本土对西藏的支持微乎其微,目前插手西藏的,其实换成了美国人和印度人。”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公开涉足西藏事务,认为西藏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原因是:“如果西藏被中国控制,便会成为共产党中国向印度施加影响的基地,会对南亚地区构成威胁”;相反,“一个分裂的西藏”却与美国所希望的“中国在某一方面出现内部崩溃”的目标正好吻合。
在美国看来,即便无法分裂中国,西藏分裂势力的抵抗也可以消耗中国的资源,从而实现削弱中国的目的。
达赖喇嘛的长兄土登诺布在中央情报局资助下已离开西藏,准备转入纽约,他将成为美国与达赖秘密联系的中间人,后续一系列事件都与此有重大关联。
印度更不用说,与中国还有麦克马洪线争端,试图把西藏问题当做自己的有力砝码!
甚至历史上解放西藏时,印度还大放阙词说:“中国军队之侵入西藏不得不认为是可悲的。”1951年2月2日,乘中国参与朝鲜战争之际,印度派兵占领了西藏达旺地区。
“反正西藏当局也不同意和平解放,6-7月间快速占领昌都,向拉萨核心地带推进;争取10月份大雪封山前完成对整个西藏的解放。其次,我不赞同扩大版图,实施民族自治,即便真要设立该体系,也应尽可能缩小!”
藏区其实可以分为三部分:2
达赖喇嘛与噶厦政府直接控制的卫藏(今西藏自治区中、西部)
西康地区(今四川省西部,云南省北部及西藏自治区东部)
安多地区(今青海省南部,甘肃省南部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北部),安多在民国时并不受噶厦政府管辖,辖而是被分别划入甘肃省,四川省和青海省。
民国中央势力衰弱,西康西部反而被噶厦政府控制,在此设立朵麦基巧管辖昌都地区,曾发生多次武装冲突,目前在安多负责的是多麦总管阿沛·阿旺晋美(历史上被俘于昌都战役)。
林冠华建议:既然和平谈判本就只包括卫藏地区,那就不需要再把安多和西康分离出去,即便最终撤销,也要把西康完整并入四川和云南,再把安多完整给予甘肃和青海。
看完全套历史资料与设想,主席沉吟道:“西藏在军事上没什么可说的,打赢很容易,麻烦主要在于政治。历史上我们为了不耽误抗美援朝,不在国际上引发更多争端,做了较多妥协,以长痛换取了短痛……
表面看很快解决了问题,实则后续几十年源源不断内出血,极大消耗了中央政府的威信与资源。现在具备有比较有利的条件与装备,是不是考虑更积极些的做法?”
和平解放西藏时正好赶上朝鲜战争,为争取以印度为首的中间派支持,中央在很多问题上做了让步,同时印度工业实力也比中国强,这也助长了尼赫鲁的气焰,还真以为自己是个人物了。
一直对经济问题没吭声的罗部长道:“冠华同志的意见总体上比较积极甚至强硬,我觉得一下子不好评价。
不过香港的情况我可以说一说,他提议设立香港武工队,用强硬手法处理一些问题,很多同志一开始也看不惯,但现在效果好得不得了。1
国党再也不敢在香港对我们寻衅滋事、渗透破坏了,保密局那些特务,老实得像只鹌鹑;港英当局、那些为非作歹的香港警察,现在也不敢对我们的机构恣意妄为。
前几天,我们的同志还去拜见了杜月笙……”
说到这里,克农同志就忍不住笑了:“你们把人家吓得不轻呦,听说手都在抖!”
弼时同志好奇道:“你们说了些啥?”
“只说了一句,杜先生,特科红队已在香港重建了,何去何从,您要谨慎啊,国家还是有承诺的,功是功,过是过,一切向前看!”
总理正好在喝茶,听到这里,差点把茶水呛出来,用手指点着罗部长笑骂道:“你们呐,这种话一说,杜月笙夜里睡觉恐怕都要睁一只眼了!”
特科红队在上海滩的大名足以让头面人物胆战心惊,总理、克农、陈赓、罗部长,也全是特科鼎鼎有名的人物,作为历史的一分子,杜月笙还能不懂特科红队的威力?
中央急需搞外汇支付各个渠道、各类军火开支,政治上或许可以慢慢谈,经济上一天都等不了。
秉承上次会议精神,传统倾向左翼,中间偏左的海外华侨已基本转过来了,特别有古耕虞带头,不少民族资本家已从香港回国,还带来了不少资本。
这些资本或是投身于公私合营,或投身于政府公债,总而言之壮大了中国银行的外储力量,使陈大掌柜付起钱来比较从容。
中间派也在陆陆续续动摇,4月,中国银行在京召开董监事会议,邀请在港董事陈光甫、宋汉章、张嘉璈、李铭、钱新之等出席,他们商议一番后,委托专人与会,并表示考虑连人带资本回归。
现在就剩以杜月笙为首的右派了,再怎么说,杜也是中国通商银行等一批机构的董事和主心骨,代表着右派的利益,中央态度很明确:国党是没有前途的,去美国或海外也就是苟延残喘、垂死挣扎,只有回归人民才有希望,才能发展壮大。
再退一步说,他们管理的很多资产其实来源于大陆,现在到香港而不是去其他地方,本就是走一步看一步的策略,希望凭借股份置换而回归。
这件事做好了,既往不咎;这件事做不好,大家将来都有麻烦!所以罗部长忽然赞同林冠华的强硬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