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黄泛区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86章:黄泛区

《时空电商:1949》帝国狂澜著3420字2022-10-1400:30:42

在林冠华列举的全国性基建项目中,首当其冲的是黄泛区治理。

抗战期间,常凯申命令炸开花园口大堤后,黄河水夺路狂飙,到1946年黄河大堤重新堵口时为止,形成了面积5.4万平方公里的黄泛区。整个生态环境、灌溉体系、农田村庄等全部推倒重来,其毁灭程度远比原子弹大得多。

虽然黄河大堤最终堵上了,但这块横跨三省的土地最终变成了沼泽,显然不可能一夜间恢复平静。

1950年2月,中央成立了黄泛区复兴委员会,同年3月21日,在开封建立了黄泛区复兴局,具体落实承办这件事。由国家拨出专款,调用军队,开始大规模修复。

本来按中央设想,要在恢复农田后重新招揽流失农民居住,但林冠华建议,除边角料地区可分给农民外,中间大块区域,以办成国营农场、实现机械化耕种为宜!

一来,黄泛区全部土地都已国有化了,推进大型农场没有产权或行政上的不便;

二来,中国目前大型农场除东北有一些外,其他地区都无法新建,顶多只有崇明等少数地方勉强可兴建。

最关键的是,如按历史走向,分下去的农的田,将来还会通过集体化运动再收回集体所有。既然都要收归公有,还不如现在先不要分!最后这条是最要紧的。

中国农民对土地看得十分重,集体化运动发生了很多曲折,再过若干年后又是包产到户。

在分田土改——集体农场——上山下乡——包产到户等反复折腾中,中央损耗了无数威信,耗费了无数资源,这是集体学过党史的书记处们都非常警惕的。

林冠华的意见很干脆:集体化这件事,建议顺其自然,政府不要强行组织,农民愿意初级社合作的,那就合作;农民不愿意合作的,也不勉强。但集体农田也不能一点都不发展,黄泛区就是很好的样本。

他说道:“黄泛区整体基本恢复,可能还需要3-5年,正好那时候朝鲜战争也结束了,大型化肥工厂也初步建立了,可以把战争涉及的装甲车辆工厂变成农业机械,把弹药厂、化工厂用于生产化肥,实现国营农场机械化大耕种。

黄泛区整顿得好,可形成2500-3000万亩的特大型农场,这不比派遣几十万干部去搞农业集体化要省时省力?

分田这件事,随时随地都可以办,只要中央一个文件就行,但要把分下去的田再收回来,那恐怕十个红头文件都有麻烦,得有几十万人执行才行。”

陈云同志和林冠华接触比较多,比较熟悉他的经济观念:看似什么都管的大政府,其实并不经济。比如为了收一点点税,派征管员去干半天,表面看叫“颗粒归仓”,实际从行政成本来看根本不合算!

“一旦有机械化、现代化的耕种手段与灌溉体系,再加以充分的高产种子与化肥,以亩产700公斤左右衡量,黄泛区特大型农场可年产2000万吨粮食!”林冠华平静地阐述,“这些粮食国家可以直购,完全不用像收公粮这么费劲。”

平静的声音在复兴工程会议上如同一颗惊雷:2000万吨粮食,相当于去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7%,甚至比全国公粮征收总额还高。

700公斤亩产量不算特别吓人,翻开2010-2020年河南农业总收成,差不多用1.6亿亩土地实现了1.3亿吨粮食,平均亩产量800多公斤,考虑到抛荒、山地劣田、非大型机械化作业等因素,黄泛区冲积平原亩产量达到700公斤,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

任书记抓住关键:“你的意思是,如果中央在河南拥有这么大一块直属国营农场,然后东北、新疆、台湾等地再搞点建设兵团,将来都不用收公粮了?”

“公粮暂时还要收,如果国有农场见效,可以少收一些。历史上60年后,国家彻底停了农业税……”林冠华解释道,“我的意思是,是不是给10-20年的观察期,不必要强行推动农业集体化,把集体化的资源投放到这些农场中去建设可能更好。”

少奇同志沉思片刻道:“有你的数字佐证,有后世的农业科技,我相信2000万吨产量大体搞得到,就算稍微差点,1500万吨也是很吓人的数字了。正如你所说的,如果这是中央直属农场,那不知要省多少事!

现在关键是,黄泛区治理费用怎么办?靠发公债,后续怎么还?将来靠出售粮食么?”

“货币或者说钞票,他其实只是一个符号,真正关键的是后面能不能买到东西。”

林冠华诚恳道,“现在货币政策已基本恢复正常,随着我们生产力的提高,可充分满足增发货币对应的实物。比如,上海过剩的票子就依靠的确良、华达呢吸收了极大一批……只要国家能有产品平价提供给人民,那票子就不能说是虚的!

黄泛区农田水利基建中,我们发票子给农民,让他们能有钱去购买工业品,这对全国经济也是促进。如果我们只发粮食,一方面粮食供需矛盾很突出,另一方面群众见不到现金,很多事没法办。”

目前黄泛区农民工的工钱非常低,一个壮劳力每天折算下来的工钱只有2斤小米出头,按人民币衡量只有13-14万/月,放在上海工厂,学徒工进厂都有17-18万了!且学徒工的劳作时间、体力强度远低于农民工,更不用说额外还多4天休息。

林冠华认为,不发粮食改发钞票便于农民工选择,如果他非要粮食,那也没问题,等于和原来一样,但凡他用一部分票子去换工业品,有关内循环就形成了。

黄泛区农民工是这样,其他地区新修铁路、河道、水利、水库都可以用类似办法。

总理翻阅着打印稿,问道:“我看铁路这块规划也很大,这如何考虑?”

局部工业化中,交通建设是典型的核心,重点包括铁路、海运和内河水运三类。

铁路方面,除已经开工的成渝、天兰铁路外,重点是新建川黔线(重庆-贵阳)、鹰厦线(鹰潭-厦门,从来舟这里设置一条支线到福州)、宝成线(宝鸡-成都)、兰新线(兰州-迪化)、川黔线、集二线(乌兰察布-二连浩特)。

林冠华解释道:“铁路干线建设重点是向边疆、落后地区延伸,一方面把他们丰富的原材料、农产品运出去,另一方面能把工业产品带过去,促进交流,密切地方尤其是偏远边疆和中央的联系,帮助他们打好基础、发展经济。

相比种植粮食,新疆是种棉花的好地方,但因不通铁路,运输困难、交流匮乏,必须新修铁路。往边疆修铁路也有利于国家安定团结,这是干线建设的初步思路,以西北、西南为主。

支线这里,重点是优化东北、华北、华东支线网,以及时为朝鲜战争提供充分物流支援为主,干线暂时就不修了,因为路网密度不小,支线更有意义。

德国人是全球铁路调度最出色的国家,对铁路空袭有充分的应对经验,且德国轨距和技术信号与中国很多趋同,这次聘请了不少德国铁路专家,准备重点把这块整一整。”

任书记道:“刚才你说钢铁是极大制约,而铁路恰恰又是个吸纳钢铁较多的领域,这矛盾如何解决?”

“一方面,干线明年才开工勘探,1952年才需要大规模铺设钢轨,那时候钢铁产能应该已上了一个台阶,供需矛盾没那么突出;

另一方面,我们和苏联、捷克、东德、英国、日本5国都达成了协议,准备进口钢轨,美国这里也有很多旧货,可适当买点,买到多少算多少。”

一直没怎么开口的主席陷入沉思,良久后道:“黄泛区治理、农田水利及铁路建设,我相信能吸纳较多劳动力,发票子确实也比发粮食省事,但我们不能贪图省事而忽视群众的想法,没准他们就觉得粮食拿在手里才踏实呢?”

陈云道:“这件事我特意去工地调研过,只要币值稳定,年通货膨胀能有效控制在5%以内,群众更喜欢现金,毕竟他够灵活。粮食什么的,如果不是为了交换,他本身完全够吃,多囤积也没有意思。

这样搞,中央手头的粮食也能多一点,实在怕出问题,我们可以一半给粮食,一半给现金。”

主席问:“你们的意思是,这部分票子靠公债和工业品支撑,进行多发不会引起大规模恶性通货膨胀?”

陈云颇有把握地回答道:“每年额外增发20万亿规模内,不会!”

“倘若朝鲜战争需要增加投入呢?”

聂总长汇报道:“目前我们已储存的弹药和轻型装备,据不完全统计,已可以匹配历史上第1-第5战役的全部使用量及其损耗,而海、空军、装甲等部队的新增装备,超过了历史上问苏联购入的装备累计总和!”

历史上总共问苏联买了2500辆坦克及自行火炮,到目前为止,军委实际拥有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已超过4700辆,不过坦克比重略微偏低,自行火炮较多;

问苏联一共购买了3000多架各型号飞机,到目前为止,军委实际拥有的飞机数量已超过4300架,当然先进程度还稍微差点,喷气机暂时不足;

一共问苏联购买了75mm以上中大火炮2000余门,到目前为止,75mm以上火炮(不含自行火炮),军委总共囤积了9400门。

唯一数字不足的是汽车,历史上问苏联买了7万辆卡车,到现在为止,从美国搞了3.4万辆卡车,从苏联搞了2万辆,略微差点,今年还有3个月,意图继续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