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内卷
当中国因天津大案而掀起一阵又-阵狂澜时,在大不列颠则是另一番场景。
不挠号航母在斯帕卡湾附近以28节的航速狂飙,远处的空中,8架兰开斯特轰炸机正降低高度,不断接近,随后对准侧舷发射了机翼下的火箭!
得到中方提供的资料、图纸与实弹后,依靠在路上就基本吃透内涵的专家,大不列颠迅速行动起来,用3天时间就复制出24枚火箭,然后慷慨地通过实弹打靶展示给美国军方代表团看。
也不要觉得牛牛在发疯,因为他们刚刚做了一-笔好交易。
当美国人提出分享火箭技术的请求后,皇家海军提出2艘航母做补偿的要求,谢尔曼上将爽快同意了,表示只要实弹演示有效,确实有20%的命中率,他们很乐意为得到这种武器而支付给皇家海军,当然演示场面要逼真些,尽可能符合实战要求。
谢尔曼上将也没吃亏,在答应英国人前,他先找空军协商,问他们想不想要这种火箭?空军对此也有兴趣,因为自己的导弹一直无法列装,想偷点拳头。
最后两家谈妥,空军补偿给海军1000万研发费用,海军出2艘航母问英国人换回全套技术,海空军有关将领和火箭技术专家去英国看实弹打靶。
随后,谢尔曼上将又找陆军谈,说空军已答应一起搞技术并分担1000万经费,你们陆军不是在搞导弹么?要不要一起分享?节约点经费也好。
要的话,出1000万美元买张]票就行。
陆军的兴趣本来在弹道导弹上,对空射导弹没啥需求,但为陆军装备设计局和红石兵工厂服务的冯.布劳恩认为,这虽是空射型号,改进后用于地面发射应该也不难,可当巡航导弹、"超远程炮弹”使用,自告奋勇愿意-一起去考察。
于是陆军也答应赞助1000万。
谢尔曼.上将兴高采烈地出发了:脱手两艘用不到的航母,回收2000万现金,还能到手-套有实战纪录的火箭技术,怎么看都不亏!有了钱正好给飞机厂多下几个订单,抓紧把喷气机列装,现在我们都落后于牛牛啦!
论做生意,还真就是海军行!
既然美国人如此爽快,牛牛也不好意思藏着掖着,毕竟本国小型管技术不足,还想从美国这搞一点,弗雷泽元帅很豪气地调用不挠号参与测试。
这艘装甲航母2个月前刚刚失火,内部烧得一塌糊涂,虽不影响航行,但如想继续作为航母使用,非大修不可。
海军正忙着造新军舰,连状态更好的不倦号都放弃了,哪还会去搞状态更差的不挠号?就让船厂用混凝土草草补好,然后让人以最高速度狂奔参与测试。
论测试,牛牛确实很专业。那艘破旧的、航速不过10节的自由轮怎能和不挠号这种专业装甲航母相比?这才符合实战气质嘛!
海军认为区区几枚火箭应该干不沉这艘装甲航母,所以测试开始后不是安排所有人离开、让船自己乱飙,而是真招募水手在底仓操舵。
参与行动的每人奖励500磅,如果他们能操纵军舰躲开全部火箭,每人再加500!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本来海军只想招募10-12个水兵志愿者就够了,结果报名人数超过100,弗雷泽元帅没办法,把人数控制到20个,还让大家抽签,抽中才有机会上船!
联想到中国国内操纵测试,只能用破的不能再破的船,还得让人员预先全撤离,对比牛牛这般操作,林冠华和钱学森就只能拼命流口水:帝国主义真是牛逼!
测试开始前,一起参与考察团的冯布劳恩看完火箭完整状态和有关图纸后,忽然问-起来的冯卡门:"您觉得,改造后的火箭风格像不像钱的手笔?”
冯卡门朝他看了眼,不紧不慢道:"我觉得更像德国人的手笔,我应该在佩内明德看到过!”
布劳恩楞了下,随后自我解嘲道:"对对对,是佩内明德的遗产,当初我们搞得太粗糙了,如果那时就有这样的技术,没准天天都能炸到伦敦。改得挺好,成本没提高多少,效率大大提升了!”
卡门教授慢悠悠道:”战争结束6年啦,时代和技术都在不断进步。那会只有德国和美国拥有火箭,现在美、苏、英、德、中都有啦,没有这个,大概以后就不配在世界上算作有影响力的国家。哦,不好意...法国人没有。"
布劳恩点头附和:“但法国人挨揍了呀,也算见识过了,应该会感到荣幸!”
随后两人和身边的助手都哈哈大笑,不再讨论这枚火枚箭到底出自谁手。
就卡门教授的水平,看到资料、再看到实弹,不用3秒就能猜出是谁的杰作,还用得着费劲分析?
你布劳恩说那话是啥意思?想暗示我通共?虽然我和钱当初--起提审了你,但我们只代表国家,不是为个人!你休想给我扣屎盆子!
虽然都搞火箭,但布劳恩代表陆军,冯卡门背后却是美国空军,他的论述与战略规划帮空军奠定了战后发展的基石,你--个投降的、三等人麾下的火箭专家,还想爬到高贵的一等人头上来么?
正在这时,从20多公里外发射下来的火箭如流星般在海面上狂飙,任凭不挠号怎么闪躲,依然有3枚火箭命中该船,-枚击中舰岛,直接炸瘫-半;-枚击中甲板,虽然没穿透,却把升降机给卡死了。
不过,卡不卡也就这回事,升降机本就因下面填了混凝土而不能用了。
最后一枚击中侧舷,将甲板支撑结构炸得七零八落,不过毕竟这是艘装甲航母,威胁不大,没有致命伤,航速丝毫不减。
展示完美收官,水兵们爆发出欢呼:几乎没啥危险就拿到了500镑,这钱可真好赚,下次还来!{2
弗雷泽元帅笑眯眯地点头,一点也不为这些英镑心疼。毕竟,2艘航母到手了,中方交过来时还付了200万美元,美国人只知道我们用航母交易,可不知道还有额外200万!
拿1万分给下面人还不是毛毛雨?正好让水兵们乐呵乐呵!
更让他高兴的是,身旁副官悄悄告诉他:专家们说了,给美国人展示的只是原版货,我们手里更好、更先进的升级版也成功了。
二战期间,英国基于V1的袭击,也启动应对,确立了小本(LittleBen)计划,这是种带有三个捆绑火箭发动机(76mm直径)的轻型导弹,研发一-直持续到战后,后发展成CTV.1测试平台。
小本的气动面设计与V1截然不同,采用固定弹翼、方向舵和副翼都在头部,更特别的是,垂尾在助推器燃烧殆尽、获得足够稳定的飞行速度后会自动抛除,以便进-步减小阻力。
小本也采用驾束制导,即利用捕获信号进行偏转度引导,不过这种信号捕获并非是目标发出来的,而是载机平台发射的引导波,因为小本要求超声速飞行,所以难度很大,一直都没成功。
现在有长剑-1做参考,英方立即改变策略,推进和控制系统依然用长剑-1的亚音速体系,但引导头换成自己的主动波束引导,事实证明,主动波偏差度更小,精准度更高,可达到25米左右的误差。
与此同时,英国人还抓紧试验了红外引导头,此技术也来源于德国。
二战时,德军Ju-88G夜战飞机上装有被称为“龙骨"的设备,实际是专门用来探测皇家空军飞机的红外装置。
根据奇泽姆教授的测试,该装置可探测到6400米外的轰炸机发动机热量,这就是德国夜间战斗机一度打得英国轰炸机群措手不及的重要法宝,德国投降后,有关实物和技术就落在了英国手里。
这种探测手段在喷气时代显然能发挥出更大价值,因为喷气发动机尾焰红外特征更明显,相对于主动雷达制导组件,红外导引头更轻巧简便,因此英国国内一下子冒出无数个红外制导研究项目。
最早的红外制导热敏材料是硫化铅(PbS)或硒化铅(PbSe),在此基础上开发出蓝宝石和橙格子呢两种昼夜星光追踪导引头,拜长剑-1的东风,也--起搭载测试并作为主动雷达引导失效后的第二引导模式,基本获得成功。
现在大家就明白了,超音速导弹目前还不是很成熟,高亚音速更具实战特性!
美国空军参谋长、霍伊特桑福特范登堡上将听取了技术人员的报告,有人建议用蝙蝠导引头与长剑1组合,实现主动雷达引导。
蝙蝠导弹是美军二战中自主研发并用于实战的制导导弹,从空中发射后,可利用弹头的主动雷达寻的器信号回波自动杀向海面目标,算世界上最早实现发射后不管的制导导弹。
起初型号叫作Mk-57炸弹,后改叫Mk9特种武器弹药装置,与同期的德国弗里茨X及Hs-293不同,蝙蝠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在精度与射程上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