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取而代之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90章:取而代之

一般很少开口的李克农汇报了吴福成的工作,讲述了他在美期间依靠出售硅片一共赚取了400多万美元,又用这批美元采购了大批物资,圆满完成了任务。

他还利用工作之便,获得了合法身份,洗脱了间谍嫌疑,获得贝尔实验室许多技术资料,分布在各领域,依靠回忆描述了贝尔实验室和一批大型企业的研发进展,充分了解到美方在尖端领域的科研进展。

“目前他遇到一一个机遇,当然也是严峻挑战,我和小林沟通后,有个比较大胆的设想,向中央进行汇报。”

林冠华接过话题,先介绍了背景。

1952年,纽约声通公司推出全球第一款晶体管消费品一-助听器SONOTONE1010,售价229.5美元,采用两个真空管和1个晶体管,其所用的半导体锗晶体管就由贝尔实验室技术授权生产。

1953年,Maico公司推出全晶体管助听器,使用大名鼎鼎的雷神公司(Raytheon)出品的CK718晶体管,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晶体管。

“如果现在由我来生产,可用3个硅晶体管实现同样功能,让体积变得更小、效果更好。

林冠华拿出3个晶体管,“这3个东西如果从后世采购,加起来不到30美分,算上外壳和其他一些小配件,在不考虑运费的情况下,5-7元人民币足以搞定。该产品如果今年上市,可在美国卖至少300美元。'

众人都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300美元就算按现行中国汇率计算也得750元,5-7元的成本岂不是百倍利润?

“这利润不可能长期保持,销售量也不会太大,毕竟需要助听器且能承受300美元高价的人群全美可能不超过1万,算上欧洲应该也不会超过2万。”

林冠华用投影介绍了新产品。

1954年,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RegencyTR-1上市,采用德州仪器生产的4个NPN锗晶体管,售价49.95美元,上市第一年卖了10万台,是全球第一一个民用电子消费品爆款!

林冠华解释道:"如果我来采购并生产,成本还是5-7元,这时利润就下降到20倍左右....

和施贵宝的生意一样,最开始搞青霉素大约有7-8倍利润,随着各方面售价降低,利润慢慢萎缩成只有5-6倍了,今年开始就大致只有4倍利润。

为进一步增加收入,林冠华不断地引入链霉素、土霉素等后续新药,等其他公司赶上来后再慢慢降价。

这一年多来,销售规模持续扩大,新产品层出不穷,当然施贵宝董事会也非常小心。

施贵宝的体量在全美原来只能排第6-8位,全年销售不到2亿,1950年合作后,销量快速上升,但董事会严格控制增长比例,比前几家公司都快,但快得不离谱。

1950年施贵宝增加了47%的销售,第一次达到2.8亿,进入TOP5行列,1951年,施贵宝试图突破4亿,进入TOP4。

施贵宝董事会做梦都想成为行业龙头,但--跃而起风险很大,所以安排了稳步前进、扩大战线的方针。

给外界感觉仿佛就是施贵宝之所以发展较好,不是因为和中国合作,而是因为拿出了几个新药,又增加了避孕套等高端产品线;在原来有优势的吗啡领域,因中方供应更高纯度的产品而更具竞争力。

施贵宝一点点提高份额渗透、扩大市场占有,但又不通过极端降价一下子将对手打死,包括辉瑞、强生、礼来等传统巨头在内,并未太大怀疑。

由于药品持续降价,适用人群也在不断扩容并快速顶替原来的磺胺等药品,故市场整体处于成长中,使其他各公司也能获得增长,无非增长速度不如施贵宝这么突出罢了。

林冠华也在想方设法扩大对国内供应,但不能一-次性降价到底,降价底线就是华北制药依托50年代技术和原料的真实生产成本,他用倒逼手法,不断刺激本土科研人员推陈出新、降低成本。

该过程对苏、东等计划经济国家而言非常痛苦,因为上一-轮投资的产业还未盈利,新产品就出来,迫使他们要么接受落后局面,要么继续跟上投入资金继。

东欧国家目前已基本躺平,与其投入巨额研发费用去搞去不知道有没有前景的新产品,还不如直接从中国进口便宜药,反正也不用花外汇,中国也在大力进口本国物资和设备嘛。

苏联出于老大思维还在想方设法跟上,但部长联席会议对医药界非常不满,后者不断要求拨款搞新东西,刚量产就面临亏本;而负责贸易的主管部门更愿意用其他门类的产品来交换中国的廉价药品。

"我的策略是,采用与施贵宝类似的模式,由我们成为肖克利教授创业公司的代工厂,由该公司负责销售我们的东西,慢慢渗透进入欧美民用半导体市场...

林冠华大体把肖克利创业-.--8叛逆出走创办仙童---再次分裂造就硅谷等美国半导体产业历史讲述一遍。

“整体来说,要压制美国半导体产业崛起是不可能的,就算派情报员暗杀肖克利也达不成该效果。美国在此领域已多点开花,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利用这个市场和局面赚钱。

目前技术其实是次要的,贝尔实验室里那些专利我都可以搞来,甚至我们手里掌握着远比这些产品更高端的东西。但为什么还要重复这过程?就是要培养本土专家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早点把电子信息水平提升上去。

这和军用还不一样,为获取暂时性的装备优势,我个人可利用各种手段手工制造一批尖端装备,但这种装备无法量产,只能有几套算几套。

陈大掌柜道:“你的意思是不是李代桃僵,肖克利名义上创业办公司,其实只是空壳子,他的产品全部是用你带来的元器件组装?”

林冠华摇摇头:“也不全然如此,肖克利这公司还是要不断研发的,只有研发出来,该公司才能获取专利;只有获得专利才能保持市场独占性,我们去申请专利没太大意义。

在欧美,专利是民用产品的第-道防线,但如果专利持有在苏联、中国等非欧美系统国家手里,根本无法阻拦其他人复制。

总体而言,我希望形成美国研发、时空供货、本土跟随的格局,一方面把钱搞来,一方面又把我国的科技水平拉上去。

这和去法国找人合作搞香水的思路是一致,林冠华确实掌握着高端原料,但光有原料不足以获得充分话语权,必须这体系里的人才行,所以得有Dior合作。

“一一个企业能不能立住脚,不光产品,经营也很重要。按我的判断和历史经验来看,肖克利不懂管理,迟早要破产,我的建议是,争取让吴福成担任CEO,实际负责经营这家公司。

这位同志我见过了,聪明、能忍耐、英语流利、思维现代、逻辑扎实,最重要的是情商很高,他可能不适合研发,但适合从事管理和经营工作。”

任书记问:"克农,这位同志可靠么?信仰是不是非常坚定?

李克农说:“目前基本可靠,入党也有好多年了。当然,以后怎样谁也不敢打包票,小林对此有不一样的想....

“我的想法比较激进....”

林冠华沉吟道,“可以假设其不可靠。其实,我们更需要-一个类似帕克格林角色的人,他不一定非得是我们自己人,不一定非要是坚定信仰的共产主义战士,只要能完成任务即可。

我们并不需要他去偷窃肖克利的专利或其他美国军用技术,只希望能把中国产品打入欧美市场,让这个公司发展壮大,这对他本身也很有利。因为他在这公司里能获得股份,赚取利益,将来一.上市就是百万富翁。

最好就是介入民用市场,军用品极不稳定,也不是一一个外来户能指手画脚的,且华人主管的企业杀入军用品核心市场会诱发不必要的监控。”

众人楞了下,忽然有对这件事有更深--层的理解。

“那天我特意问了他的家庭情况,他在美国可能有段朦朦胧胧的感情,我建议组织.上能适当成全。婚后,为工作便利,他的国籍也可安排为美籍。”

林冠华解释道,“我希望后续能淡化他的情报员身份,突出商业价值,只要他真能扎根下去,真能控制一个有分量的美国芯片公司,真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中央保送他-一个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又何妨呢?

他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是彻底的美国式资本家,这种工作追求与共产主义信仰完全冲突,或许有可以适当兼顾的人,但太难,我认为不宜提出更高要求。

等将来中美关系正常,我们还可以邀请他回国投资、兴办产业,到时候他是否愿意再与组织相认,后续可以再评估...

林冠华这番话冲击很大,有些颠覆传统,李克农也吃不准,只先让他汇报并请中央定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