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麦克马洪线
总理关切道:“麦克马洪线问题能不能借此机会让英方澄清下?”
林冠华道:“这事比较难。从我和英国人私下交流的场面来看,工党高层大致能接受有关澄清,但这只是个人私下表达,涉及到很复杂的历史纠葛与现实国际政治,事实上办不到,或者说,对工党内阁压力很大。
我觉得,最大程度可能到废除1941年换文为止,还得采取我们主动,英方予以默认的模式。”
通常所谓麦克马洪线问题,是30年代中后期,英国以1914年西姆拉会议时期英方代表麦克马洪名义划定的中英分界线,反映当时英国对华领土要求,涉及到缅甸段和藏南段,但在当时都属于英属印度。
历代中国政府包括西藏噶厦当局,对这条线基本不承认。
1941年,丘吉尔利用中国抗日陷入最危急关头的局面,威胁关闭滇缅公路,要求中国承认麦克马洪线缅甸部分。国党捏着鼻子签订了条约并换文,从法理来说,缅甸部分勉强算有点国际法依据。
这依据也不是很足,一来协议签订时伦敦乘人之危;二来协议签署后,中英还未实际勘定界碑,日本已对英宣战并进攻缅甸;三来中国应英国要求派出远征军入缅参战,付出了重大牲,这一块还没和英国人谈回报。
既然中英关系十分密切,艾德礼没必要为这点小事得罪中国,且缅甸已独立,正与美国互相接近,伦敦懒得管他们的事。
这是林冠华提到的,中国废止1941年线是有可能的前提。
但废止1941年线不等于废止麦克马洪线,伦敦也说了:印度对我们非常重要,印度和中国是亚洲最重要的两大强国。
强不强你自己理解,林冠华认为英国人还算实诚:中、印是英国目前最天的捞钱渠道,哪个都不想得罪。
中国买了皇家海军舰队,印度也买了,甚至还要改造斜角航母;
中国买了英国舰载机,印度买了全套英国飞机包括喷气机中国搞了火箭技术,印度问伦敦买了;
中国买了火炮、布伦车、克伦威尔,尼赫鲁也下单买了丘吉尔坦克和其他军火。
总而言之,除了工业项目印度还未发力,其他方面基本是中国买啥印度买啥。印度之所以工业项目提的不多,是因为印度工业化比中国水平高,至少他自我感觉水平高。
印度付出的总金额没中国高,但利润水平比中国高多了,对大不列颠而言,扣除成本后的净收益几乎一样。
英国还有大量企业在印度捞金,虽然印度付款信誉不如中国,跑冒滴漏十分严重,各环节都需要润滑,效率也不高,但总体而言油水很充足。
尼赫鲁就指看麦克马洪线当法理依据呢,伦敦看看钱的份上,也不可能强行发声否认这,每次一说这件事,就意思你们好好谈,两边都是朋友,英国不适合参与。
要让英国选边站么?林冠华认为不妥。
让英国选边站,中国付不起那么大代价,他隐隐约约知道,印度在极力和苏联拉关系,试图遏制中国,莫斯科方面也态度暖味。
斯大林同志虽看不起尼赫鲁,但不会拒绝好处,甚至有时候觉得印度比中国更容易打交道。
就英国国内政治谱系而言,由于保守党长久以来的执政地位,亲印度的议员远比亲中国议员要多,保守党几乎都挺印度,工党内部也是挺印度的多,非要人英国国会选边站并投票,很可能印度得票数更高。
毕竟印度当了那么多年狗,还是英联邦成员,多少有不一样的感情在里面。
“我觉得,麦克马洪线问题不需要和印度人去吵,他们愿意占看就先让他们占看
林冠华冷冷道,“等朝鲜战争打完,尼赫鲁大概就能清醒些,不清醒的话,就让18军让他清醒清醒。现在先整顿战略空运、整顿后勤保障要紧。
历史上62年战争,我们后勤不太给力,这次得要好好整整,新德里可以反击到位嘛,孟买也可以炸,他那点海军到时候打打沉算了,再给英国人创造一次购买力。”
总理脸色一僵,林冠华一个从没打过仗的人天天喊打喊杀,让他不太适应。但历史上62年的事又摆在那,印度人确实脑回路不太对劲,打一打可能也有需要。
“缅甸方面直接下手可能不太好,得找人帮忙…”
林冠华道,“这事还得落实在常凯申身上,既然艾德礼承认我们,那常凯申废除与丘吉尔的城下之盟理所当然。就像他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一样,没准还能从美国人这领几根骨头。
其实我觉得也不需要做太多工作,就缅甸目前的烂事,就够常凯申骂娘希匹了。”
罗部长道:“这办法好,我赞同,如何让常凯申乖乖就范呢?万一他死呢?”
“不会的啦,缅甸已承认我们,他发通函啥压力也没有;功德林的人马可以动一动……那天聂总长、老总和我一起去看演习,回来时我们扯淡
我说今年春节前后正好是远征军入缅10周年,能否派杜聿明为团长、孙立人为副团长,凡参加过远征军的国党将领都安排去缅甸祭奠,要求琉球必须派员一同参与,顺带把将士遗骸收整回国,统一安置在云南。
常凯申手下有好些远征军出身,他不想去也不行,至少要让小蒋出面。
缅甸当局炸平了好些远征军坟墓,要让国党大员们当着小蒋面哭,顺带再把照片、电影发给常凯申看,给他一次为人民立功赎罪的机会,希望他不要不识抬举!
英国政府也该派人来,当初是为救援他们嘛,我相信艾德礼首相能分得清利害关系,同时又不涉及印度问题,至少我们是把缅甸和印度区别对待了。这是主席说的统一战线,把敌人变得少少的,把朋友变得多多的。
如果缅甸当局反对,这事最好不过,缅共旗帜鲜明地赞同一切反日斗争,共产主义大旗就竖起来了,多送些军火给他们耍耍,比如雇佣他们加入保安公司为烈士守灵。
如果缅甸当局不敢明着反对,那国党把1941年线一删除,接下去谈边界勘定就顺理成章。
否则中央一方面和缅甸建交,一方面又赞同共产主义革命,培养缅共干部和武装力量,有点不太友好呢。”
主席天笑:“你这叫借我的名义打鬼!这话你要多和总理汇报,有些方针都是外交部、中联部管的,和我们以往老多说法不一样。”
“总理肯定同意嘛。总理忍辱负重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谁不想快意恩仇啊,忍辱负重、巧妙周旋才难。有些事没办法,我们年轻不懂事,只顾自已通气,外面捣乱出烂摊子,回头喊大人帮忙擦屁股…
总理笑骂:“你这小鬼,调皮是真够调皮,从去年你主张要搞红队我就看出来了。幸好陈不在国内,他要和你搅和在一起,天你们都敢捕个窟窒!”
这件事插科打下,也算混过去了。
聂总长笑而不语:总理和其他几个书记显然想法不一致,甚至外交部内部意见可能都不统一。但目前军队转业干部不少,林冠华的路子很对下面的胃口,书记处也要充分考虑民意。
尤其是百万吨级海军亮相、战略空运、火箭打得波斯湾哇哇叫场面下,立场太软就说不过去了。
就像胖市长一直没法调回中央,这后面明显就有角逐。
你问我具体什么意见,那自然赞同啦!当然,我不能说这话,得林老师说,他年轻呀,对吧?年轻人有特权。我要说肯定挨批,说我怎么这么不成熟,林老师说那就是年轻人调皮。
永福同志也年轻,可惜他身份太敏感,很多话不适合说,再说林老师级别比他高多了,他已是高职低配,安排行政7级,永福同志刚普升到行政17级(正营),这都让主席觉得升迁过快,要求往下降些,是高岗、林彪等联名打了报告,说永福同志在东北维修军事机器、参与新式战术训练,表现突出,多次立功授奖,等级评定恰如其分。
你老说不成熟,25岁当军团长就很成熟?也一样呀。
朱老总笑道:“祭奠烈士我觉得是好棋,既然要团结东南亚华人华侨,那远征军尤其是对日作战牺牲的远征军功绩就不能不提,要不然好多话都没法讲。我们凭什么要泰国赔大米橡胶,不就是他们跟日本人进攻远征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