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没法学(12月第1000月票加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87章:没法学(12月第1000月票加更)

会议现场气氛很沉重,大家都懂林冠华的言下之意。

如果这次搞农场、林场租赁不成功,说明集体化要打大大的问号;

如果搞成功,能作为国内试点么?好像也不对劲,因为国内没能力提供这么大比例的农场。

不要光说苏联面积大、人口少比不了,印度面积比你小、人口也不算少,同样比不过;东德这样的面积小、人口少的条件继续比不过。

人家的条件都不具备,凭什么学人家?非要跟着走,没准就是当年强行学“短促突击”、“御敌国门之外“的下场。

林冠华提出的解决方案只有2条:第一,减少农业人口;第二,增加耕地面积。

前者需要工业化,后者需要落实南洋战略,南洋战略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工业化,说来说去就是工业化不可或缺,集体化反而不是必要条件。

主席点点头:“德国、苏联这样子的集体化确实学不来,不够格。不过,最近报纸讨论也比较激烈,有个观点我认为也有道理。

如不搞集体化,那农业怎么实行机械化,怎么提高生产效率?怎么才能让工厂有合适的销售渠道?毕竟一家10亩地的单独个体是不会配拖拉机的,这是其一。

农田水利设施家家户户都要用,是增收前提,但小农户不可能有动力和资金去修。”

林冠华点点头:“那天我投稿介绍一种新型集体化思路。能不能实现机械化,要害不在产权是否合并在一起,而在土地是否连片分布。整座山的梯田,都归这农场,也没法拖拉机耕种。

但在江淮平原、松嫩平原一片几百亩地,就算归上百户所有,搞机械化也可以实现。

我们完全可以单独设立农机社,县级统筹搞他几个,约定好每亩耕种费多少,那不就能下去执行了么?再适当讲解些农业技术、防治病虫害……

至于农田水利,集体化不是前提条件,要紧的是组织度,而不是集体化。

组织度高,能让大家参与同件事,那比较容易干成;组织度低,就算同在一个体系内又有什么用?还不得相互拆台、互相倾轧?

尤其农民觉悟还不是很高,更愿意单干,非要捏合在一起,强扭的瓜不就甜。

其实那天讨论还有个农业话题我没敢说,判断农业成功不成功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是集体化程度高?公粮交得多?还是从整体来看粮食生产多?”

总理点头:“最后这句话确实比较有意思,但可不能再引申了啊……再引申下去,变成如果资本主义更能发展中国经济,是不是该搞资本主义?虽然这句话本身没有对错,但容易引发基层干部脑子混乱。

最近搞大讨论,我也写了篇群众来信,乔木给刊登了。

昨天邓大姐吃饭时抱怨说《人民日报》上有个读者叫金飞,扯什么好多干部甚至中央部委干部思想觉悟、经济管理水平低,要先学习再实践,要谦虚谨慎,不要随便瞎整。

她说批评中央干部觉悟低、水平差,这不是向党进攻的右派言论么?好多同志对《人民日报》登这封信有意见。

好家伙,我一夜没敢叽声,今天赶紧把笔名换了。”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知道是鲁迅的,称之为名句;不知道是鲁迅,那就是重复累!

总理说中央干部经济管理水平低,那叫告诚与期许,你金飞说同样这句话,那就是右派言论。

会场一片爆笑。

弼时同志开始讲段子:“高尔基的《姑娘与死神》一书最后一页有斯大林同志亲笔批示:说这本书写得比歌德的《浮士德》还要强有力,爱情战胜死亡。结果吧,他在爱情处少写了个字母。

公布出去后,两名教授为《真理报》撰文论证:世界上存在着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爱情及新生的无产阶级爱情,两种爱情截然不同,拼写岂能一样?

总算斯大林同志后来看到又写了批示:笨蛋,此系笔误!才算把整件事给了结。”

全场乐不可支,李克农这样比较沉默、严肃的人,都差点笑出声来。

少奇同志道:“子恢那天也找了我,说如何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县、乡两级干部的教育,你有啥好建议?”

林冠华道:“这东西说白了我也不懂,我同样为这件事苦恼呢。就因为这个,我们再次强调了可研报告的严肃性。不过我比子恢同志乐观一点,我说,人有智力差异,经过教育,能上大学的,恐怕就这么多人。

这不是大学办的多不多的问题,今年高考能达到那分数线的就只这么多。班上同一批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好的很好,差的不少,你不要指望所有人都达到高标准。

锻炼考察干部队伍,就是要把好的选出来,和打仗一样,军校毕业后能打胜仗的可以一路做师长军长,常吃败仗的就只能干班长排长,甚至只能是战士。”

新年过后,中央部委进行了新一轮机构调整,将燃料工业部一分为三,分别成立煤炭部、石油部、电力部,建筑工程部改名建设部,除原来的建筑材料职能,另包括城建局、城市服务局等,单独增设水产部。

国务院直属部委增加到41个,中财委系统直管28个。

中央机构如此膨胀,也有不得已的缘故:大区裁撤、小县合并后有较多干部需安置,机构可以动,人却不能扔,得安排到中央,进一步加强集权;

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项目向下深入,地方很有蠢蠢欲动的投资冲动,想发展工业,林冠华反复陈述不要乱搞小厂,中央最终采纳了,多分几个部,能管得更严实点,防止下面乱动。

煤炭、石油、电力都处于各大型项目争先恐后上马的阶段,一个部门很难落实,分开管理有利于梳理关系。

建设部提前改组是地方除搞经济外,又蠢蠢欲动搞城建,以城市改造名义准备大兴土木,这让主席都怕,害怕搞一堆中看不中用的长官工程、政绩工程,赶紧把骨干城市城建规划审批权给收上来,至于水产部,是为应对目前远洋渔业快速膨胀与丰富菜篮子所需,技术人员已开始搞水产养殖了。

为防下面乱来,本来按计划要成立的地方工业部,也被一刀砍掉,没机会再成立了。

否则,一旦有地方工业部,还不可劲在地方乱上马项目?

现在批项目难度很大,省里、大区要过关,还得进各分管部委报批、中财委协调、各副主任副署,陈大掌柜签字才能生效。

没这个签字,银行一分钱贷款都搞不出来。

流程复杂不说,最让下面生气是中央部委搞了什么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度,作为项目报批的前置条件,并很贴心把开滦煤矿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作为模板发下去。

起初大家以为照着抄就行,后来一看不行,发下来的报告模板共237页,有一半是表格和方程,还有一半是专业评估,涉及到财务、技术、地质、交通、市场、渠道、成本、原料、人力资源等20多个方面。

因为涉及进口机器设备,好些地方直接用英语、德语标注。

别说抄了,看懂都费劲,县、市级大多数干部看报告如看天书,用邓子恢的话说,每个字都认识,放一起就不知道是啥。

省级干部见多识广,知道必须专家会审,等会审后就发现,不管怎么写都很难过,能通过、好过审的项目,中央早都立项了,轮不到你来干!

你想干的项目,往往都是缺胳膊少腿,缺乏某些必要条件,经不起质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