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学费(12月第1600月票加更)
说起这件事,总理一脸无奈。
阿尔巴尼亚经济并不发达,甚至比中国层次还低,非要说竞争力就是铬矿。
1951年双方签署了易货贸易协定,中国同意进口1万吨铬矿石,另外再加些烟草和植物油,其实后两者中国自己都在出口,完全是为照顾贸易平衡而买的。
其他东西倒勉强交付了,唯独中国最看重的1万吨铬矿,矿阿尔巴尼亚才交了2000吨不到,问还有8000吨呢?两手一摊装死。
本来年尾你拿特种卢布来销账也可以,可东欧集团里唯独阿尔巴尼亚没有金卢布,再仔细一打听,还欠苏联一屁股债呢。
中国自身铬矿不多,少数几个富矿不是在新疆就是在西藏,开发根本缓不济急。
阿尔巴尼亚人这手搞得中方很狼,铬不但是很多零配件电镀克罗米的重要成分,炮膛镀铬也是必须品,中国对铬的消耗一直在攀升,最后没办法,通过牛牛的口子临时在南非买到矿,北京密云放马峪铬铁矿也开采了部分,朝鲜交易了部分。
最后算勉强糊弄过去。
还得感谢苏联没怎么要朝鲜铬矿,毕竟苏联哈萨克铬矿比较多,不需要用朝鲜的。朝鲜自己也基本没能力用,干脆都交易给中方。
1952年中国对铬矿需求大致测算需要3—4万吨,林冠华果断分解,一部分订单交给苏联,还有部分订单给南非,本着备份亢余的精神,问阿尔巴尼亚人怎么办。
结果对方说我们开采能力不足,要不你出口些矿山机械吧?
矿山机械中国自己也需要进口,林冠华觉得,只要阿尔巴尼亚人肯给足够铬矿,我帮你进口也没什么,大不了找德国、捷克商量。
结果,阿尔巴尼亚只要机械设备,没说这部分钱怎么结,也说不出来矿石啥时候能抵用。
催多了便只一句话:苏联援助我们的设备都还没怎么催矿石呢,你急什么,将来不会少你的。
林冠华大惊,苏联援助阿尔巴尼亚矿山设备已5年了,如果这都还没收回本钱,中国啥时候才有机会回本,本能认为这事办不成。
是故他加大了对苏联和南非的下单,朝鲜和国内部分则不纳入预算,只当战备机动,毕竟南非完成订单基本没问题,苏联能不能完成存在不确定性。
没想到阿尔巴尼亚人厚着脸皮又来了,直接找总理要求援建矿场,总理实在推不掉就找中财委商量,暗示贸易协议就算了,要不咱花个500—800万美元援建?
林冠华决定再给阿尔巴尼亚人一次机会,既然你缺钱、缺外汇,那我直接出美元租赁矿山20年,设备我买、场地我建、铁路我修、工人和工程师我派,你啥都不用操心,坐着拿钱就是,租赁价扣除上次价格然后一次性支付。
莫斯科都租给我们农场、林场了,我租你的矿山也差不多套路,时间到了,所有厂矿设备铁路全留给你。
阿尔巴尼亚也不知道哪根神经搭错了,居然不同意,还找总理告状说中方斤斤计较。
既然你都说斤斤计较了,那林冠华就在审议书上签署意见:在阿尔巴尼亚清偿1951年度所欠款项前,建议所有贸易、服务、人员项目全部停止!
外交部欧洲司感觉情况严重,又向上汇报,一路提交到书记处。
然后,主席又看到了林冠华提交的,历史上援助阿尔巴尼亚百亿人民币结果一无所得的凯子外交。
当看到阿尔巴尼亚把中国援助的特种钢管拿来当电线杆,先进军事装备在仓库里趴窝然后继续伸手问中方要钱,三年自然灾害中国自己都吃不饱却拿几十万吨粮食无偿给阿尔巴尼亚时,甚至1972年中美外交关系破冰,阿尔巴尼亚霍查居然发来电报:为何没事先告诉我?
主席实在有些绷不住:这妥妥是升米恩斗米仇的典型。
任书记道:“行吧,别援了,自己都没吃饱饭呢,谁家钱都不是天风刮来的,让他继续找苏联吧,反正莫斯科也说领导欧洲共产主义革命是他的职责。”
朱老总道:“这事我支持小林。咱们国家要定下规矩,贸易就是贸易,援助就是援助。援助不指望回本,就当人情送你。贸易可以赚钱,可以吃亏,但不能太离谱。
我们毕竟是穷国,自己都负债累累、一穷二白、人民温饱也没解决,对外援助必须量力而为,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勒紧裤腰带给援助,既对不起中国人民,也害别人不思进取,对双方都不利。”
总理沉吟道:“主要影响不太好,东欧各国都来了,其他签了协议,就阿尔巴尼亚没有,会不会让人感觉我们排挤他?上次主席去东欧访问,其他各国都去了,就阿尔巴尼亚没去,人家也觉得…”
主席摆摆手:“嘴长在人家身上,爱怎么说怎么说,不理会就是。
若顾虑影响,纳土纳不用收回,影响不好;缅甸那也别搞了,影响不好;藏南不用扯,影响不好;英国人做生意,影响不好;甚至都不该打过长江,影响不好嘛。
具体到阿尔巴尼亚,对方毕竟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一员,欠的那些钱,他愿意还,那就还;不愿意还,也别逼了,就当花钱买个教训,交笔学费。
百亿学费高了点,8000吨矿石学费我们还是交得起的。”
“除了阿尔巴尼亚,还有个特殊因素是希腊。”陈大掌柜补充道,“小林有个一揽子国际合作计划构想。”
林冠华站起来,指点着会议室地图道:“目前我们与东欧的海运,主要可以走两条通道。
一条绕北欧,进北海、波罗的海,利用东德、波兰的港口,我们称之为北线;
另一条走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海峡,利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港口,称之为东线。”
北线问题是路太远,比东线要多绕近4000海里,相当于上海到斯里兰卡的海路,白白增加半个月的损耗;
东线问题是要过土耳其海峡,要收一笔费用,土耳其与我们关系不怎么样,而且有点神经质。
事实上还有其他出路。
一条是通过德国—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的铁路网,最后从南斯拉夫港口走货,称为中线;
一条是通过德国—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的铁路网,最后从希腊走货,称为南线理论上说,中线是成本—速度兼顾最好的路线,奈何南斯拉夫与社会主义阵营关系紧张,虽然南斯拉夫一直想和中国往来,但顾虑到莫斯科的心情,中国采取冷处理的态度,即事实上表示默认,但没有大动作。
铁托心里明白,也没因此迁怒中国,最起码中国态度比匈牙利、捷克什么的要强,南线要碰希腊,但东欧各国与希腊关系普遍还过得去,最关键的是,希腊是英国传统小弟,关系尤其密切。
看到英国大把与中国生意,希腊当局很眼红,悄悄通过牛牛找中方,要不咱们也建个交、做点生意?
结果林冠华给希腊人准备了大方案:我们和英国人合资,租赁你家塞萨洛尼基港中不中啊?中的话签个30年协议。东欧集团货运就走这条铁路网,从你家港口出海既然用你家港口、码头、铁路,那肯定还得适当使用希腊船队。至于中国—希腊的双边贸易就更不用说,怎么方便怎么来。
你也别担心我瞎整港口,我和牛牛说好了,你这港口二战破坏比较严重,准备让牛牛出设备并承建,按集装箱码头规范重新投资一番整一整,没准还得在你们两家订造些集装箱船。
这是国际合作典范,推进公司制管理,大家按股份分配利益。
英国人对此提议很感兴趣,搞港口、新增码头设备,实现集装箱管理都是大票旱涝保收的订单。
林冠华还和英国人透露、上海、大连、宁波、广州四大港都要进行集装箱工程改造,要添置大量设备。既然美国人分不清好岁,那这些工程都算你的吧,当然你得传授些技术。
英国人胸脯拍得邦邦响:特社也是社啊!别说了,生意我接,保质保量做好,可以分期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