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下决心
“今年对美逆差不会这么大了,基本能持平甚至略有盈余。”
林冠华解释道,“首先药品出口会扩大到4.8—5亿,非常可观的数字,意味着出口增加;
其次,WAA剩余物资基本买得差不多了,除非美国再发疯淘汰一大批,否则军舰、运输机等都搞不到了,只能适当卖点配件,那贸易体量就会很小。
当然,美国废钢铁、旧设备依然有很强竞争力,今年还得大规模进口,满足自身工业发展需要,综合而言,大体就持平,没法顺差太多。”
中国目前的钢铁工业发展极度畸形,不靠美国救济根本盘不活。
1951年全国钢产量190.7万吨,超过预计150—160万吨的指标,排名世界11;但消耗更惊人,高达640万吨,差额450万吨。
这450万吨差额足够在世界排第6,接近比利时全年产能500万吨,远大于捷克的350万吨。
这450方吨差额里,苏东集团只提供了不到三分之一,英国提供了近50万吨,美国独家提供了250方吨。
考虑到中国钢产量中有90方吨是利用废钢铁进行电炉炼钢后成型的,这部分废钢铁除极少数国内搜集,大部分依赖美国进口,等于从美国进口300方吨以上,今年内部预估自身钢产量320万吨,消耗有增无减,预计要到970—1000万吨。面对650万吨缺口,只好分解为两部分进口:苏联400万吨,美国300万吨,毕竟本土钢产量中的电炉炼钢还需英美废钢铁为原料。
畸形还有层特别意思是中国作为落后的工业国,居然是全球电炉炼钢比例最高的国家。
消耗如此庞大,与国内开足马力的全方面建设息息相关,不说房地产、钢结构这种最吃钢材的产业,普通基建也死命挤占钢铁用量。
有些领导很难理解为什么钢材消耗量如此巨大,再看水泥消耗就懂了,中国去年生产了354万吨水泥,用得精光不说,额外从苏东集团进口了440万吨。
水泥+钢铁消耗最能反映国内基建强度当然,林冠华私下谋划的美国废钢铁进口是400万吨,他对苏联能不能完成400万吨出口抱高度的怀疑态度。
毕竟,苏维埃要想增产250方吨,不但需配套250万吨的出口产能,还得配套如铁矿石、煤炭、石灰石、耐火材料等1000万吨以上的原料,是很吓人的数据。
也因为数据实在吓人,林冠华坚持让国内电炉炼钢比例再稳一稳,尽可能搜罗、进口英美二手设备进口,否则强行走长流程炼钢,其他资源匹配不上会全崩盘。
进口多了也不要紧,废钢铁屯着又不会坏,无非多耗几天。像现在滇缅铁路考虑修筑,进口废钢铁作用就变得很大。
朝战也不知道会打成什么光景,多储备一批可届时应急,这情况是一波同志所不掌握的“对英逆差可能消除不了,甚至有可能扩大到10亿以上,我认为不要急看消除。毕竟逆差多少艾德礼心里有数,不靠这些逆差给他回血,英国人很多事不好办,手里有钱才能说话硬气。
我们也不是送财童子,花下去的每个美元都变成了自身力量,金融这适当操作还能补回些。”
林冠华解释道,“3000方吨项自放给BP,已推动股价反弹了17%,如6个800方吨炼化、60方吨乙烯全放出去,估计能把BP的股价拉平,即恢复到伊朗国有化事件前,我们目前通过27个账户累计控制了BP6.4%的股份,可同过股价上涨搞到4700—5000万英镑的利益,折算下来差不多1.4亿利润。
一波同志的担忧没有必要。
从保守观点看,只要外汇储备等于近1年到期债务即可;从激进观点来看,外储高于近期待支付利息即可。
老想着外储与外债合计数对比感觉不够用,就像拿着今年赚的工资和一辈子的消耗对比,那不科学。
中国国债不是普通国债,主要取决于军事表现,今年如再打一仗,国债指数必然会波荡,再搞一把金融,又会有钱…”
朱老总反问:“那要是不打呢?”
主席大笑:“不打不是更好?再踏踏实实发展一年,你钢产量能搞到320方吨喽,石油搞到400—500方吨。日本人当初有这个实力时,不但要侵略我们,都敢主动打英美了!”
“也不能拖太久,合适时该打还是要打一次,东北战略部队装备支撑不了太久。如拖到1955年还不开战,那又要全体换装了,这回可没地方买便宜货,压力更大。
林冠华解释道,“以空军装备举例,目前美国空军有11个喷气战斗机/截击机项自在同步研发,海军喷气战斗机项自至少有8个;如算上轰炸机、运输机、攻击机等,40个项自打底。
而我们目前把刚刚立项成功、尚未进风洞试验的项目也算进去,喷气机全系列项目只有4个!
今、明两年是我们和美军实力最接近的时刻,55年后,双方差距又会被逐次拉开。”
美空军目前列装的主力喷气战斗机是F—86/F—94,已拥有原型机、陆续测试的后续机型还包括F—88~94/F—100/F—101/F—102/F—104。
众人交换了下眼神,心情有些沉重:战争当然不是靠1—2项先进装备打赢,但用落后装备强撼优势装备的敌人,不知要付出多少牺牲。林冠华所说的时机,确实也是重要因素。
“只要我们政治稳定、军事过硬,资金会自然流进来,今年外储肯定会继续上升。”
林冠华笑道,“现在不但东欧集团和我们签贸易协议用亚洲美元估值,甚至法军在印度支那给官兵们发军饷都开始用亚洲美元了,用滇越线也用这票子偿付的。
货币覆盖面越大、流通性越好,就越不容易挤兑,这是安全保障,适度逆差才能有利于把票子发出去。
美国就是工业实力太强,想发票子都很难,搞贷款又受制于国会和工商界的压力,不能如心如意发货币,必须用物资替代。没我们打开天地,他那美元都不好用。既然我们帮了忙,那多注水、顺带捞几块肉吃也是应该的。
这不,美国从未宣布亚洲美元为非法,更不声明美国企业接受、持有、交易、背书亚洲美元为非法,说明看得懂这个。”
虽然美国宣布非法也不影响亚洲美元的效力,但真有记者就该问题去采访联储,甚至问艾奇逊会不会追加制裁措施。
联储主席很油滑地避并了:制裁?我们是商业机构,不懂这个。再说,我们只对美国经济负责,你说的那个业洲国家,我负责不了。
艾奇逊的答复更有意思:“我理解你讲述的亚洲美元是个什么东西,他实际上是另一个国家的国债,只不过恰好是北京当局发布的,被你们用玩笑的口吻给予了该称呼,听着略微有些讽刺而已。
我确信采取不了你说的那个措施,因为他根本不是一个同维度上的产物;美国人民自己就有美元,不需要使用这种……亚洲美元。”
说罢自己也笑得不行。
听着极其反智,但美国高层内心很明白:中国人玩金融不过2年,现在东欧集团慢慢打进去了,法国殖民地打进去了,如果有一天社会主义阵营全用亚洲美元,是不是很有意思?
制裁?傻了吧唧才去制裁!万一人家明天不高兴换亚洲英镑了呢?
这答复甚至被很多中产阶级看懂了:政府没说非法,那我购买、持有、交易也合规,现在美国国债只有2.75—3%的利率,英镑、法郎又不稳定,忽然有个利息高、币值稳定、信誉还过得去的投资产品,那肯定要抢。
林冠华敢断言,今年亚洲美元发行量会继续上升,普通美国人说不定都会跑去买基于这个底层架构的结构化证券和理财产品。等参与者覆盖到一定广度、数量多到一定程度、利益纠葛到一定深度,就算总统和联储主席想扼杀,华尔街都不会答应!
试试就逝世!
他讲完这些,书记处就没太多不同意见了。
话语权是慢慢养成的,去年中财委提预算案,林冠华定了高指标,内部赞同率不过10%,是陈大掌柜动用职权保送讨论;今年预决算做完,林冠华再提方案,内部赞同率直接就近50%了。
连一波同志这样的谨慎保守派也没明着反对,而是天天加班测算,看还有啥是自已没弄懂的。为什么听上去那么不靠谱,做起来却比预计还好呢?这肯定是自己有问题。
倘若1952年的财政收支、转移支付体系及内外债运作体系继续保持良性运作,那这套思路和想法就会成为中财委的主流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