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雄赴、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凌晨5点,素来有斗牛犬之称的沃克感觉自己快崩溃了。
志愿军围歼熙川黑人团时,他感觉形势棘手,立即喝令驻扎在云山附近的美骑1师第8团和韩1师去增援。
韩1军军长白善烨表达了不同意见,认为不该轻易离开防线严密的云山地区,否则很可能被对手围点打援。
沃克听不进该意见,甚至认为白善烨在推,要求必须进攻。
胳膊拧不过大腿,白善烨虽不太情愿,还是让韩1师配合美8团行动,不过动作一直很磨蹭,韩军远比美第8骑兵团更靠近熙川,却一直磨磨蹭蹭,坚持要等美军上来才动身没等美、韩援兵接近熙川,黑人团已完全崩溃了,此时不过凌晨1点,按沃克的想法,就算再”漫山遍野”的坦克,一个团顶到天明不成问题吧?
没想到不过1个多小时就完蛋了,让他十分麻爪:进攻,不知道对方虚实;后退,都已到这个地步,岂能轻易后退?
他让骑1师师长盖伊少将自已决定是进攻还是防御,进攻的话,那就夜里先碰下敌人;防御等明天天亮后出动空军配合进攻。
盖伊少将其实不愿意打混仗,甚至并不愿意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打夜仗,内心和白善烨一样宁愿退回云山或就地固守。
但他不能无视基层指挥官的想法,便把选择权下方给8骑兵团团长帕尔默上校,让他自主决定。
帕尔默最终选择进攻,他决策时有2个支撑理由:
第一是本方实力雄厚。
作为资深陆军建制,全团共有18门105mm自行榴弹炮,72辆M41坦克,51辆谢尔曼坦克,97辆M3装甲输送车,近2800官兵,这实力是很强劲的。
配合的韩1师第18团(韩军采用日本军制,师级称为师团,团级称为联队,为行文便利,统一改成师、团),也有一些M24坦克和用吉普车拖电的75mm榴弹炮,两者合计差不多5000兵力除此之外,云山城还有韩1师12团扼守,必要时也可投入战斗。
第二是有机可乘。
敌人刚刚结束一场战斗、阵型散乱,警惕性较低,夜间突袭有利于达成最佳效果,如等天亮之后再进攻,估计敌人早就整理好了队伍以逸待劳或者溜走了。
所以,他权衡之后,决定加快步伐,连夜发动进攻。
实际上,按最开始制定的计划,志愿军重装营左路集群应该先打云山再打熙川。
结果侦察连报告,骑1师、韩1师各单位散布在云山附近,但不全是一个拳头,想冲杀干净比较麻烦,相反熙川那黑人团比较集中且容易打。
装甲兵第1指挥所主任赵杰临时修改作战指令,先攻远处的熙川黑人团,回头再收拾云山之敌,甚至不收拾也不要紧,0点后,38军第112师已顺着大坝通道从后面赶来增援,如果云山之敌不挡路留给112师解决即可。
想是这么想,为以防万一,留了2个连在尾部町梢,一旦云山之敌有异动就做出调整。
结果美、韩军虽然动了,脚步却十分磨蹭,等部队都解决完熙川守军还没发生实质性交火,非说敌人撤退也不现实,他们在继续前进。
这就让大家心痒痒,觉得干脆再打个伏击再走,尤其豹式、安装红外大灯的谢尔曼C们打起黑枪来,那完全一打一个准,还不费油。
从善如流的赵杰安排了2个营埋伏,让一个连与敌人接触后装作力战不支的模样往圈套里引。
这可把帕尔默兴奋坏了,催促看谢尔曼们赶紧杀过去。
3:35,美韩军进入伏击圈,5000余众遭到3个重装营围剿。
深理在土里的谢尔曼C利用红外大灯和88mm/L71的优势,一个个给美国同胞们远程点名。
知谢尔曼者非谢尔曼不可,中方用了2年多谢尔曼,最清楚他的好坏与装甲薄弱点,第一轮齐射就干掉对手8辆坦克,88炮一发入魂,没有打不穿的装甲。运气好点引诱弹药与燃料殉爆后,甚至直接把整个炮塔掀掉。
为什么要埋在土里,就因为谢尔曼很容易点着,打坏炮塔不要紧,回头把炮塔削平,再加装100线膛炮又可以为志愿军效力。
全须全尾的谢尔曼坦克反而不能在朝鲜大用,担心引起误击,别说谢尔曼坦克不能用,P—51D也不能在朝鲜出场,道理一样。
至于A—20和P—63们能露面,因为这两款美军自己几乎就没装备,不容易引发混淆。
美韩军被打得阵脚大乱,白善烨收到情报后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下达指令:跑!
不但包围圈里的韩15团拼命向两边跑去,就连此刻远在云山城,未受到任何攻击的韩12团,也撒开脚丫子向南跑路。
这一下可把志愿军给整不会了:去追吧,美军还在负隅顽抗;不追吧,南朝鲜人跑了。
最后赵杰下定决心:跑了不管,赶紧收拢包围圈,把里面美军干掉!
骑8团很厉害,历史上凭借火力硬是在云山之战中没有全军覆灭,这次没这么便宜了,那50多辆谢尔曼、70多辆M41在志愿军数量更多的坦歼和豹式面前啥也不是,直接被点名干趴下。
美军坦克形成的残骸重重叠叠,直接堵住了自己逃命的道路。
韩国人早就放下一切重装备,拼命从两侧山地跑了,美军人生地不熟,又没有翻山越岭的本事,只能困兽犹斗。
碰到这种场面赵杰也有预案:火箭炮可直接露脸,果不其然,迅雷天尊劈头盖脸布道几轮后,美军实在抵挡不住,哇哇乱叫,志愿军步兵以传统方式接近,不断用无后坐力炮和迫击炮收割躲过火箭弹覆盖的美军。
4:45,当一名军官颤抖着向沃克和盖伊诀别,并告知帕尔默已阵亡的消息后,骑8团作为一个整体开始向志愿军投降。
除100多名美军在混乱中跟随韩军大部队跑路外,其他留在包围圈里的美军和剩余没走成功的韩军全当了俘虏。
云山、熙川两路清扫干净后,进攻德川、球场、宁远、耀德各处的通道已完全开,距他们最近的有力支援部队只剩下配属给阿尔蒙德第10军、位于长津湖地带的陆战1师主力了。
根据阿尔蒙德发来的电报,部署在龙林、江界一线的其他部队也遭到类似沃克所说的主力部队进攻,韩军、南非军等联军部队被打得溃不成军。
这些军情并非报,因为另外6个重装营从中游的集安、长惠两座大桥过河,准备为40军打开进攻通道,他们重点瞄准下手的就是阿尔蒙德的第10军。
考虑到陆战1师编制庞大、战力不俗,林彪特别予以关注,除40军+6个重装营从中游齐出、快速突击外,39军还从最东面沿着海岸线南下,配合40军强推阿尔蒙德所部。
沿着海岸线进军容易被第七舰队炮击?
这是个很好的思路,罗津口舰队和导弹部队会教美国人怎么做人。
沃克和阿尔蒙德隔空用电报商议一顿,觉得不管什么部队,都不能再因为”大选前结束战争”这道盲目乐观的命令而向鸭绿江畔继续推进了,也不能再散开围剿人民军余部,必须就地整固,摸清楚情况后再下手。
陆战1师不该乱动,应立即接应前面部队收拢,天亮之后空军增加侦查和空袭力度,遏制对手的有效进攻。
5:25,最东边的珲春、图们机场上,东方已微微露出鱼肚白,各集群螺旋桨飞速旋转起来,准备陆续出击。
最西边的青岛、烟台、大连等机场,此刻依然被夜色笼罩,所以林彪用拂晓出击而不规定具体时间,这是计划制定时就考虑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