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迎新(6)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32章:迎新(6)

“你们认为,美国有关提议是试探,亦或者是个陷阱,还是确实出自于真心?”阿登

纳扫视众人一眼,心事重重道。

“这件事很复杂,恐怕不能一概而论。”

曼陀菲尔回道,“我认为三种考虑都渗透其间,或者说,美国人本身想法也很矛

盾。掌握权力实权派想法也并不一致。”

这件事只有一个发展方向:西德重新武装!

随着朝鲜战争落幕、中欧防线大规模修建,美国对自身战略进行大范围讨论与修订。

西德重新武装变成可选项正式摆上桌面,而在重新武装前,部分局部领域已获得突

破。

在克拉克努力下,组织了300多名第三帝国时期山地步兵的军官和高级将领对巴基

斯坦进行山地作战强化训练。

名义上是安保公司服务,懂的都懂,背后是某种新政策的先声。

由于在朝鲜输得太惨,再加上在中欧局部试用效果良好,李奇微、柯林斯包括最后

上任的第八集团军司令官霍奇上将都建议聘请德国军官担任美国教官团成员,帮助

陆军熟悉新战术。

大量资料证明,中国志愿军得到德国教官团全方位培训,虽没进入朝鲜一线,但无

论空军编组、陆军战术还是装甲力量突击,都可以看出第三帝国的影子。

至于K5就更不用说,标准德式高科技装备,没有德国人指点,只怕中方根本玩不转

这些火炮。

甚至美国人认为中国导弹部队发展也有德国人的影子在里面,几年前根本没听说过

中国有什么火箭与导弹技术,几年后多了个钱学森,一下子直接能用导弹打仗了?

露出水面的尖冰不可怕,可怕的是庞大的、看不见的、隐藏在水下的冰山。

克拉克预计至少有5万第三帝国时期的军事顾问在中国。

他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很不错,数字上出入较大:准确数是11.6万。

从飞机到坦克,从火炮到潜艇,从步坦协同、战场破交、近海雷击到无线电与雷

达、特种作战、空降兵,乃至战场急救、后勤补给中国几乎全套都引入了德式教学。

唯一学得不多的可能只有山地战术,毕竟解放军本身是山地战高手,适当引入几个

对照学习下就行,不用全盘引入,这也是克拉克搜罗人才时还能找到那么多山地部

队军官的原委。

也因为进行努力寻找才发现少了很多人。一问这个,德国人嘻嘻哈哈说去远东了;

一问那个,德国人又一脸高深莫测,4年没见了,难不成逃去了东德?

东柏林事件后,为节约粮食供应,改善与德国关系,苏联释放了境内剩余的德国战

俘,大部分去了西德,少部分回了东德。

CIA对这批从苏联返回的战俘进行调查,愕然发现,现在才能返回的,要么是罪行

累累的党卫军成员,要么是压根没有什么特别技能的普通大头兵。

但凡有点水平的军官或一技之长的技术军士,早几年就陆陆续续从战俘营离开了。

德国没那么多入境记录,东德也不可能收容这么多人,这明显的黑洞只能指向他们

都去了中国。

苏联也释放了好几万日本战俘,CIA同样跟踪调查,相对而言,日本战俘群生态就

完整多了,除极少数例外,基本上从上到下都保留着,说明中国没怎么用日本战俘

当顾问。

这次美、苏谈的间隙,艾奇逊等人也盯着苏联解释这件事,莫洛托夫打哈哈道:

“确实有通过中国渠道释放战俘的行为,具体多少我说不上来,这件事当初是内务

部管的,贝利亚的事想必你们也清楚。

释放后他们他去哪里,怎么做,我们依然不得而知,我只能说战俘问题已完全解决

了,至少在苏维埃层面完全解决了。

找不到人你不要老问我要,战争都结束9年了,我们一直扣着人不放干嘛呢?”

苏联内心很矛盾。

一方面通过战俘确实从中国交换了不少好东西;

另一方面,中国通过学习战俘,建起全套非苏式战术体系,被莫斯科看作离经叛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