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明确 (14)
11月末的莫斯科温度早已跌到零下,也下过了好几场雪,但雪停后的日子,斯巴达克广场一如既往地热闹。
“亲爱的达瓦里氏,听说你们这里有小汽车出售?
“有,院子里的这些就是2
由于从官方渠道订购全新小汽车的等待时间太久、太不可靠,很多苏联人把目光投向了二手车。
莫斯科街头出现了一家名为“汽车(ABTOMo6mnm)”的商店,所有能出售的交通工具都在这里出售。至于露天的二手汽车市场则搬到斯巴达克广场,这里拥有更多的人流
和更丰富的产品,且报价更加实惠。
实惠都是比较出来的,比如GAZ-M21“伏尔加”是苏联普通老百姓所能购买到的最豪华汽车,其内饰受到福特轿车影响,动力方面使用2.4L直列4缸发动机,出力70匹,配三速手动变速箱,极速130公里/小时。
这样一辆轿车,根据配置不同,官方标价一般在1.6-1.8万卢布,最高也不超过1.9万卢布,但二手车市场上轻轻松松能卖出2.2-2.4万卢布,尤其车龄还不满2年的准新车,卖到2.6万卢布以上都有可能
这种定价体系让人瞠目结舌在苏联却非常正常,在官方渠道买车,不但需要长时间等待,还需要票证。
票证不是靠钱买来的,但体现着权力、体现着利益,在合适条件下完全能变现。
二手虽然比新车还贵,但不要票证、谈妥价格后立等可取,中间差价就是计划经济的润滑
来人随意看了看摆在外面的二手车,很多都已伤痕累累甚至锈迹斑斑,一望就上了年头,少于5年都是稀罕货。
他毫无兴致,只轻声道:“我想买中国来的二手车,甲壳虫也可以,能有宝马526或奥迪100就更好了。
对面提高了几分警惕,连忙回绝:“非常抱歉,我们没有这个。他不动声色地递过去2000卢布,慢悠悠道:“帮帮忙吧,彼得诺夫斯基推荐我来的,他以前和我是大学同班同学。77
“这99
来人又递过去3000卢布:“暂时没有也不要紧,我先付5000卢布定金,等哪天有了货麻烦您给我打电话哦,这是我的名片。”
接过名片和5000卢布,车行里的人互相交换了下眼神,彼此点了点头。
终于有人道:“这里确实没有,不过我们在莫斯科郊外还有个仓库,新到了一批货,不确定其中有没有中国二手车,如果您感兴趣且现在有时间......
“好的好的,有有有,现在么?
99
“如来人露出迫不及待的表情,果有货我就直接提走了,您放心,我嘴很严实的。79
“等我几分钟,容我先打个电话。59
45分钟后,客户真被拉到郊外个废弃的军用仓库,他警惕地打量了圈四周,很快认出这是什么地方:压根就是个尚未竣工被已废弃的防空导弹基地,现在被租赁给人当仓库用。
时代不同了,那套老旧的S-25金雕防空系统完全没啥用,机动灵活的SA-2防空导弹机动部队才勉强有点价值,但SA-2对付不了美国干扰飞机,SA-3还靠谱些。
能够军方手里获得废弃的导弹基地作仓库,路子也相当野,难怪老同学一个劲提醒自己:如果对方说没有,也不要气馁,先交钱证明购买诚意,只要诚意到位,车子一定会很快到位。
就算今天没有,过两天也会打电话给你通知看货,别担心人家吞你钱,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他运气比老同学还要好,5000卢布到位后很快获得了观摩新入库“二手车”的机会。
“您运气不错,正好到了一批。这是甲壳虫,这是宝马526,那是奥迪100,最后那一排是斯蒂庞克指挥官。”
车行介绍道,“全是中国生产的,技术不是来自于德国就是美质量相当不错,3个月内有任何问题您都可以和我们交涉
您这样的大人物,上牌应该有自己的渠道吧?如果没有,我们可代为操办,额外收费3000卢布。
“我能看看那辆指挥官么?
“没问题......
对面麻溜地给他打开,坐了进去,贪婪地呼吸着略带皮质气味的空气,仔仔细细端详着仪表盘、方向盘和档位杆,又在摩卡色的副驾驶座椅上摸了摸,甚至还用力按了按体验手感,情不自禁道:“做工和手感真不错!”
冷战开始后,美国人曾对苏联苏公开出售的中级小汽车进行过考察和评估,认为从机械角度评估还算可靠、耐用,但内部装饰实在一言难尽:
顶部饰板就像淋浴房,车内装潢就像拔了羽毛的麻雀,座椅经常让人感觉不舒服,整个内部像极了苏联人的坦克布局,有一种审美不足、粗制滥造的难受,但非要说他故障多又不符合事实
林冠华看过从公开渠道搞到的苏联轿车,不算斯大林送给主席的专车,以一般能有资格配备轿车的干部用车为例,只有GAZ-M12吉姆各方面还算过得去,但这款汽车的公开售价是4万卢布,苏联群众基本无福消受。
在努力提升机械性能和质量稳定的当口,林冠华给中国汽车制造业下达了高度重视内饰的指令
内饰这玩意就不能指望德国人太多,他从意大利和英国把工程师和技师请过来,手把手教育几个汽车厂高档内饰应该咋整。
英国方面派出的罗罗劳斯莱斯和捷豹公司的人马;意大利方面则是阿尔法·罗密欧和蓝旗亚,普通的菲亚特就不能入选了。
几个月后,英国人和意大利人震惊地看到,中国汽车工厂在宝马、奥迪这种普通中级车上也用上了纯手工制作的内饰和真皮座椅虽然技术相比顶级手工还差一些但比德国和美国原厂的内饰就大大进步了。
关键是英国和意大利自己根本没法学
这样大规模操作的手工制作法,中国工人月薪连15美元(37.5元人民币)都不到。即便这工资,依然很多人抢着来干。
一个普通中国女工如能赚到35元以上的月工资,在家里足够扬眉吐气,完全能宣传妇女也能顶半边天了。
在英国,同样技术的工人月薪至少120美元以上,还不一定愿意加班;意大利稍微低点,也得80美元,生产效率还不如中国同行。
中国手工业欠缺的只是经验但绝不缺乏技术。
中国原材料供应也在迅速进步,翻边毛皮、牛羊皮稣制技术直线提升,如不仔细鉴别,那些缝制的小牛皮座椅甚至都分不出到底是中国还是意大利产的。
折腾下来大家就懂了,中国出产的汽车可能还有机械上的小毛病,但论做工细节,尤其内饰这块,完全不输国际先进水平。
甲壳虫面向最普通工薪阶层内饰主要用标准件,看上去和苏联汽车的差异还不明显。
到宝马526、奥迪100、斯柯达速派的层次,差异就很大了;至于更贵的斯蒂庞克指挥官系列,制作出来完全就是精致的艺术品
指挥官系列是10多年前的发动机和底盘体系,中国再生产这批,勉强只能说成熟技术,论先进程度不如换发后的宝马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