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明确 (16)
做完生意又返回了斯巴达克广场,借着报纸提示,车行老板终于弄明白今天买车的是啥人:以前莫斯科共青团一把手,现在苏联共青团第一书记
虽然共青团一把手是中央委员,但给人感觉没什么威慑力,平时也没什么存在感,要不是今天《真理报》正好在角落里刊载了一篇报道,他甚至都不能与真人联系起来。
想通后自我解嘲道:“现在共青团书记都这么朴实无华了么,居然连买车也亲自来?”
但仅此而已,没想太多。开玩笑,把仓库设置在金雕防空系统基地上,用军官度假团的飞机装载物资,还能把车行开在斯巴达克广场,最先进照相器材一进货就是大几十箱,能是普通人么?
他不过就是台前的白手套而已,背后有外交、贸易、海关、铁路、军队、航空各系统,甚至还有内务部边防军和银行系统,犹如漂浮的冰川一样,露出水面的永远只有一小角。
谢列平确实也没有惩治小虾米的意思,他很清楚,背后有鱼,而且很大。
他写了一份长长的调查报告,详细纪录了所能看到的情况,准备往上汇报。
本想去找赫鲁晓夫,后来觉得直接捅到一把手这可能不太好,先找分管外贸的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米高扬汇报。
把报告递给对方后,谢列平单刀直入道:“您知道目前越来越严重的走私行为么?
我买到了走私汽车,走私相机,走私胶卷,听说还有各种各样的走私物品,多到简直可以开商场。”
米高扬抬头瞥了他一眼,随手把报告丢在一边,慢条斯理道:“那要看你怎么定义走私。
如果是非法行为,其实不算多;如果是合法行为,恐怕确实有点,你说开商场不算夸张。
谢列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有合法走私?
“有啊,同样没支付关税和流转税,非法的叫走私,合法的叫代购
米高扬打趣道,“您购买时,对方没告诉你这是代购?还是堂而皇之说走私货?”
“代购?
谢列平嘟囔几句,猛然回忆起来确有其事,对方不承认走私,而用上中国代购这个词。
他不服气道:“不管用什么词至少国家蒙受了税收损失对吧?3
米高扬不露痕迹地点点头,忽然道:“想喝点什么?咖?可乐?还是红茶?我们可以就这个问题好好聊聊,等会如果饿了,我这还有中国来的最新速食面和各种各样的方便食品,八宝粥、水果罐头和果汁也有,一起尝尝?35
谢列平被米高扬这个态度弄得摸不着头脑,但米高扬毕竟是排行第四的主席团成员,而自己只是普通的中央委员,对自己又是如此平易近人,于是勉强道:“太谢谢您了,我来点红茶就可以了。
温润的红茶落肚后,米高扬道:“你去市场上买了什么东西?你知道这些产品在中国的原价么?
买了辆中国产的斯蒂庞克指挥官小汽车,收了我4.2万卢布;
另外还买了德国莱卡M3相机的中国仿制品和胶卷,我让专业人士看过了,说这种仿制品和德国原装货区别不大,镜头还是蔡司的技术,胶卷是中国引进美国柯达技术后进行了改良而生产的,效果可能比进口货还更好些,比国产强很多。”
谢列平沉声道,“仓库设在郊外废弃的军事基地里,别人可能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我知道那曾是保卫莫斯科的防空导弹基地。
我看到的虽只是冰川一角,但已足够震撼了,上百辆崭新的小汽车,一屋子几十大箱子的摄影器材,保守估计涉及到上千万卢布。99
“您还挺识货。”
米高扬笑笑,从抽屉里找到一份清单交给他,“你说的这种小汽车在中国出厂价大约是3.2万卢布,按照目前的关税分成、运输成本、落地后其他所得税和成本,通过国有渠道销售需卖到5万卢布左右才能渠道销售,保证不亏钱。
给你4.2万卢布确实有竞争力。”
“您瞧,这就是问题所在,这种汽车每销售出去1辆,国家就损失了1万多卢布。”
“但如果真卖5万卢布,恐怕价格就太高了,市场上一辆都卖不出去。”
米高扬敲击着桌子道,“那就不是少收1万多卢布税收的问题,而是连本金都会折损进去。
“这有利于保护我们本国的经济和工业。
“是啊,有利于保护本国产业让那些本来就排队抢购的紧俏物资变得更难买到,大家继续去开后门....
谢列平又楞了,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说,感觉自己的脑回路和米高扬同志半点都对不上,但非要说米高扬的话是错的,倒也不尽然
苏维埃一切都是国有,如果国有商业的货物卖不出去,就算前期收了税,最终合计下来不也照样亏损么?
“理论上说,无关税进口产品增加,最着急的应该是国内同类企业,他们会感受到压力从而提出抗议,但想必你也清楚,国内小汽车产量一直都很有限,订单都排在几年甚至7-8年后了,经常有人因买不到车而抱怨连连。
忽然有不需要耗费外汇的进口渠道可补充小汽车,这并不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反而能减轻有关工业商业部门的供应压力。27
米高扬心平气和道,“所以,走私汽车也好,代购汽车也好,损害不了国有汽车厂利益。
如果再把立场切换到购买者着急购车的同志,是不是很快有了渠道能买到车?是不是能把钱花出去?在他们使用这些汽车的过程中,国家最起码还能在汽油、牌照、维修等领域获得税收......93
谢列平大感诧异,一时居然找不到言到语反驳,嘟囔道:“您要这么说,我是不是还得为这种行为叫好?”
“所以我才问你,你想怎么定义走私......
米高扬沉声道,“代购这件事国家有明文规定,不同级别干部去国外考察允许带回一些免税消费品,具体怎么规定我忘了,你感兴趣可以查查看。
但我大致记得中央委员级别每年有5万卢布税收额,少将好像是1万卢布,如果因工作忙而出不去可以申请累积,等有空了再花。
他们购买的免税消费品,如果转售就是二手货了吧?对方也告诉你这些是二手汽车了吧?
一辆汽车从中国运到莫斯科这么多部门参与其中,至于是否滥用了某些权力,我们很难简单用言语来形容,是吧?”
谢列平沉默不语,直觉告诉他,米高扬同志对此完全知情,甚至掌握的线索比自己更多。
他有点不甘心,和上级汇报本不属于自己分管范围内的工作,是希望这国家变得更好,而不是强词夺理地解释存在即合理
米高扬看出他的心思,提点道:“我不知道你对经济是否有研究,但我从你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你想研究的方向与实际之间的偏差。
你知道我们在经济上面临什么问题么?
如果说,中国的问题是人民收入水平太低,以至于他们无法消化较多的工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