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开阔(20)
对巴西而言,领土变更后,相当于广袤且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带被强制分了出去;
除北面沿海外,因中间大片广袤地带都不沿海,迫切加大了西洲对铁路的需求。
虽然中国在努力打通巴拉那河/巴拉圭河与拉普拉塔河的联运体系,但更多美国资本家坚信,巴西铁路是有价值的。
不管中国承认不承认,通过南部铁路直达圣保罗再出海是最便捷也是最省钱的物流途径。
美国内部也有人做规划,也考虑政商关系,资本家当然得请教克大帅:我们控制巴西铁路网怎么样?我们控制后,与中国西洲间的贸易能不能顺畅、正常?
他们得到了高深莫测的回答:放心,尽管去做,不管中美关系怎么样,拿下巴西铁路网绝对不亏,与西洲贸易也会进一步繁荣,钱不够我帮你找贷款。
这番话似乎说得过满了,再仔细分析中国建设兵团与幕府府兵兵团的布局,资本家们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屁颠颠去和巴西政府谈判,准备花钱把巴西铁路网买下来。
克大帅在下一盘大棋!
根据前期调研及深入了解的结果,建设兵团决心在现有成熟农场重点经营6大农作物:玉米、水稻、甘蔗、棉花、大豆和小麦。
华国锋乐呵呵道:“这个玉米啊,这里基本可种2季,少数地方可种3季,长势非常好。棉花、水稻更不在话下,我们决定扩大种植甘蔗、多生产糖。
除此之外还考虑水果种植,冯书记说尽可能考虑多种热带水果,什么芒果、菠萝、香蕉、百香果等等,我们吃不完可重点出口或搞罐头、水果干。
听说苏联老大哥最喜欢咱们热带水果了,这回敞开供应;他们那地方天冷,大种玉米不划算,我们替他们种算了..
众人无不捧腹大笑。
赫鲁晓夫推广玉米种植在中国不断被调侃,认为完全瞎搞:苏联大部分地方比我们还靠北,怎能种玉米呢?西洲这地方你说大种玉米还差不多!
考虑到玉米、水果等单价低,光出口不够物流费,西洲兵团主打食品配套养殖、加工。
比如大豆、玉米就地搞养殖,大规模生产猪肉、牛肉,就进出口贸易而言,直接输出肉类比输出农产品能节约物流费,这也是南美常见的经济形态和贸易模式。
最近几十年,阿根廷就靠着这一手富裕起来并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甚至一早就建设了地铁。
很可惜,这泼天的富贵没能接住,反而越过越回去了,成为世界历史上为数不多从发达国家掉落为发展中国家乃至财务破产国家的反例。
本历史时空,林冠华预计阿根廷陨落速度会更快。
巴拉那河以东、潘帕斯草原北部大片领土被巴拉圭、玻利维亚收复,给了阿根廷人沉重打击。
庇隆倒台并逃亡后,阿根廷建立了军事寡头政权,内部非常不稳定,短短半年发生了17次既遂或未遂政变,目前在台上掌权的是前陆军总司令阿兰布鲁中将。
名头是总统,却不是民选,而是残缺议会指定的。
军政府也坦然承认,但认为是不得已的办法,毕竟大片“沦陷区”民众无法投票。
在战列舰压力和威慑下,阿根廷被迫与邻国签署了停战与和平协议,但内部并未真正接受失去领土的结果,依然将其称之为“沦陷区”。
战争使阿根廷国土从278万平方公里掉落到不足200万,损失超过四分之一;从人口角度而言则将近30%(包括领土划出与战争损失部分),无非因澳大利亚人、安南人移民流入,使损失人口最终停留在四分之一。
本来阿根廷当局还指望停战协议签署后,“沦陷区会出现暴动或游击队什么,当局甚至打算浑水摸鱼,持续骚扰、削弱巴拉圭和玻利维亚两国,为下一次开战做准备。
没想到玻利维亚和巴拉圭听从中国建议,不但把自己交易给中国领土上的人口全抽调、填充进入新领土,还强制推进土改方案。
虽然没收地主、种植园主土地导致交火时间时有发生,但毕竟只是零星武装分子,很难与正规军匹敌,分到土地的当地人口也不会想着去造玻利维亚和巴拉圭当局的反。
真较真起来,70年前这些土地还真属于过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现在不过故土回归而已。
唯一非说有成效,就是部分不愿意做玻、巴居民的民众和官僚逃回了阿根廷控制区,两国也巴不得,留下来都是隐患不是?
这部分逃亡人口进入其他阿根廷地区,就面临安置和生存问题,而这是当局根本无力解决的。
最终阿根廷只能接受幕府安排,由美国提供"援助”,帮阿根廷把秩序稳下来,阿兰布鲁为压住民主派代表,拼命抱克拉克大腿。
幕府开的方子不难办:通共案!
以“通共”为切入点,亲近天主教会,打击那些不赞同军政府的人士并没收他的财产,对内执行高压统治。
克拉克利用黄金坐庄时赚取的资金给军政府提供援助、粮食乃至急需日用品,阿根廷当局把大片土地交给幕府,充当府兵制根据地。
除分配给个人外,幕府直领的农牧业土地超过1400万亩,组建了“自由农场”并吸纳普通阿根廷人当农场工人,由澳大利亚人和退役的美国军官们充当管理层,自由越南旗下的部分安南人为警察或基层治安官。
不这么这做压根不可能把国家稳定下来,美国国会批复给阿根廷的“军援”只有区区4.8亿,连更新武器装备都不够,更别说买粮食、安置人口了。
幕府基金会额外掏出24亿美元和大量物资才帮助阿根廷政府度过了难关,军政府初步稳住了阵脚,并打算根据克大帅的建议,授予新移民”公民权后,再大选成为正式总统。
懂的都懂,即便成为正式总统,也不代表有全权,起码幕府辖制的自由军团,后勤、人事、指挥全都独立,阿根廷军政府指挥不动,甚至反过来还要接受对方指挥。
即便这样,阿兰布鲁依然甘之若饴,他很清楚,要"收复”失地,只能依靠这样的制度安排,只能抱美国人大腿。
至于将来怎么办,要相信后人的智慧!
唯一爽歪歪的是安南人,现在有更好的新出路,在阿尔及利亚有机会当基层警察和治安官,在阿根廷居然也有机会,当农民也能搞到大片土地(相对于安南故土而言),当民工能混个温饱,移民就更起劲了。
呼朋唤友的召唤下,美泰船队每个月都能从广南运来上万人。
也有少数柬埔寨高棉人冒充的安南人,但阿根廷和澳大利亚人分不清差异,统一都称呼为安南人。
自由越南依托自由军团旗号在阿根廷重建武装,不过大部分是后勤部队,极少数才被编入一线部队,准备将来用于对智利作战。
第二天,主席去参观大型养殖场,李作鹏献宝似地介绍新引入的自动化杀猪生产线:“...先把大群猪赶过去,越前面的口子越小,最后只能容纳一头猪进入,机械手控制电极扎下来,一下子把猪电晕,随后一把抓上去杀,几分钟后就变成两扇,效率比农村传统杀猪不知道高效多少倍!”
汪东兴提示道:“这要不就别看了吧?主席在美国考察农场时已看过类似地方了。”
主席摆摆手:“要看,要看...在美国看那是美国农场主和资本家的,在西洲看,是咱们中国人民自己的!”
到现场一看,果然和美国考察情况大差不差,甚至因中国这套进口生产线更新、更高级。
局部进行了因地制宜的改良,美式科学屠宰法放血不够干净,残留很多,且猪血因没什么人吃,基本被浪费了,西洲对放血环节进行了优化,虽降低了些效率,但大家觉得比较划算,反正目前能屠宰的猪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