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开阔(21)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65章:开阔(21)

参观过美国大农场那格局后,说不羡慕全是假的。

人家虽然叫农民,其实工作与产业工人有什么区别?无非就是分工问题。

林冠华一直说中国农业人口太多,反对搞集体化,并反复强调集体化是地的集体化,是生产资料、机械设备的集体化,不是人的集体化。

人的集体化必然导致共同贫穷,那不如搞小农经济了。

对此对论调,包括主席在内的很多人都将信将疑。

亲自调研过美苏两国农业,对比过集体农场和美国大型农场优劣后,只要没昧着良心说话,基本就能搞清楚有关问题。

到西洲实地调研后更明确一件事:美苏两项体系的优势可有机结合,弊端可想办法克制。

只要有足够的土地和设备,中国劳动人民在共产党组织下,照样可折腾出更好的美式集体农场来。

主席每到一处都和群众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感受,同时也考虑国家今后怎么办。

高兴的是这部分群众肉眼可见地过上了好日子,长吁短叹的是,按这种好日子标准,中国大部分人口还够不着,全局也只能容纳500万产业意义上的农民。

按现有人口规模,不但后续新增人口必须全部工业化,不能积压,且现存的5亿农业人口还得想办法转化掉其中90%。

同时得进一步加强对外移民力度,尽可能迁移出去,不管是苏联还是其他地方,反正拥挤在大陆上是很难的。

这是相当艰巨的任务,不但工业化范围和深度大大超过了主席的想象,且最近10年内开疆拓土所有成果都要保住。

只有3000多万领土完全保住,拥有7亿人口且目前还在已较快速度增长的中国才能与美、苏一样,拥有巨大的战略纵深与经济回旋余地。

现在中国人口是苏联的3倍多,土地是其1.5倍;是美国人口的4倍多,土地面积的3倍。基本可算同一体量了。

保住不代表单纯守成策略有用,还意味着军事对抗乃至世界大战,这是大国政治的必然悲剧。

林冠华隐晦提过,一旦中国真工业化,那迸发出来的生产力会相当惊人,不但要把内需刺激起来,还得满世界寻找市场实现消化。

工业国膨胀后寻求市场是什么动机?什么表现形式?

林冠华哪怕语焉不详,高层和外界都能看明白: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场景历历在目。

放弃这条路走回头路么?

主席琢磨许久,认为找不到其他路,至少目前找不到其他路,也不该放弃。

他想等自己退下来定居西洲,也有在这方面进行全面理论探索的想法。

说要加快访问速度,结果大队人马坐船抵达亚松森时又耽误了一个多小时,因为国内运来的摩托车到了。

新运来的摩托车和在安西看到的明显不同,大部分是三轮的。

护送主席而来的冯白驹、李作鹏脱口而出:长江正三轮!

主席问他们:“这东西有讲究?”

“有.....军用款!”

李作鹏低声解释,“朝鲜和印度战场上咱们用来拉弹药、拉担架、拉重机枪、拉反坦克炮甚至火箭炮,效果嘎嘎好。

轻便、灵活、耐操而且据说不算贵,损失也没那么心疼。”

很快这消息也没啥保密需要,前来迎接的巴拉圭、玻利维亚政府高层队伍也关注到了这些。

玻利维亚国防部长直接拉开一辆就旁若无人驾驶起来,后面明晃晃还拖着一门百禄47mm反坦克炮及其配套弹药。

遇到陡坡直冲而去,居然毫不费力地一跃而过,乐得他心花怒放:这玩意对山地多的玻利维亚可是太有用了,关键价格不贵,这很重要。

听说主席要来,几国都热情邀请访问,秘鲁由张爱萍代表去了,巴拉圭和乌拉圭在返回时顺带访问,唯独玻利维亚时间上凑不拢.

玻方毫不扭捏,直接表态,干脆我们到亚松森来见面算了,反正上次协调作战就在亚松森开的会。

至于卖给各国的家伙都是实用且低成本的,比较适合南美各国实际道路情况。

47mm反坦克炮对付主战坦克当然不够用,但用来对付卡车、装甲车等轻型目标还是一炮一个准,再说,就玻利维亚周边的智利和阿根廷也没谁家用得起大量现代化主战坦克。

没现代化主战坦克不等于没有坦克,巴西和阿根廷依托美国大腿搞来了不少过时家伙,如钟伟同志在朝鲜战场上的的老熟人:M24轻坦。

相比当时,现在中国手里的反坦克导弹和无后坐力炮已相当成熟,直接秒杀不成问题,再不济招呼突抓鹰飞一圈,保管浑身上下都是窟窿。

但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缺乏对付M24的趁手武器,反坦克导弹好是好,价格让两国招架不住,想自己生产更遥遥无期。

在这种情况下,钟伟想起国内库存的百禄47mm反坦克炮,推荐给两国,总装很乐意出售回笼资金,每门二手带60发炮弹,索价1600美元,再加一辆长江正三轮,2000美元全套。

玻、巴两国非常识货,一听喜出望外。

陶氏反坦克导弹起步价就得5000美元/套,还得有良好关系,一般国家根本搞不到,对比起来,反坦克炮可不实惠太多?

火炮数量有限,正三轮还有不少,正好建设兵团催着要摩托车,军委便让这些家伙们漂洋过海支援西洲。

李作鹏非常满意,用他的话说,这东西好哇,我早要了,奈何怕军用才不好意思开口,既然军委同意兵团用这个,还不呱呱叫?

早上去上工,3、4个人也不用人人骑摩托,一辆长江正三轮就带走了,有农具、收获或其他什么家伙也能一并拉上,不坐人的话,拉800斤货轻轻松松。

主席访问获得极大成功,在亚松森,半个城市的巴拉圭民众出来迎接中国代表团,感谢中国帮助,庆贺自己完全收复"故土";

在蒙得维的亚,整座城市盛装打扮,热烈欢迎中国贵宾到来,中、巴、乌三国联合舰队在拉普拉塔河口进行了声势浩大的仪式,隆重庆祝胜利。

即便没踏上玻利维亚国土,玻利维亚人也送上大礼:一尊十多米多高的主席铜像。

最关键的是,玻利维亚人明确告知,铜像用的铜是从新收复领土铜矿里开采出来并冶炼的,凝结了玻利维亚人民的感激之情。

在中国帮助下,玻利维亚不但成功拿回太平洋出海口,还拿回了至关重要的铜矿和硝石产地,当前硝石矿不太值钱,但铜价水涨船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