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出色(1)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66章:出色(1)

“1475万!1475万!7号竞拍者为长风公园2号区块出价1475万!”

“1500万!9号竞拍者报价1500万,1500万,9号竞拍者出价...…”

“1525万,16号竞拍者出价,1525万...…”

“1550万,8号出价!”

上海市府大楼礼堂里,围满了前来观摩的产业代表与媒体记者,争相目睹别开生面的土地拍卖现场会。

当然,这是约定俗成的叫法,实际官方名称非常冗长∶上海国有住宅土地使用权与建筑许可权拍卖会。

所谓长风公园2号区块,是指距离新落成的上海普陀区长风公园不到450米的待开发地块,面积约74亩,可开发面积4.95万平方米。

长风公园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西部,普陀区中南部,占地36.4万平方米。

作为大型的综合性山水公园,整体借鉴了北京颐和园风格和苏州园林造景手法,总体布局模拟自然,园景以湖为主,山水结合,主要景点是人工湖"银锄湖“及人造山铁臂山"”。

此地原来只有占地69亩的西老河,新挖大湖将水面扩大为214亩、平均水深1.5米。

施工挖出的约30万立方米泥土分别堆成占地15亩、高26米的铁臂山,和占地5.5亩、高11米的黑松山,还把95%的低洼地填高1米,基本解决了这一带长期存在的积水问题。

这是柯庆施颇为看重的国庆献礼工程,预定59年国庆全面开放,也称为市委书记2号工程,重要性仅次于宝钢项目。

工程动员了27万人次参加,所涉及的建筑材料、人工、资金专款专用,未被宝山案挤占挪用。

实地考察项目后,林冠华很不高兴,并在巡视纪录中郑重纪录并向中央汇报。

倒不是说上海不该建设公园,而是说这种心态不正常。

一边为国庆献礼、好大喜功加速建设占地30多万平方米的形象工程,另一边却对棚户区改造乃至滚地龙们不闻不问。

联想到历史上解放近30年,党的喉舌们吹来吹去只能讲蕃瓜弄改造,对旧城改造乃至彻底平掉棚户区却无力开战,林冠华就觉得是种莫大讽刺。

宝钢案爆发时,长风公园项目已基本接近收尾,曾山、林冠华也不可能真停掉不搞或大张旗鼓鞭挞,那将是更大浪费,最后将错就错真按国庆献礼工程开放,同时加速抢修保障房,免得到时候反差太强烈。

市委高层和中央是清楚的,对柯庆施的评价更不客气,但在一般群众眼里,有新公园还是消遣的乐趣。

霍董,单价已提高到358元每平方了,按容积率不超过0.5要求,光楼板价就是716元/平方,还有配套建筑成本、税费,至少也要200元/方..…

除此之外,3年建设期内还要承担2%的房地产税和资金利息,每年按不少于8个点,三年附加24%,上海又规定不能卖楼花.....

同在现场的财务顾问满头大汗,告知霍英东,按目前核算下来,每平方卖到1136元才堪堪保本,但地块附近现有二手房交易,哪怕最时髦的新式里弄最高也没超过1000元的。

“地段好啊!”

霍英东感慨道,"长风公园近在咫尺,步行只有几百米,整体氛围闹中取静,交通四通八达,要不然市政府能把这地段放出来建设花园洋房式的商品房?我料定建成后按1200-1300元卖绝对没问题,每年也别按8个点算了,我在香港贷款,没这么高利息的,再说又不用一下子全投入。"

他果断举起牌子,沉声道:“6号出价,2300万!”

此报价一出,满场皆惊,上一轮价格还在2200万,此前大家都是25万这个档次加价,结果霍英东一口气加了100万,抬到了2300万!

但他话音刚落,一直没怎么吭声的1号忽然也开始举牌:2375万!

霍英东楞了下,还没等财务顾问反应过来,咬牙加价:“2500万!”

身边几个亲信都感觉他疯了∶2500万地价按目前计算标准,要卖到1500/方才保本,更别说拍完土地后,地价需一次性付清,对公司资金是非常大的压力,霍家在北京、香港还有好几个项目等钱下锅呢。

此报价出来,满场肃静,没谁再快速接茬了,几个外资房产巨头拿出纸笔算了又算,觉得不合常理,完全放弃了。

拍卖师环顾四周,朗声道:“2500万第一次..….2500万第二次......目前最高报价为2500万!”

足足等候45秒,他继续报:“2500万第三次!”

“成交!此地块由6号竞拍者获得!”

会场一片掌声,无论叫好还是嘲讽,都奋力鼓掌。

曾山、曹荻秋没在现场,聚在旁边的小会议室里,对现场拍卖情况非常清楚,眼神惊骇:“.…….那地方能卖2500万?"

“确实有点出乎意料,我本来预估最高不会超过2400万......6号是谁?霍英东?”

“对,香港霍英东。”

林冠华点点头:"确实有魄力,应该不会亏钱!签署成交合同、付清款项后,你们见他一次聊聊,争取把房子建得漂亮些..……

六中全会后,各地展开了轰烈烈的中央巡视活动,7月上旬,书记处和政治局召开全体会议,对第一阶段巡视结果进行通报和沟通,又讨论了大量事项。

经激烈讨论,总共通过5项议案。

第一,加速移民,各地移民补贴资金由中央统一支付并尽可能统一标准,且不再要求地方配套,名额以省为单位上报,由中央审批,优先确保落后地区、受灾地区人口移民,适当兼顾其他地区;

第二,财政重整,自1960年预算开始,中央/地方财政分成标准由原来的85∶15改为82∶18,如完成得好,1961年可进一步改为80∶20。

第三,央企下放,对第一轮巡视中工作较好的京畿、辽宁、吉林、山西、江苏、浙江、台湾、江西、湖南9个省份,立即下放重置成本不高于1000万的央企;

对虽存在一定问题,但经整改后能通过的黑龙江、广东、福建等24省份,完成整改后,于1960年开始下放;

对问题较多,需大规模整改的山东、广西等少数省份,全面整改后再落地。

第四,体系优化,全面落实与优化垂直管理体系,除铁路、民航、盐业、金融、邮电、军工六个已确定为垂直管理的产业外,烟草、航运〈包括对外港口,不含省内内河水运)、广电、电力也纳入垂直管理;

非产业中,除国安、税务、司法、纪检、海关、监察之外,将安监、审计、国土、统计、国资也纳入垂直管理。

第五,重点开发,同意建设上海打浦路跨江隧道项目并启动浦东开发工程一期方案论证、设计;同意首都新区二期工程展开论证、设计。

在第五项中,林冠华决定接盘京畿、上海两大核心地区房地产开发项目,亲自操刀并直管中房集团,政治局正式同意并予以认可.

照理来说这么搞越界了,因为房地产原是建委的工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