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优化(4,2700票加更)
主席回菊香园后不久,林冠华的斯蒂庞克专车也缓缓驶上西二桥,警卫核对无误后,敬礼并抬杆放行。
除副驾上的李成栋外,还有与林冠华同坐后排的南洋工委书记贾拓夫。
贾拓夫原在中央分管交通委,今年刚刚下去建立了南洋工委。
中央最开始没有建立南洋工委或南洋局的意思,打算完全直辖,后来才发现,南洋4省(新港、兰芳、望加锡、大洋)面积很大,人口同样处于快速变动中,直辖的话很多事忙不过来。
最后决定和西洲、汉洲工委一样,先设立南洋工委。
本来从历史渊源上说,冯白驹当南洋工委书记、贾拓夫当西洲工委书记或许更契合,最终按现有人事任命下达。
懂的都懂,这具体是什么意思。
只能说,中央对于地方主义非常警惕,就像最靠近广西、广东的广南,大部分干部并非从两省抽出,而从四面八方调集一样,去南洋的干部,很多也不是广东、福建,而以北方人居多。
同样道理,两广干部去北疆、去西洲的人不少。
作为全国一盘棋部署,如变成就近委派,很容易变成藩镇,当初撤销五个大区也基于如此考虑。
总体来说,西北系统虽然经济最落后,但因是革命老区,高级干部还真不少。
彭总不用说,习仲勋国务院秘书长,许光达当了总装部长,王震、贾拓夫等都是一方封疆,要不是高岗出事,名单还能更长一点
设西洲、汉洲、南洋工委都是类似形势,若干年后必然要裁撤。
无非这次新建立的三个工委其负责人资历都不算特别深,不会出现"五马进京、一马当先"场面,说明中央已汲取了部分教训。
按林冠华行政3级、政治局候补委员的级别,本可选择700平方米左右这档的官邸,真轮到他选时,只选了500多方的丹桂园。
一方面理由是距离发改委办公大楼近,走过来也就是900多米路,便于上班,丹桂园附近都是工业、经济系统各部长、党组书记官邸,下班后如有工作沟通也方便;
另一方面,是表示自己家庭人口少、负担更小,又无人同住,连500多方都嫌大了,大房子可以让给其他更需要的领导。
总理理解他的想法,林冠华无非是为了低调。
他已足够靠近权力中心了,不用像别人一样,再把住房拼命往核心地带靠。
攀关系不是靠住得近,而是要看理念,再说林冠华也没类似的大社交观念。
中南海那地方,他哪都可以去,相对来说,除任书记和陈大掌柜这去得多一点,其他常委包括政治局委员那,他去得很少。
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他其实和北航专家楼住在一块。
主席也问林冠华选了什么地方,听到他的选择后,默默点头,算表示赞许。
林冠华很明显把中央系统享受标准给拉高了,但他喜欢明补,不喜欢暗补,总体而言还算更贴近市场。
贾拓夫一开始看到住房很大有点吃惊,听听说128/月的租金及每年递增4%的要求后,也笑着附和:“租金这块明显提升了呦,这下主席又得给大家加工资了....
中央官邸房价,刨除地价和周围景观后,差不多在100元/平方米,500多方的房子,价格大约6万,按128的标准,租金回报水平大约是2.5%/年。
地价这东西,因为不能交易,不好评估。
单纯从首都新区建设时的地价而言,都是一片盐碱地,还是廊坊,中央征地价格非常低廉,每平方米都不到20块。
如果按现在中央新村行情来说,就不知道上涨到多少了。
相比起北京老城的房租,大大上涨了一大截。
贾拓夫又不是没在老城住过,那会儿他住的160多方房子,租金才28块钱,且基本不涨,西北大区撤销进北京到外派去南洋,租金才从28块涨到了29块多。
明确约定4%的年均递增还是相当厉害的,算一步步像正常行情靠拢、接轨。
就像米高扬知道卢布汇率也很不靠谱,但不能一下子直接对接,只能通过慢慢上浮来消化压力一样。
指望全面市场化是不可能的,中央新村能用多少钱衡量?主席和中央领袖住的地方才叫中央,他们不住,那再好的房子也不值钱,就比如西柏坡和香山,现在便失去了特殊意义。
“有多少领导搬过来住了?”
“还不多,不到六分之一,尤其拖家带口的同志会更慢些,毕竟娃娃们还要上学。"
林冠华指指对面,“旁边那几个小学都还没正式启用呢。”
为防止一窝蜂搬家导致混乱,中央制定了严格搬迁顺序,让各部门慢慢搬迁。
除首都新区的行政管理机构外,其他中央机关分成6-7批分别入驻。
第一批是军队机构,正好赶上阅兵,雷厉风行、火速到位,还能提供治安便利;
第二批就该是科教文卫、市政建设各部门;
第三批就是交通、金融等系统;
第四批是各经济部委和国务院主体;
第五批才是中共中央;
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涉及面更广,还会更晚,预计要到明年3月。
1959年两会召开时间顺理成章地从10月下旬推迟到明年3月,大概率今后全要选择在3月份开会,这是两会已提前议决的结果。
几年运作下来,大家发现3月份开两会还是更契合一些。
原来定10月份是希望汇报当年决算的初步设想和明年预算大致构想,以便从1月1日起执行;结果发现,绝大部分单元、各省不具备在9月份拿出年度初步概算的能力,大致估计更是南辕北辙。
为防止出更多洋相,中央决定尊重客观现实,等切实履行完毕再出决算并汇报,预算调整也能落地。
至于3月份人大议决之前还未批准的预算,暂按上一年度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