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布局(17)
“你说的没错,我也记忆犹新,我还知道上海群众为防止汽油散逸,把容器埋在土里...”
林冠华解释道,“透过现象看本质,老百姓当时去抢购汽油,是因为汽油格外便宜而有利可图么?他们是为防止货币贬值,拿汽油当替代性一般等价物呢。
只要能以更高价格卖出去或保住货币,他们并不介意用多高价格先买进,反正确信将来有人接盘就行。
比如你去买黄金,你真相信黄金值那么多钱么?还不是觉得有朝一日如要变现,至少黄金价值还在。”
李成栋被问住了。
思索后认为林冠华说的有道理,抢购汽油的老百姓都没汽车,他们买汽油不是为了自己用,只单纯为炒作。
等货币稳定后,似乎再也没见不相关老百姓去上海加油站囤积汽油了。
这道理对姚依林来说很容易理解。
他打电话电让人调阅有关数据,问欧美汽油价格到底多少钱。
调阅资料显示,1960年美帝国内零售价是0.35美元/美制加仑,不考虑其他因素,单纯批发价大约是零售价的92%,秘书小声补了句:“美国标号比国内高,比我们的66号基准汽油更高点...."
汽油标号即衡量汽油辛烷值的数据,-般有研究法辛烷值(RON)和马达法辛烷值(MON)两种标准,测量条件和代表意义不同。
-般来说,RON比MON高5到10个单位。
RON测定条件较为缓和,发动机转速为600r/分,进气温度为室温,反映汽车在市区慢速行驶时的汽油抗爆性。
MON测定条件较为苛刻,发动机转速为900r/分,进气温度为149°C,反映的是汽车在高速、重负荷条件下的汽油抗爆性。
新中国早期和美国、苏联一样都使用MON法,后来为掩盖本国油品质量差、标号低还不耐用的缺点,故意改为RON法后沿用。因为中国进入新世纪,有关柴油的炼制质量还只相当于美国50年代水平。
到林冠华穿越时代,-旦有人拿美国油价举例,便有小白跳出来说美国汽油标号低:人家才只有87号,咱们起步就92!
实际上,美帝用的是MON法,87号比中国的RON法92号基本持平甚至略微好一点。
建国初中国汽油大部分从苏联进口,起始标号56号/RON,这种汽油标号太低,只适合老式车辆。
稍微新式点,如从苏联引进一汽生产的解放牌汽车就最低要求66号,强行加56号很容易损害发动机。
各地一-开始不懂,很多人使用56号导致故障不少,而把56号给老爷车用反而畅通无阻,甚至一致认为解放车质量不行,后来弄明白实际情况,通过加厚气缸垫,减小压缩比等方式来适应低标号
汽油。
面对不利场景且国内炼化水平又在进一步扩容和提升,发改委果断停掉56号油销售,直接升级到66号以便适应各种新车型。
在升级过程中,66号油与原56号油价格保持不变,等于已降过--次价。
1美制加仑=3.7854升,-吨66号汽油大约近1430升。
按此价格还原,很容易计算出美帝零售价是131美元出头,132美元不到。
这数字得出后,所有人面面相觑:中国居然用着美帝价格近3倍的汽油?
苏联汽油进口价也算出了,换成美元合计大约180+,国内零售价比苏联进口价贵1倍。
姚依林道:"差价确实有点大,不过贵也有原因,我们成本比较高,消费税、所得税、特种税..."
巴拉巴拉说半天,就看见林冠华在笑,他实在不好不好意思再强行掰扯下去了。
理由那几点呢?
第一,国内原油价格高,进口不过2.25美元基准价,国内普遍在4美元以上,甚至可能5-6美元。尤其玉门]这种地方,开采、运输都相当不易,价格高。
第二,国内原来没生产能力,全部进口,损耗大,故价格随行就市;等后来自己能提炼了,因全是国有企业,价格刚性,再说66号平替56号不是已降价过一-次了么,不还要摊销各地炼化建设成
本么?
第三,油价上有大量税收,征收起来比较容易,且批发口子全是央企,额外多征收的钱全部进了国库,发改委、财政部也不想和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毕竟年年赤字呢。
至于重油价格偏低有历史原因。
抚顺在二战时期在日本主导下发展了油页岩干馏获取重油技术,只不过小气吧啦的日本人舍不得用硫酸冲洗而因为杂质过多而无法被战舰使用,较容易堵塞。
在最基本的工业燃油锅炉领域,问题不大。
这部分油料很难提炼汽油,满足重油需求却很常见,因为不从常规石油中开采,价格低廉,价格一直沿袭下来。
因为工业发展,抚顺产重油有点不够用了,包括后来茂名页岩油开发后还不够满足需求,市场紧俏后,价格从58提高到64,虽然还没正常到位,也缓解了部分压力。
病情基本问清楚了,但林冠华认为煤炭价格也不正常、偏高。
姚依林等人感觉惊讶,煤炭价格也稳定好多年了,其他物价都涨,煤炭不变,怎么还说偏高呢?
“我们这么来说.....”
林冠华举例道,"1吨重油=2吨煤炭,南洋婆罗洲原油在未冶炼情况下,基本可平替重油使用,最起码在低要求烧油锅炉上可平替使用。
1吨原油=7.3桶,-桶2.25美元,1吨算出来就是41人民....按此比例计算,煤炭甚至不该高于20元。当然,我说的是理论批发价,实际零售价还要加零售利润和运费。
众人目瞪口呆,拿起纸笔算了又算,发现确实这道理。
马上又翻出煤炭上附加的有关国家税收,果然又一....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有人小心翼翼道,“是国际油价太低了?如果原油价格高点,我们煤炭价格不就看上去合理多了?”
林冠华笑道:“你的意思是,你打算哄抬国际油价以便让本国煤炭价更趋于合理?”
众人哈哈大笑,最后连说的人自己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