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轰动(11)
“哎呦,老李,你这一身行头,我差点都认不出来。”
进入双橡园中国大使馆别墅区后,李强看到了带着墨镜、一身黑西装、浑身骇客帝国风的李成栋,诧异道,"不热么?”“还好,心静自然凉...…”
李成栋心有余悸道,“衣服不算什么,傍晚那记者招待会吓得我背上可全是冷汗,连晚饭时都高度紧张。”“说啥了?“
老李用三言两语将"接班人"、“亲美派"两大问题一抛,李强脸色大变。
听说林冠华和记者们谈笑风生,他就放心了:“那你也不用穿这么严实啊...…”“你有所不知,我带着家伙呢。”
老李拍拍腰间,“正经的M1911A1,你去吧,首长等你。”
等看到林冠华时,李强差点没笑出声来,林冠华一身Polo衫,半躺在遮阳伞下,旁边放着半壶茶,还有把油纸伞,给人感觉仿佛非常放松,是来度假的。
扩建双橡园大使馆、购买霍华德大学地皮是林冠华很满意的两笔投资。
前者让大使馆除正常官邸外,还多了一大套传统中式园林别墅,平时可举行聚会,要紧关头可下榻重要客人。
后者地皮变成了华盛顿东方综合体,里面不但有万象汇这样的中国风商场,还包括培训学校、宾馆、影院、高档住宅等附属设施,大批人员就可以安排住宿在那,也显得宾至如归、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在国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细节。
以往中国接待外宾,不管对方来多少,有没有超规格、超标准接待,反正一片一糊涂账,全是外交部或中直机关报账。中国代表团、考察团外出访问,除限定人数外,基本都自掏腰包。
这造成了恨不和谐的局面,再加中国陪同扩大的传统陋习,招待费用猛增。
主席对这件事很不满意,后来慢慢定下规矩,来多少人,招待如何安排、就餐陪同什么规格等等都需要确定下来,防止随意林冠华这次访问,林冠华和中高级将领是受邀对象,李强、方毅其实是专门商贸代表,非安排进去也可以。
除这些人外,国务院还有100多将近200人的干部、随员、翻译,他们重点考察美国经济等方面,这些费用如果全让美国开支
白宫也交代不过去。
最后费用肯定中方自行承担,美国就是多拍点接待人以陪同,分散到各城市考察后住万象汇酒店。
除了他们,商贸系统来北美住万象汇也不少,毕竟感到亲切,生意一直都不错,顺带展示了国家形象。苏联对此十分羡慕,悄悄打听过要多少钱,打算也搞一套,向美国人展现苏维埃风情。
一打听万象汇全套地皮9000多万美元,连同建设共耗资将近2个亿,一下不吭声了。
这样的体系中国不只有1套,林冠华前后布局了12套,全美TOP12城市全都有万象汇,包括游戏机首发和各种中国玩意上市都通过这个系统实行。这是莫斯科万万承受不起的,24亿卢布好说,24亿美元去哪搞?
其实这是误解,除了纽约、华盛顿特别大之外,其他万象汇体量没这么大,合计也就十多个亿。即便这10多个亿,也是莫斯科可望不可即的,难怪别尔乌辛说话时总是泛酸水,指责林冠华是“资产阶级自由化代表"。
他也不想想,中国开在苏联各大城市的友谊商城,就和这玩意基本差不多。
更重要的是,随着美国经济持续繁荣,林冠华买下来的黄金地皮已普遍升值了50%以上,再涨一涨,就要把建设费全部涵盖进入了。中央对此乐见其成,毕竟这些地皮连同建设费又不需要掏真金白银买下来,全从赔款中抵偿。
抵偿、建设、运用完后还不算数,林冠华又指示国资委找美银、曼哈顿、花旗等大银行申请长期贷款,并以这些商业资产为抵押。一眨眼又回笼了现金,过程合情合理,美国政府没意见,华尔街都觉得再正常不过。
现金在手,再加资产经营还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就可以干很多事了,没准过两天还可以发个资产包,玩一下ABS。金融创新不能光说不练,境外PPP、BOT项目,中国政府也可以参与嘛。
李强暂时没兴趣多谈这领域,压低声音道:“您让我们买的原子钟,包括有关技术授权,同志们都办好了。”林冠华眼前一亮,从沙滩椅上起身:“走,进屋聊。”
“—切顺利?对方没说什么?没人作梗?”
“没有..…按您的指示,小田以给天文台使用为理由提出购买和仿制要求,有3个成品,又定了3个成品,连同技术授权一共花了70万美元。"
李强道,“他们只有3个成品,我全要了,我反而觉得技术专利也不用买,咱们买回去..…”
林冠华摆摆手:"不要因小失大,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专利能便宜买下来最好,后续还要进一步改进升级呢,到时候没基础专利,怎么在国际上混?"原子钟是根据美国物理学家,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伊西多-艾萨克·拉比创意发明的,目前在市场上出售的是根据他的理论,由扎卡来亚斯进一步改良推出的小型原子钟。
1954年,马萨诸塞州摩尔登公司建造了便携式仪器为基础的绝商用原子钟,2年后实现商业化生产,李强购买到的是第一批产品中较成熟的一批。中国原子钟技术相对而言比较落后,哪怕林冠华穿越的时代,高端原子钟也依赖进口。
虽然燕山基地里囤了一批,考虑到过于先进,还是要先搞到原始版本,再让专家们进一步升级。这样不但有更高性能原子钟使用,数量上也可保障源源不断供应,算又进入了新产业。
“这东西很重要?”
李强疑惑道,“我不记得哪个天文台打报告要这家伙...…”“给卫星用的。”
“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没用这玩意啊。”“他用不着,其他卫星用得着。”
林冠华耐心道,“根据狭义相对论,物体运动速度越快,时间就越慢,卫星上时间要比地面上每天慢7微秒。
再根据广义相对论,物质质量存在会造成时空弯曲,质量越大,距离越近,就弯曲得越厉害,时间则会越慢。地面上的物体比较卫星来说距地球更近,综合算下来,假设一颗在3.6万公里高空的卫星,大约比地球慢40微秒。
1秒=百万微秒,差40微秒,相对位差是多少?“
李强皱着眉头算下来:“12公里?”
“差不多,这已是很大的偏离值了....…”"
林冠华转过身去,静静看着窗外华盛顿的夜色,叹气道,"如此偏差,足够让反舰导弹错过航母编队!40微秒靠普通电子钟完全校正不了,必须上原子钟。”
李强被震住了︰“您打算......用卫星替代飞机给导弹指引目标?”“没什么不可能,战术一天天在进步。”
林冠华淡淡道,"珊瑚海一战用预警机、电战机结合武库舰教育了美帝,使他明白了这方面的作战思维差异,异地再战,自然要给他们看点不一样的高科技。”
“如果卫星太高,怎么捕获茫茫大海上的航母呢?哦.......不对......合成孔径.……”李强刷地全部联想起来,"合成孔径搜索,定位卫星引导,超视距跨海进攻?”
林冠华也不接茬,拿过一张纸画了个圈:“你研究无线电,你试试看,怎么给未知信号源定位?”“三角定位法,我们那个海上导航系统就是这原理,一般反谍也这么排查.…”
李强忽然顿悟,“懂了懂了,变平面三角为立体三角。”
“差不多,因为还有海拔,所以我需要4颗卫星,确保万无一失。”
林冠华淡淡道,“小鹰级/企业级/蒙大拿级,舰体长度基本都是3O0米,宽度37米;长滩级舰体长度200多米,宽度22米....理论上说,只要把定位精度约束在10米级别,不管横炸、竖炸,命中概率都可以保证基本要求,剩下无非看导弹争气不争气“原来这就是星球大战了...…"
“最多算走了1000里,离星球大战还差了10万7千里呢。”
“虽是这么说,但您的演讲肯定提醒了他们,一堆人估计在那里咬文嚼字研究,我们去买原子钟,连人家公司老总听了都表示很钦.佩….…"李强惋惜道,"您应该在内部多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