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暗流(4)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210章:暗流(4)

少奇同志问:"最近出了什么事,矛盾忽然激化成这样?纳吉学我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没理由以前都算了,这回却非要发难。”“直接导火索是纳吉取消了对苏联粮食的优惠价售卖并要求按外汇结算。”

总理道,“但这只能说是直接导火索,贸易这件事上,两家已摩擦过一些了。

苏联一直说要进口匈牙利粮食,结果去年粮食丰收后迟迟不进口,等价格下跌很多才买,让匈牙利错过了国际市场的高价,损失上亿美元,纳吉对此很不满。

今年苏联梳理经互会体系,大幅度单方面提高对东欧部分物资的出口价格或压低了进口价,使东欧各国颇有怨言,匈牙利干脆重点转向欧美和上约体系进行贸易。

纳吉自己承认,中国已是匈牙利第一大贸易伙伴,而苏匈贸易已下降到不足3亿美元。

除必不可少的外交领域货币互换,匈牙利基本不再承接卢布,与欧美体系用美元计价,与上约体系用人民币计价。

本来苏联还想对东欧出口天然气,但要求各国承担管道建设费用,不但东欧境内的天然气管道需要各国出钱,从苏联气源地到东欧的主干道,也需要各国至少承担60%,东欧各国普遍不乐意,一直拖着。

匈牙利最干脆,明确表示不要苏联天然气,从奥地利拉管道,准备用阿尔及利亚或利比亚天然气。"

林彪恍然大悟:“强买强卖不成,准备动粗了?“

总理尬笑:“这日子我们不是没见识过,莫斯科老子党气派一贯如此。

本来东欧各国没办法只能忍着,冠华同志打通经互会,发展自由贸易并拥有结算体系后,东欧各国一下子有了第二选择。他们就受不了,更别说特色4国还加入了上约体系,有其他双边贸易协定。

我们国家大,贸易中稍微吃点亏影响不大,东欧各国经济体量普遍很小,像去年莫斯科故意压价导致匈牙利少收入1亿多美元,对他们而言是笔很大负担。

今年纳吉问都不想问苏联,直接把粮食出口创汇。”还有重要理由是不好意思说太多,但又明确在发生。

纳吉几年来不露痕迹地清洗亲苏派,大部分高层亲苏派都被他陆续安排退休或调任不重要的岗位,有苏联背景的中层干部也基本很难升迁。当初跟纳吉来中国调研走访的一批陆续都走上了高位,匈牙利境内中文学校比以前多了10倍。

匈牙利官方派遣来华的留学生是欧洲其他各国的总和;听说中央党校轮训后,纳吉还打算把副部级干部和特别看好的年轻干部轮流安排来中央党校进修带考察6个月,而以往,所有匈牙利高级干部都是去莫斯科进修的。

中央已答应了这事,1962年春节后,第一批匈牙利干部学员就要来北京培训。

虽然亲苏派未必坏,亲华派未必好,亲华派说不定也混入了见风使舵的人员,但纳吉现在没工夫慢慢甄别,他打算"强力去苏'按他看来自己并没搞大清洗,一个蹲监狱或者枪毙的人都没有,很温和在进行人事调度,总不见得必须亲苏派坐那个位置吧?

历史上主席对纳吉认为"形迹可疑"、“资产阶级异己分子",但在本时空,纳吉用的全是中国套路。虽然照搬照抄不见得完全合适,但相对而言,抄北京作业比抄莫斯科作业强多了。

很多措施生搬硬套在匈牙利多少有点水土不服,但在匈牙利群众看来,纳吉这套"深化改革的特色社会主义"确实比以前强得多,尤其农村,由于土地重新分配,放开全部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使群众对匈共中央支持率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点。

特别前两年林冠华折腾粮食涨价,作为东欧主要粮食输出国,匈牙利吃得盆满钵满。

在匈牙利农村,本来没什么挂像风俗,但自从来中国参观取经,发现中国农村到处有毛主席像后,匈牙利农村也开始大规模挂纳吉同志的画像,城市里也搞纳吉的塑像。

从战略层面说,纳吉同志反对个人崇拜,因为他知道中、苏都不赞同,具体在细节上,他"拒绝"不了人民的热情。

造了防空塔、更新了导弹、海、空军部队,顺带搞了大量市政工程,更新了航空公司飞机乃至领导专机,给厅级以上干部陆续更新了小汽车,就这么花钱,财政居然还能有盈余。

思想上自由得多,啥都能讨论,包括经济特区引进欧美电影非常寻常。至于不好的地方,只能说明下面干部水平不够,学中国没学到家。要不然中国怎么搞得那么好么?所以要让干部再来中国学习。

总体而言,匈牙利社会繁荣、经济蒸蒸日上、思想自由开放。

内部高级干部会议上,纳吉毫不客气抨击去年"莫斯科政策失误"导致匈牙利白白损失了1个多亿,本来他准备拿这些钱多搞点基础建设,将医院、大学、图书馆、剧院包括工人疗养院和高级干部度假别墅都整一整,结果全没了。

今年不能犯类似错误,优先出口创汇、卖高价,争取把去年损失补回来。

站纳吉的位置,这不过批评莫斯科策略适当,让小兄弟蒙受损失,但在莫斯科听来,这就是"明确反苏"了。

任书记道:"听起来属于双向奔赴,莫斯科自身问题很大,布达佩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缺点,纳吉同志有点操之过急,甚至在赌气。"

陈云道:“还有个情况可能需要了解。方毅等同志说苏联经济和财政收支遇到了不少麻烦….委干部私下透露,为什么把部队后勤和部分国民经济产业干掉,是因为苏联军方提出了一系列额外预算要求。

无论快速反应部队、军队装备补充还是航天竞赛,军工口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预算要求。

米高扬、柯西金等人没办法,只能把低效产业干掉交给我们代办,节约经费出给军工;房租、电信提价及经互会物价体系调整,多少也是为弥补损失。"这些情况并不算很大秘密,稍一打听就能知道,尤其苏联喊68O亿卢布及有关登月、金星计划,却迟迟未见具体进度表时,中央就知道莫斯科底气不足了。

林冠华把国际价格压住了,苏联对外原油、天然气出口很不顺畅,如有得赚,莫斯科会斤斤计较让人承担修管道的费用。越是这样,能源价格就越上不去。

因为林冠华访美有项重要成果:西方石油!

根据协议共识,西方石油除在美国本土开发大型天然气田之外,还将介入墨西哥、沙特、中美洲、巴西、阿根廷乃至伊朗、欧洲原油开发,至于本土油田则留给其他德州巨买丢买并发,以避免与洛克菲勒财团产生直接冲突。

这当中最重要的就属墨西哥坎塔雷尔油田,存储量高达150-200亿桶,建成年产量1亿桶以上的大型油田非常容易。

西方石油股权构成中,克拉克幕府占20%,蚁美厚及管理团队2%,中国石油24%,美泰占38%,剩下16%属于各大投资基金和社会零散股东。

由于中方在美泰中还占有43%股份,进行穿透后,中国其实才是西方石油最大的股东。

有这层关系在,林冠华就会指点西方石油持续开发各类型油田,等墨西哥湾取得成绩,下一个目标就转向北海布伦特油田。总体而言,历史上那些大油田,都会比实际进度提前开发,石油产出永远会比需求增长更快,形成对高成本产油区的不断挤出。至于什么时候石油价格能提上来?那就要看中国啥时候完成全面工业化。反正在林冠华的进度表里,时间段不早于1990年。讨论半天,主席没开腔,显然很头疼如何应付匈牙利的局面。

中途休息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林冠华又道:"我个人大胆推测,苏联试图仿效平壤之春搞布达佩斯突击行动,基本会失败,但突击失败不代表莫斯科彻底放弃这个念头。

我们要做好莫斯科变本加厉,出动装甲部队大举越境进攻匈牙利甚至直接扶持傀儡政权的准备。"这一说,众人更不淡定了。

彭真目瞪口呆:“天哪,这是脸都不要了么?布拉格之春也没如此吧?““那是突袭行动顺利,万一不顺利呢?”

林冠华慢悠悠道,“就这么放弃么?诸位领导比我更熟悉莫斯科的脾气,苏联是这性格么?”这一说,连陈云都笑了。

虽然大家都不一样相信,但如果林冠华提出让常委打包票,没人敢为苏联担保。

主席没表态,而是问:“如果真出现这种最恶劣的场面,你打算怎么办?派兵支援么?派兵跨越几万里去欧洲、去莫斯科眼皮子底下打仗?”

“支援肯定要支援....…”

林冠华道,"在支援前,尽可能通过外交渠道进行有效遏制.…….实在不行,派点小分队,仿效今年春天漠北演习的思路,针锋相对吧。派大部队我认为不妥,我不主张大量派遣部队去欧洲,那样得不偿失。

尽可能帮忙匈牙利挡一挡,最后实在没办法,把纳吉同志保下来,让他来中国安度晚年......当然,还有其他损人不利己的招数,但我不建议用。”

少奇同志眉头一扬:“比如?”

林冠华盖上茶杯盖,往桌子上轻轻一搁:“在莫斯科对匈牙利大打出手时,推动西德去吃东德,武力统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