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突袭(18)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239章:突袭(18)

说实在话,收到这些具体情报,统管克格勃的谢列平心乱如麻。

他第一次知道,中国对保卫特色社会主义和上约体系是如此认真、坚决,与华约阵营的三心二意、各怀鬼胎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第一次知道,中国与欧美居然能联合起来支援匈牙利。

本来按主席团判断,中美存在根深蒂固的矛盾,绝不可能达成实质性合作更别说在军事上相互支持了,美国故意您愿中苏消耗才是真,而北京应该能“看穿”这种阴谋,大致上也就送点军火、装备意思一下,差不多就得了。

现在看来这些判断全是错的,主席团特别布尔加宁本人太乐观了,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至于波德戈尔内的想法,谢列平大致能猜出来些,他基本和米高扬差不多:操之过急了。

不管怎么说,布尔加宁同志执政这几年,其他地方做的还非常不错,谢列平认为问题不大,比赫鲁晓夫强多了。

真正问题在于苏联遇到了结构转型的困扰,布尔加宁没法有效协调保守派与改革派,同时纳吉和东欧特色高歌猛进又给苏联内部保守派造成了巨大压力。

与其说布尔加宁看纳吉不顺眼,还不如说一堆人看东欧不顺眼,在推动他进行调整。

这些人还不见得只是军方,在国防部内也有戈尔什科夫这样反对动武的海军元帅,而在经济系统内,也有强烈支持动武的别尔辛。

当伏罗希洛夫、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这样的中间派都对纳吉喊打喊杀时,你让布尔加宁冷静,他完全冷静不下来,他如果再冷静,搞不好会被强大的保守派赶下台。

谢列平不知道该怎么办,想了想还是尽可能去搜集情报,为国防部提供支持:至于会上让他协助拉科西稳住局势,他觉得没啥卵用,把任务不露痕迹地推掉了。

最后这项任务交给契尔年科去落实,他算有过“扶持”共产主义政府的经验,估计能和拉科西聊得来。

谢列平没想到的事还多着呢。

中美不但能军事合作、支持,还能联手一起坐庄炒期货,甚至北京还能给华盛顿开军援单子。

在美国提出军援意向后,北京迅速要求前线顾问团拟定详细要求。

顾问团为之膛目结舌,既然中央这么说,那余立金帮匈牙利当局拟定了需要的家伙:陶氏反坦克导弹与75mm无后坐力炮赫然排在头两位:随后是高等级航空燃油、M42双管自行高射炮及配套弹药、155mm口径的M41自行火炮及配套弹药…美国人丝毫没感觉意外,中国作为美械的忠实用户,当然对美国武器知根知底。

参联会立即从意大利方面调拔并空运道多瑙河码头,交给欧泰送过去·除这些外,清单上还有些只存在于文件上的移交产品,尤其外面容易卖钱且不引人注意的小玩意及送给铁托元帅的奢侈品和最新款式的凯迪拉克轿车。

余立金爽快答应,表示会让匈牙利国防部完整签收并盖章盖。

当马利诺夫斯基回到国防部,准备进一步加大攻击力度、尤其增加空袭覆盖后,发现罗科索夫斯基、巴格拉米扬、科涅夫、索科洛夫斯基等几个元帅已在沙盘前等着他了。

“我们…·…可能要再次调整作战方案。

”“怎么调?”“让第二、第三梯队的4个摩托化步兵师超越进军,打头阵…………”巴格拉米扬道,“还有3个坦克师再缓一缓,甚至可以把他们配属的摩托化步兵团、侦察营等抽调给前线,直接强化进攻。

”“进攻?”马利诺夫斯基一愣,“靠他们进攻布达佩斯?我以为你们要靠他们强化对后勤路线的保护。

”“突前进攻,再安排其他力量保护补给线。

”索科洛夫斯基补充道,“再安排直升机、空降兵、特种部队加速剿灭后方的匈牙利游击队。

”马利诺夫斯基有些迟疑:“摩托化步兵师是啃不动布达佩斯和多瑙河防线的,空军要去西部纵深地带空袭,布尔加宁同志交代我们,不能攻击南斯拉夫境内的目标,但可以全面轰炸匈牙利境内所有目标并摧毁其交通线。

”“突前进攻可不代表去硬啃防线,而是先占领必要的要点,形成围攻态势,为坦克师后续推进创造条件科涅夫解释道,“你得注意,同样占领要地,在敌人没反抗甚至都没部队阻挠的情况下,用摩托化步兵师和坦克师一样,但前者比后者的油耗与物资需求低得多,能适应目前后勤遇到的困难!我们不能一味靠增加后勤卡车来满足需求,那样后勤系统一定会被拖塔,压缩前线需求也是好办法,攻城略地的场景下,轮式装甲车可比坦克好用。

”苏军摩托化步兵师同样是油老虎但比起坦克师是小巫见大巫,构成主力的BTR-40/BTR-152轮式装甲车平均油耗都是百公里40多升,相当于坦克的七分之一。

一个连轮式装甲车在自身装满油再搭配1辆油罐车情况下,能直接从乌克兰开到布达佩斯城下。

几个元帅商量后认为,既然后勤面临压力,推进速度又要保证,干脆让坦克缓一缓,让摩步师上前,先构筑对垒阵线,后方抓紧协调、搞定后勤后再全面进攻。

该兵站前移就前移,该铁路修复就修复,该增派卡车队就增派,调度完成后,再安排6个坦克师后排插上进攻。

为什么临时再调整方案,那也是战前预判出现了偏差,大家都以为对手会逐次撤退,用装甲猛攻能合围对手主力并快速解决问题。

纳吉压根不吃这一套,干脆利落地放弃多瑙河以东,那可不就得见招拆招,快速变阵么。

马利诺夫斯基从善如流,火速变阵,要求今夜就展开突击。

随后几个元帅静下心来一同研究如何打击匈牙利纵深地带的目标。

之所以元帅们忽然很热心参与战事,并不是想要争夺功劳,而是看出了严重的危机:一美国提供军援;一上约火线扩军。

中、美两大国已把手枪顶在苏维埃脑门上了,再不干脆利落解决匈牙利问题可真要出大事了。

虽然大家不一定认同马利诺夫斯基平时的所作所为,但现在都在一条船上,船被打翻后,谁也别想好过。

收到主席团和国防部长打击匈牙利纵深地带的交通线的命令后,火箭军目瞪口呆:这才打了3天不到,就要上核武器了?小心翼翼地询问,又劈头盖脸挨了一顿训斥:“你们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谁说要动用讲核武器的?火箭军就没常规弹头?”常规弹头当然有,可问题1吨重的常规弹头也没法精确命中那些目标啊。

苏军手里有飞毛腿,但最大射程只有300公里,根本打不了那么远;至于600公里的SS-2及改进型,精度感人,圆概率偏差高达2500米。

火箭军心一横,先打了再说,正好把库存旧货全用完,再想办法安排新的:飞毛腿C型已基本研发成功,射程可达到500公里并进一步保留机动发射的能力,可下放给陆军集团军使用。

但军费不足,有限的费用又要搞快反部队,又要搞太空竞赛,再加火箭军炸死了司令员和100多位专家,进一步要钱的底气实在不足。

上面有要求,只能先照办。

打得准最好,打不中也有话说:早就申请造新型号了,你们不是说老型号还有,军费紧张先用着么?诺,用了就是这成果。

火箭军总算没把中程、远程导弹拿出来,否则真是杀鸡用了牛刀。

夜间转移去匈牙利的杨得志等人在火车上目赌了苏式流星雨划过夜空的场面。

火箭军麻利地将50多发库存备弹全发射了出去,匈牙利肯定拦不住,全部落地爆炸,但造成破坏并不大,最好的战绩也不过就砸中火车站的货场,扬起了冲天大火。

中方运输物资的专列有惊无险地闯过封锁,进入了匈牙利纵深地带。

现在纳吉感觉到了余立金当初把火车和车皮集中到西部的高明:有足够的车辆去输送物资,甚至还有办法用40mm博福斯改造防空火车,进一步强化机动防空能力。

等美军自行高射炮到位后,匈牙利野战防空能力会更上一层楼。

与此同时,由欧泰负责承运的美援物资也从南斯拉夫快速启运,通过多瑙河直送布达佩斯。

为就近观察战事,根据李奇微要求,参联会和意大利美军司令部已派出十多名名胆大的观察员准备去布达佩斯就近观察,本以为要费一番周折,没想到匈牙利人很爽快同意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