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定力(17)
总理楞了下后道:“但你也说过内循环的事。现在土地32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马上8亿,很快就9亿、10亿,内循环还是起不来么?”
“内循环是有可能的,但需要时机和基础。”
林冠华解释道,“打个比方,总理、陈云同志还有我,咱们三人凑股份联手开饭店,如果我们三家直系亲属都在这家饭店吃饭,这饭店能维持正常运转甚至赚到钱么?”
陈云笑着摇头,开什么玩笑,如果3家亲戚就能维持一饭店,那满大街就都是饭店了。
“如果我们仁开工厂,再雇佣20人开个小厂,生产产品卖给员工能做到简单再生产么?”
总理也摇头。
“但不能说内循环完全是骗局,假设还是仁人开饭店,是在咱们退休后去开。”
林冠华乐呵呵道,“一边手里有退休工资,一边继续开饭店给家里人吃,那多半能维持下去。
本来各家都要生火吃饭,仁人出面集中供应伙食,就当是过去大家族一起吃饭,还省了场地费、煤气费,买房子不用考虑厨房,甚至多出个房间来……”
总理和陈云都爆笑。
“内循环要在我们已工业化成功,各方面发展均衡,或者说比较均衡,同时还没那么多债务的前提下,运作起来有可能,那时候第三产业占绝大部分,而第三产业主要面向本国人民。”
林冠华—摊手,“现在我们还在努力引进外国资源搞工业化,为搞工业化甚至欠了一屁股债,关起门来圈地自萌,扯什么既无外债又无内债,那就是在贫困线上挣扎,很大概率活不好也饿不死。
如果英美对我们关门的前提是豁免全部债务,那关门就关门吧,也不好怎么说他。
但他关门后非但不免除债务,甚至变本加厉逼债,这就麻烦了。
就我个人而言,宁可出去抢也不要赖账,尤其账目还是当初没受胁迫,自觉自愿借来的,赖账更不好。我们能赖别人的账,将来别人也能赖我们的账。
出去抢就不一样了,虽然我们经常习惯性骂苏联,甚至讽刺他出去抢没抢到也算亏本。
但不得不说,苏联就是因为十多年来出去抢没抢到才搞成这鬼样子的!
现在他还欠我们1965-1972这7年共计约23亿桶油气当量债务,万一到时不还,您说,咱们是听之任之还是武力逼债?
有些时候,打英美也是给苏联看,让莫斯科小心点,老老实实把油气交出来还债,大家还是朋友,要不然连朋友都没得做!”
“今后的策略就是一方面把工业化加速到位。另一方面努力维护已经中国修改、对我们有利的体制,压制对我们不利的体制和挑战者,妥善处理利弊皆有的体制,而不是说什么体制都一概维护或反对。”
林冠华认真道,“同样是雅尔塔体系,中美分区占领日本对我们有利,那就是好政策,要支持;但美苏分区控制东西欧,对我们不利,所以要反对并努力挖墙角,既挖东欧墙角,也挖西欧墙角;
同样是领土处理,日本领土处置与我们直接相关,所以必须管,且管到底;德国领土处置与我们无关,所以不管,甚至巴不得他们多打打,打出狗脑子来才好;
又比如《核不扩散》条约,对我们整体有利,所以要努力贯彻,南非、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这种国家自然不可能同意他拥核,伊朗、海得拉巴、朝鲜目前看似和我们关系密切的国家也不准拥核,谁想有揍谁。
自己不方便出面就让美国人处理,反正五常总能找到人出手干涉。”
总理的笑容戛然而止,陈云也若有所思。
林冠华离开后,总理和陈云谈了一圈,最后问:“你现在还能踩刹车么?”
陈云苦笑:“刹车肯定能踩,但踩完的后果不可估计……也许是慢慢停下来,也许是直接翻车;就算慢慢停下来,也不敢保证松开刹车并加油门后还能重新开起来。
现在玩的这套东西,历史上没人玩过,苏联不是这样搞的,美英德法也不这么搞,甚至中国原历史也不是这么走,没有现成经验借鉴。
最关键吧,踩刹车是为什么?
现在驾驶员不是开得又快又好?你看着不对劲的地方,他轻轻松松一个飘移就晃过去了,幸好没踩,踩了说不定真撞上了……
要踩刹车只有两个前提。
第一,驾驶员招呼我踩,那我根据指令踩;
第二,车子撞了,为安全起见必须踩。
但你叫我开,我是开不了的,好多问题我自己都还没弄明白呢。
比如,刚解放时糖一直比粮食贵,经过这十多年折腾,今年第一次出现国际糖价比小麦低的格局,但这不能说明糖偏低,只能说小麦价格偏高,不正常的偏高,这价格是被炒上去的。
又比如,现在苏联是缺粮,所以国际粮价这么贵,等过两年苏联缓过劲来,不缺粮了,甚至还准备对外输出粮食,那不好意思,粮价必然暴跌!
你说不符合价值规律吧,我不认可;但说全是价值规律吧,也不见得。
反正小林有句俏皮话,今后贸易,大体就是苏联缺什么、进口什么,什么就涨价;苏联富余什么、出口什么,什么就跌价。
这套理论,他自己概括起来就是用美欧发放贷款输出过剩生产力给中国,中国获得工业化发展,美欧平滑经济危机周期。
本来按历史,战后要发生不止一次经济危机,光美国就有2次,且1957-1958是全资本主义范围经济危机,但现在没了。
美国不但没了危机,甚至在控制范围大规模缩水前提下,实现了GDP比历史上超额增长30%的好事,因为增长,使他的国债虽然上升很多,但《两洋法案》那一大笔钱也被容纳并吸收下来……
我们从美国进口二手货捡洋落、得便宜,人家也利用这机会推陈出新、扩大发展空间、突破上限。
不管咱们对克拉克有什么意见,至少得承认,他执政这几年,美国经济相当繁荣,甚至不亚于柯立芝繁荣。
万一我们踩了刹车,美国也熄火然后爆发经济危机,他会不会主动发动战争并转嫁危机呢?
这都不可估量……
所以我主张要保持战略定力,按既定方针走下去,要踩刹车也要等小林撞车再踩,他不撞车最好不要管。
管理这么大的国家,他以前也没干过,肯定要交学费,我们都交过嘛,前三次反围剿都很好,第四次开始有点吃力,踉踉跄跄赢了下来,第五次就出事了。
难点在于学费到底啥时候交、要交多少、交多久,你问我,我暂时回答不了,我一个副驾驶,看得并不比主驾驶更远、更高明,我要能回答,那咱们就能提前规避,完全免学费了……
我从心里希望交学费日子来得再晚点,慢一点,损失小一点……最好能比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灾害少死人、少破坏、少倒退,这样就还是成功的。
要我出面背责任也没啥,不能说经济发展是大家的功劳,出点曲折交学费就是小林的责任,那不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