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削藩(4,3900票加更)
主席点头表了态,常委会正式通过:上会讨论。
2月17日,书记处依据工作流程,提前半个月下发政治局扩大会议议程,并将能下发的材料都发下去。
这次是两会前的政治局会议,重点围绕两会工作与政府工作报告,版图调整议题也在其中,位次不高不低,居第五项。
不用林冠华敲山震虎,甚至都不用开常委会碰头讨论,库伦就已知道了大致情况。
甚至乌兰夫本人还通过各系统掌握了有关文件,不用说,全是电邮系统发出去的。
里面有国家发改委系委统的人,有陕西、山西两省发改委
的人,也有两省省委的人,还有国务院办公厅的人。
林冠华装作不知,有些事将来再慢慢处理,不要急于一时。
一旦现在处理,那大家马上知道电邮系统有监控,后续走向就不好说了。
再说,虽然说了要保密,但未真正确定很高的密级,走流程也几乎是公开的,包括两省来京活动沟通也是半公开的,要保密根本不可能。
别说这种事保不了密,就连庐山会议细节,蓝萍与康生的最后一面都绘声绘色传开了,你怎么查泄密?
总算削藩这个词只对总理和主席说过,外面没讲,讲的时候旁边也没人在场,几乎没怎么扩散。
总理固然守口如瓶,主席也不想闹得满城风雨。
乌兰夫焦虑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七上八下,不知道如何是好。
在获得明确文字资料后,他就召集心腹手下、笔杆子、发改委等联合商议,如何用正常流程反击并驳斥。
结果办公厅确实把报告写好了,但那报告他看得都焦虑。反对的理由是从文化、宗教、民族感情、历史传承、《三五宣言》等方面论证把那些地区划出不利,气得他拍桌子呵斥下面就不会根据可研报告逐条驳斥么?
众人听了没吭声,甚至不知道该如何着手。
擅长搞经济可研论证的人,尤其是发改委、工业委系统的都是汉族,甚至直接是北京系统培养出来的,很难得到乌兰夫信任,自然不可能参加这个讨论并写报告了。
其他人压根说不出一二三四来。
在乌兰夫呵斥后,大家勉强又改了一稿,在虚的因素之外,勉强补了些实质性内容,但老实说,谁看了都觉得牵强。
绥远和察哈尔那地方素来就是和山西、陕西往来密切,交流频繁,与库伦没啥互动,也不可能互动,这是不争事实。
强词夺理更显心虚,捏造数据完全经不起推敲,人家统计局、工业委、发改委的数据和资料不比你翔实、仔细?更不用说大部分数据都是央企上报的,他们全都听北京的,可不会听库伦的。
就是库伦郊外的铁路和大型矿山企业也不会听乌兰夫的。不管怎么说,好歹算是有理有据,有数字有信念了。
蒙古省省长、老资格共产党员奎璧虽和乌兰夫不算立场完全一致,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面对版图重组调整,暂时只能和乌兰夫保持立场一致。
私下没人时他也问:“你什么时候得罪林副总理了?从这手法和推动来看,应该就是从工业委、发改委系统发起的……”
乌兰夫犹豫了下,便把那次政治局会议上他举手同意查林冠华,但没同意查康生的事讲了。
他相信奎璧其实大概是知道的,无非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果不其然,奎璧听完就抱怨他:“蒙古建省以来,发改委、工业委系统对我们还是比较支持的。
财政前三年全部留用,后三年只需案其他省一半的标准交付;今年6年快期满了,我打算再申请按75折交付,应该也能沟通下来。
除此之外,各大型央企在蒙古不断落地生根,蒙古东西铁路也开工建设了,虽然关于央企党组织主导权和管理权上有些纷争,也不至于闹成这样……”
要说乌兰夫心里不后悔,那完全是假的。
他和康生关系其实一般,妹夫寒峰在延安期间还被康生“抢救”过,使他其实敬而远之。
就因为敬而远之,让他不敢去直面康生,生怕对方没事而给自己带来后患。
他对于林冠华的心情很复杂,各类直属央企入驻包括政务网沟通,也让他心态更敏感。
这一套玩多了,容易架空他对地方的影响力和对经济事务的掌控力。
他最喜欢玩山高皇帝远这一套,现在电信骨干网直接拉到库伦,卫星电话也可以直拨访问,这不是更要命么?
关于教育系统、央企党务系统上,他和林冠华的理念都存在冲突,所以当时就举了手要查。
心里想的是,一个管经济的政治局委员难道还没点经济问题?管监察委的康生没经济问题大概是常态。
结果后面居然如此演绎,他着实没想到。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当然,这些内心活动不能和奎璧说清楚。
“要不您进京和主席、总理汇报吧,再和林副总理也沟通沟通,讲述我们蒙古的不容易,澄清有关误会,争取中央对我们的支持……”
奎璧叹气道,“国务院虽然签批了意见,但还不算数,归根到底要政治局讨论通过才行,我们先汇报掌握主动比较好,政治局和中央毕竟还没定论不是。
也不要指望一口气驳回两省请求,我们退而求其次,以时机不成熟暂时搁置,把其他要改的再改一改,符合中央要求。”
奎璧意思很明显,这议题能上会,说明中央已打算要敲打你老人家了,得有自知之明。
尤其林冠华这里是第一苦主,必须沟通好,他有什么要求,你尽可能照他要求办。
即便这样,也不可能让政治局议题直接对陕西、山西两省投否决票,最多是“时机不成熟、暂不实施”,拖下来就会有转圜余地。
当然,你要觉得自己能硬扛下来,那当我没说,自个去博弈,我区区一个中央候补委员,这种事上分量完全不够。
乌兰夫心情复杂地点点头,心里完全没底。
和主席、总理沟通不难,可以打感情牌,说过去这么多年不容易,老伙计没功劳还有苦劳不是。
和林冠华沟通就难了,过去闹革命没啥交情,南洋出身的知识分子和漠北大汉估计也不会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