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降维(16)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454章:降维(16)

“老虎下个月要高考了,你说他报什么学校好?”

一直在认真看文件的林彪不禁哑然失笑,调侃道:“连教育部副部长都不知道儿子该报什么学校,我怎么知道?”

“不是啊,主要老虎发挥不稳定,好的时候全校20多名,差的时候快70-80名了,我也发愁。”

林彪点点头:“20来名能进什么大学?”

“航科清北勉强可以,只要能投档进去就可以念,当然啦,儿子想念计算机,那分肯定不够,只要能进去,到时再运作运作,转系到计算机。”

叶群抱怨道,“这孩子想法也是多变……最早时候和我说想学物理,后来又说想学通信工程,再接着说想学航空、航天、自动化……换来换去的,眼花缭乱,最近终于说要学计算机,还说要去搞软件开发。”

“什么软件开发,想打电子游戏吧?”

林彪本来有点不悦,最后口气还是松弛了下来,“计算机没他想得那么简单,不过呢,真想学我倒也是赞同的,这玩意今后用处会越来越大。”

当99%的全国高中生还对计算机、电子游戏等名词停留在报纸或新闻介绍时,以林立果为代表的京城顶尖二代们,不但已完全清楚,好多人甚至都已玩过了。

根据林冠华要求,中央新村设立了立一个游戏厅正式对内开放,增强感性认识,来得最多的就是权贵子弟。

钱虽然不是问题,但不能敞开玩,规定平时只有周六放学后到周日才对未成年人开放;寒暑假逢单日可以开放。

这规矩其实比外面要严格,北京几个少年宫和俱乐部,在寒暑假都全天候开放。

同样道理,除了街机,电子计算机也是二代们感兴趣的东西,甚至还有人偷偷摸摸溜进机要室,用父母的电子邮箱给同样是二代的同学、朋友发邮件过瘾。

严格来说这些都违规,但法理之外不过人情,考虑到这批二代们连父母公文包里的机密、绝密文件都要偷看,发邮件啥的过过瘾也不是什么大事了。

管理严格的干部—般会呵斥一通;管理不严格的高干,呵呵一笑也就过去了。

特别是政务网都已铺开到各大学、研究所、省级机关后,接触过的干部子弟就更多了。

你还别说,因这件事选择报考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数不少,一下子成为显学。

另外还有就是航模与无线电制作,相对来说普及面更广,有关部委专门面向社会出版有关《航模制作》、《无线电应用》杂志,部分初高中学生按图索犊,制作航模乃至组装收音机都不少。

毕竟现在中国电子产业很发达,各种材料与配件到处可见。

国安系统一开始也担心,觉得这些材料满天飞后,间谍特务就地取材是不是更方便了?

后来思想解放了就能明白,这东西根本管不住,真正会搞的间谍,通过购买民用电信器材、拥有简单设备就可以组装出来,试图靠垄断、管制通信器材原配件来遏制间谍行为,完全是缘木求鱼。

况且,现在社会开放很多很多被认定为机密的信息,现在可以大大方方披露、透露,没那么神秘嘛,把真正要管的管好就行。

“70-80名能考个什么大学?”

“13所核心院校肯定就上不了啦……”

叶群沉吟道,“我在想,要不要让他上国防科大,如果去那里,要不要你和陈赓打个招呼?”

林彪脸色微变,马上道:“不要去国防科大,今后也不要进军队。”

“为什么?”

“我在军队里啊?”

林彪不悦道,“我还是元帅兼军委副主席呢,你把他弄到军队去,下面人怎么管?”

叶群很是狐疑,心想:不就是因为你在军队掌权我才想把儿子弄进去嘛,这样下面有人关照,提拔也能快点。

当面硬顶肯定要挨骂,于是小心翼翼迂回道:“我本来还想让老虎去空军,当不了飞行员,去当个技术军官,比如无线电啦、雷达、通信什么的也好……”

一听“空军”两字,林彪背上汗毛都快倒竖起来了,一股股热血全往头上涌,狠狠一拍桌子,勃然大怒:“不行,他不许去军队,更绝对不许去空军,敢去的话,我打断他的腿!”

叶群懵逼了,这你亲儿子啊?有当爹的这么说话么?

林彪拍完桌子也感觉反应过激了,口气一缓,把手里的《红旗》扔给叶群:“这期杂志看了没有?”

“看过了,最重量级的文章就是林老师写的,我们内部已开会讨论过了,准备认真学习、深入贯彻。”

“你觉得写得怎么样?”

“挺好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说清楚了,4个有利于的衡量维度明确了,与时俱进、永葆活力的工作作风也阐述了。”

叶群道,“—直都以为林老师搞经济、工业厉害,没想到政治理论也非常强。”

“编者按仔细读了么?你知道谁写的么?”

“读了,《红旗》编委会啊。”叶群有些诧异,“难道是主席写的?不对啊,感觉那文字和主席平时文风有出入,难道是他让胡乔木写的?”

“少奇写的。”

“我说嘛,确实不像主席写的。”

叶群还没反应过来,只顾着往下说,“看来少奇也很重视,也对,要不然没几个人有资格给林老师写编者按。”

“林老师最开始打算让主席写,结果主席推了,是少奇主动接过去写,你怎么看?”

“我……我怎么看?”

叶群忽然回过神来,惊骇万分,“主席不同意?少奇和林老师两人和他杠上了?不对啊,任书记不管么?”

“杠上倒也没有,不过态度很微妙……”

林彪道,“林老师的文章,一个多月前就写好了,送给弼时审阅,后者略微修改后交给主席。

本意是希望主席写编者按进行大致点评,如果不方便直接署名,就用评论员或编委会的名义署名。

结果,主席以自己研究不深,还没想好,认为其中实用主义味道过重等理由婉拒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