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降维(17)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455章:降维(17)

清北目前虽和航、科算第一方阵,但后续前景不容乐观。今年高考招生名额,航、科都是3600,清北只有2800多,是清北不想多招么?教育部完全可以同意。

如果清北也扩容到3600,其分数就可能会掉到与复旦、交大同一水平了,这种险是两校所不敢冒的。

毕竟,目前各校都是全国统一分数线招生,谁强谁弱一目了然,拿不了地域当借口。

清北也不能一概而论,北大因有大量文科专业,在文科领域的分数依然独占鳌头,文科排名第2-4的人大、复旦、南大与此还有一定距离,故北大的地位又比清华稳固些。

非说航、科超过清北也不尽然,在研究生教学层次,航、科距离清北还有差距,教育部也鼓励各校找准自身定位加以发展。

航、科两校确实在火箭、卫星、计算机、电子信息和航空领域取得了重大发展,但理工类并非只有这点专业,材料、化工、药物、医学、机械、电力、冶金、土木哪个不重要?

同济的土木、建筑专业分数也是能进全国前五的。这不,今年隐含的政策方向不就大力鼓励学医么?

相比于刚筹建医学系的清、航、科三校,已拥有医学医院的北大不就率先赢在起跑线上么?

大城市消息灵通人士或高干子弟对计算机热衷,对县城乃至绝大部分地市优等生而言,当医生获得高收入的诱惑更大。

林彪还是听出了叶群的画外音:她是支持林冠华的,不但因为林冠华分管教育部而支持他,甚至在点明主席对林冠华有关政治理论有意见后,还打算支持。

这种支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口头讲讲,是打算通过把林立果送进汉洲大学来表达。

一般人不明白去汉洲是什么意思,叶群这时候送儿子去汉洲大学就是很明显的押宝了。

“你对林老师信心很足啊。”

“那当然,少奇也就干了高饶,斯小林可是一口气干了4个呐,没准还要干第5个。”

叶群说斯小林,林彪倒没诧异,这是他说漏嘴的;不过“第5个”一出来,他也一阵皱眉:“谁?”

“如果没猜错,那就应该是谭老板了….”

叶群“咯咯”笑着,“《红旗》发文,两报转载,下面肯定议论纷纷,谭老板不是一直和林老师观点相左么,肯定不会放过机会要生事,不过嘛他可能忘了,还有蓝萍看他不爽呢!

万一主席说什么,连蓝萍也不赞同,那是啥场面?”

林彪不禁呆住了,他倒是从未考虑过这个可能性,转念一想又觉得叶群说的有道理。

广电独立、大范围电视转播,是林冠华提的建议、铺垫的技术,蓝萍办妥了;

强化新闻与专题报道,形成固定受群,是林冠华支的招,现在也初见成效了,以前只有两报一刊有权威影响力,现在《新闻联播》的受众虽然还不如他们,但权威性一样,假以时日,扩散速度会更快;

遴选并打造样板戏,搞全国曲艺联播和春节联欢晚会,是林冠华安排的策略,蓝萍搞得红红火火,16个样板戏也在陆续上演,深受好评;

大量拍摄电影、电视剧,广泛引入欧美、东欧系列影视作品,也是林冠华的一贯方针,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国已形成了中央、八一、北京、上海、长春、峨眉、西安、珠江、潇湘、南洋等12个电影制片厂和4个电视剧制作中心,制作、发行、译制等实现了一条龙。

最近,广电又根据林冠华建议,准备安排影视剧出口,首先就面向东南亚、南亚和日韩等推出,也有部分交流到南美和东欧。

虽然苏方对引入中国电影还扭扭捏捏,不肯爽快放行,包括友谊商城开设电影院并安排中国电影播放也以技术手段等名义卡着,但来过中国的苏联人都会选择收看中国提供的影视节目,上面有大量看不见的欧美和中国片子,甚至部分片子安排了俄语字幕,主打一个开放。

不管叶群对蓝萍有多少意见,有一点她看得很明白:广电越成功、传统文宣就越式微。

你以为广电就没纸媒么?《大众电影》、《中国电视》、《影视文学》这三本杂志全是广电统管的。

在全国报刊零售市场上,《参考消息》固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但《经济观察》、《大众电影》、《中国电视》全都可以进前十。

不同于机关、企事业单位用公款征订,这些全是大家用真金白银买出来的,含金量更高。

叶群很眼红广电不断推陈出新,也想给教育部搞一搞,但她又明白诸如《教育天地》、《教学》等等是不可能面向社会普及的,只能是系统内的自娱自乐,缠着林冠华支招。

林冠华分管教育部后,立即建议联合办刊,借鸡生蛋,叶群心领神会。

不久后,宋庆龄在1950年创办的《儿童时代》便成为教育部联合刊物并大力推广,又创办《我们爱科学》,算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一起搞,教育部独立搞了《少儿画报》。

这三本杂志虽进不了前十,但在全国颇有影响力,叶群的名字也全部列在编委会里,一时间颇为骄傲。

“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林老师虽从不过问宣传工作,但通过各专业领域创办报刊杂志、另起炉灶搞广电等手法,已将铁板一块的宣传部职能分化开了….”

叶群笑道,“说宣传部统管文字类报刊杂志,实际上,各部委办得报刊杂志,宣传部能管啥呦,能把两报一刊管好就够能耐了。”

林彪点点头:“你要这么说,那《解放军报》也不归谭老板管,那是102和谭政亲自管的……”

“后来没办法,宣传部又把《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全拉过去,但又有什么用呢?现在《经济日报》发行量已压倒《光明日报》,仅次于《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和《中国青年报》,我说声全国前五没问题吧?”

叶群道,“《经济日报》主管部门是国务院,直管领导是陈云,他支持谁还用说么?还有,《文汇报》、《解放日报》都在上海,曾山也是支持林老师的。”

不动存量做增量是林冠华—贯的方针,两报一刊太敏感,他从来不碰,但不碰两报一刊不等于不能动其他。各部委报刊杂志都可以陆续办起来嘛。

固定印象可以打破的就像《经济日报》从创办到发行不过7年,已追上了老牌报刊;《经济观察》也一飞冲天。

两报一刊依然具有最突出的地位,其他媒体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这次林老师把文章放《红旗》,就是有要准备开始战斗了,唯一没理解的是动手居然这么快,离10大还有两年半呢,刚收拾完第4个,马上要收拾第五个了?”

林彪默不作声。

叶群分析很明显:各部委系统,直接与经济打交道的基本上都站这一边,不直接和经济打交道的,如公安、外交、教育、司法、民政、劳动等,多半也站站林冠华这边;公开反对的她认为不会很多。

地方上不用说,西洲、南洋、汉洲铁铁的基本盘,瀚海、新疆、天山、陕西、山西、甘肃、广南、东北、上海、江苏、四川、云南、山南都是赞同票,两广基本也没问题……

“主席还没下场呢,如果他下场不同意甚至批评呢?”“顶多批评两句,总理出面和稀泥大概就拉倒了,还能打倒林老师不成?大家不过日子了?”

叶群道,“2000亿的人民币内债,1000多亿美元的外债,谁负责还?

9000多万的小学生,近3000万的初高中生,500多万的大中专生免费教育资金和教师工资,谁负责搞钱?

你们部队400多万兵员,100多万吨军舰,上万的飞机坦克,还有原子弹火箭人造卫星,谁负责掏钱更新搞新装备?

你信不信,今天把林老师搞下去,明天一波就得辞职,后天陈云就得住院……这盘子谁敢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