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新体系(18)
“如果这样,总参的马来亚作战方案可能就要修改……”聂帅沉吟道,“本来方案是打算尽快平定事态,用最强力量出击,若还兼着诱敌任务,那必须调整,要不然主力被人一锅端可就麻烦了….”
在东北-漠北军区合并后,总参工作重心已转移到马来亚方案上来,牵头负责的是粟裕和杨得志。
粟裕负责拟定三军联合作战与支援方案,杨得志负责考虑登陆作战大致构想。
“调整肯定需要,我说对方偷袭新加坡可能性很大,但不—定就事论事地攻击新加坡,也可能攻击安达曼、皎漂、巨港、索科特拉岛、天方省、瓜德尔等等……攻击主动权掌握在对方手中。
但攻击青岛、台湾、大连这种地方大概不会,因为找不到摩擦理由;刚才说的那些,勉强还能找出些理由。
汉洲这里,无论东西,我认为也不可能……总的来说,海军太过集中肯定不利,必须分散再慢慢集结……他们一棍子也打不死我们。”
林冠华道,“我的心里承受能力是最多不超过3艘航母损失……”
“呦,3艘啊,你还真舍得下本钱。”聂帅调侃道,“我本来以为最多1-2艘,且不是全沉,算一沉一伤。”
“1-2艘?”
林冠华哑然失笑,“那英美胃口也太小了,就算正在建造中的3艘国产航母交付不了,我们也有16艘舰队航母,英美会觉得哪怕击沉我们1-2艘,很快我们可以获得补充,改变不了整体力量对比……”
美国《两洋法案》全竣工后,拥有20个航母编队;皇家海军全竣工,是9个航母编队。
美国如要再挤一挤,还可以拿出实力来,但皇家海军维持目前的6(马耳他级)+3(首相级)+3(狮级武库舰)已非常吃力,辅助军舰都开始配不齐了。
牛牛手里的17艘巡洋舰虽然全是二战后新建的米诺陶级,但还残留了很多旧时代特征,比不上美国长滩级、班布里奇级先进,也比不上后续的加利福利亚级。
地主家现在也没太多余粮,毕竟价格太过昂贵,再加还要给高边疆军备竞赛拨款,美国不得已停掉了核动力的长滩级建设,改为常规动力的班布里奇级,后又升级为加利福利亚级(常规动力)。
即便这样,费用依然极大超支,故而美国在孔茨、李海两级导弹驱逐舰后,又提出了扩大吨位的贝尔纳普级设想。
表面看是试图节约造舰吨位,避免冲破万吨主力舰地位;实际准备用万吨级新型驱逐舰领舰来替代1.5万吨的核动力巡洋舰和常规巡洋舰的功效,这样造船经费大致又能省一半。
美国人忽然觉得,当导弹驱逐舰吨位提高、续航力增加后,巡洋舰与驱逐舰界限趋向于模糊,可以考虑合二为一。
舰体和动力是硬碰硬的机械,其实省不了太多,但雷达、导弹、控制系统等计算机和电子设备,价格变化非常大。
《两洋法案》执行已进入第7年,第7年的雷达和计算机和刚开始相比,完全是天上地下,中国每次放点新玩意出来升级,美国都得大出血。
不升级吧,又怕真打起来打不过对方,要不是靠克拉克果断把二手武器全抛给德国接盘,美国连这部分钱都凑不齐。
就算现在,美国已悄然把《两洋法案》原本预定的10年拉长到12年,后又悄悄以其他名义,变相拉长到15年。
船必须要在10年内交齐,但预算会分12-15年支付给船厂,总体确保国防经费每年占GDP13%的规模不被快速突破。
皇家海军更惨,中国提出的改郡级方案,两边海军技术部门乃至船厂都很心动,但英国国会明显不同意,能把目前24艘郡级建造任务完成都差点要了艾登的老命。
这种情况下,皇家海军只能学空军模式,暗示船厂派人去中国蹲点、驻守,先用中国研发经费把图纸项目搞出来,将来再考虑搬回来建造,但这件事只是君子协定,不属于两国正式技术合作。
为了省钱,艾登果断实施英美装备一体化,连和法国敲定的美洲虎攻击机项目都砍掉了,最后变成中法联合研发,戴高乐现在都觉得牛牛极其不靠谱。
首相级又不放行,这种情况下,中英确实不具备联合研制的环境和条件
总算一方面有船厂委婉疏通,另一方面看弗雷泽元帅面子,最后林冠华答应了,让英国专家帮忙带着一起做没啥不好,费用归中国承担,至于以后如果英国想用这套设计,再补款子就行;不想用就不用补,算中国独立研发。
没准设计师一高兴,把首相级或者改马耳他级的思路也悄悄放出来了呢?
再说,这不还可以培养英国军工体、三军与内阁的离心力?
林彪仔细看了看地图:“虽然你有送诱饵给对方的考虑,但我认为,就算真把3艘航母派过去,他们也不见得敢吃……-
马来亚实在太靠近中国核心区了,左右两翼全是我们的地盘,哪怕在苏门答腊岛以西的公海伏击,因距离缘故,也不可能太远。
换言之,就算偷袭成功也跑不了,要吃掉3艘航母,估计得派5-6艘航母来,5换3甚至4换3,他可能都受不了。”
“如果您是英美统帅,会怎么指挥?”
“从外围挤压,比如从苏伊士运河、中东一路挤压过来。”
“英国装甲师只剩下4个啦,陆军总兵力连36万都不到,算海军陆战队堪堪突破40万,在中东根本没法打大规模战役。
土耳其战役中,英法都只有海空军,没有陆军,不是不想,实在派不出来。我们中东战区兵力预计会突破8万,他一口气也很难啃下来……中东他不可能找到仆从军。
士耳其自己元气大伤没有多少实力;伊朗和英国关系很差,全靠美国居中撮合,再说北面还有苏联,不可能为伦敦火中取栗。”
聂帅道:“让我打,肯定选择从西洲下手,引诱我们去支援,半途而击……”
“那我肯定不去,先吃日韩……”
林冠华道,“日本每年有3000万吨钢铁产能,400万吨造船能力,6个大型造船厂,基本不用怎么调整就可以生产马耳他级、改中途岛级……
也不用担心日本人不服从,把陆军派干掉,换海军派上去,甚至天皇也换成三笠宫,事情就妥了。
海军派骨干全是与英美对抗的中坚分子,大部分还是从我们这里回去的。
掘悌吉临死前就盼着这个,只不过不好意思明说罢了…….西洲6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到时候沿海全放弃,往内陆一缩,英美还得派人来对付游击队,热带、亚热带游击战足以令美国人头大。”
林彪叹息道:“如果这么说,那就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想办法先干厄立特里亚,控制住红海;二是以南非为基地,进攻西洋省……
这也不太对劲,南非到西洋省1300公里路呐,既然都能跨1300公里去执行登陆战了,为什么干脆不加几百公里,以新西兰、斐济为基地去反攻汉洲?顺便还能用澳大利亚人收复故土的名义。”
“西洋登陆战还真不一定,南非到西洋固然有1000多公里,但莫桑比克到西洋最近处不到500公里,远一点也就600公里出头。就北约这框架,没准可行……”
众人模拟一圈,林、聂大致认为,英美估计不会去新加坡自投罗网,非要在外围打,除佯攻西洋,引诱中国舰队出击外,其他也没太好的办法能消灭中国海军主力。
印度洋虽然双方各据一边,但中国将整个南海经营得和铁桶一般,不管跳岛还是中心开花都不好使。
如果美国人要从夏威夷方向发动进攻,甚至得先从威克岛和马绍尔下手,这些地方也控制在中国手中。
在太平洋上逐岛争夺,最终鹿死谁手就不好说了。16vs29也不是一定不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