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更迭(3)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351章:更迭(3)

11月4日,美国大选投票前一天,中央下发了一系列文件与任命:

-组建汉东省,南洋工委副书记余秋里调任汉洲工委副书记兼汉东省省委书记,汉洲建设兵团政委吴法宪为汉东省省长,彭嘉庆中将接任汉洲建设兵团政委;

-组建天洲省,原西洲工委副书记华国锋不再兼任西洲建设兵团政委,改为兼任天洲省省委书记,钟阿瑟为天洲省省长,萧望东中将接任西洲建设兵团政委;

-批准吉林省委书记李梦龄(年满65岁)退休,省长周持衡升任省委书记,原农业部副部长李登瀛调任省长;

-批准黑龙江省省长于毅夫退休,原省委常委、副省长冯纪新接任省长;

-正式委任万毅上将为国防工业部部长,接替上个上月不幸去世的赵尔陆上将;

-以塞浦路斯岛中国领土和附属的国际合作示范区组建海岚特区管委会(中央直辖,级别定副省级),担任过陈云秘书、现任电力工业部副部长的李锐为管委会书记,机械工业部党组成员、外事局局长江泽民为管委会主任,中央明确海岚特区发展成熟后将组建海岚市。

如何将塞浦路斯这颗海上明珠建设好并有效发挥国际协同效应,林冠华抱有很高期待,特意抽调精兵强将前往,还准备了一大笔前期开发费用用于基建,人口将由三部分构成。

一是从德国、法国抽调部分旅欧劳工前往;

二是安排部分解放军指战员就地退役转业,充实力量;三是从国内各大城市抽调移民,用于提升当地人口。

海岚特区和其他地区不太一样,基本没多余耕地,就算有,也要用做商贸与工业用地,除留出园林绿化相关土地外,剩余的农业土地只够开展菜篮子工程,无法进行粮食作物种植。

这将是继天方省后,第二个全面依赖粮食转运的行政区域,好在靠近地中海航线,怎么样都能依靠中苏、中欧贸易通道提供充分补给。

国际社会对中国设立汉东省等动作没什么反响,连澳大利亚人自己都有些认命了。

相比之下,大家对海岚特区反而更为关注,考虑到中国在阿尔巴尼亚方向已建设了类似工业区,西欧各国信心十足。

次日,美国大选正式开始,现场气氛相对安静,当沃金斯携夫人安妮亲临投票站时,引来无数媒体的关注目光。

记者问沃金斯夫妇如何投票,后者大笑不已:“我肯定投给尼克松-戈德华特的共和党组合……”

当记者们追问是否会延长紧急状态委员会期限时,沃金斯表示,只要到新总统就任时未出现新动乱,紧急状态委员会将结束使命,让社会秩序、政治体系全面回归正常。

“不过……”他话锋一转,“目前大选并不是我最关心的话题,总会有人给美利坚当总统的。

我现在非常关注阿拉斯加和黑人政府问题,严正警告某些政治势力,无论他们处于境内还是境外,不要挑战政府和宪法的底线,也不要考验我的容忍度,如有需要,紧急状态委员会将再次重拳出击!”

年初国内局势混乱的当口,密歇根州底特律举行了黑人政府会议,与会者利用《民权法案》后的宽容氛围起草了宪法和独立宣言,并确定南部五个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马州、佐治亚州和南卡罗来纳州)作为未来国家领土。

虽然只是极少数人的政治臆想,但与马丁·路德·金的平权运动结合后,就变得有些声势浩大。

马丁·路德·金本人是公开反对国家分裂的,但很显然,有些情况他说了不算也控制不住。

如果说黑人运动还算老大难问题,新近涌现的阿拉斯加独立运动让沃金斯分外恼火。

魁北克独立后,阿拉斯加原住民蠢蠢欲动,沃格勒创立了阿拉斯加独立党,积极寻求阿拉斯加脱离美国。

本来这种活动不值一提,哪年没有这种烂事?

联合王国显然咽不下魁北克独立这口气,明面上没怎么表态,暗地里据说给了阿拉斯加独立党不少资助,CIA也意识到了事态严重,提醒沃金斯早做准备。

尼克松得知后长出了一口气,只要还有其他事务困扰着沃金斯就好办,要不然全用来对付自己也受不了。

根据民意调查,共和党候选人已获得显著优势,非常有把握在大选中胜出。

三天后,投票结果陆续揭晓,共和党不出意料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迅速在各州胜出,但媒体关注的细节可不止这些,他们跑去统计各州“废票”。

除极少数例外,大部分废票都基于一个原因:未选择选票上的指定候选人,而在空白格里写了沃金斯的名字。

由于沃金斯未正式报名参加选举,选他必然是废票。

但当这种废票数量迅速突破100万张、全美各州都有分布时,尼克松感到沉甸甸的压力,连克拉克都摇头:尼克松虽然赢了,与其说是尼克松赢了,不如说是沃金斯故意后退一步让他躺赢的!

照此架势,4年后如果沃金斯参选,尼克松别说连任了,恐怕连党内提名都不一定能捞到。

菲克特勒认为,只要尼克松信守承诺与沃金斯好好合作,连任可能性不小;如果两者扯皮,那尼克松必然输得很惨。

11月9日,大选正式揭晓,尼克松、戈德华特成为下一届正副总统,民主党士气涣散,只拿下72张选举人票,是1932年胡佛连任惨败后,其中一方输得最惨的选举,甚至在美国大选历史上,剔除华盛顿这种几乎没对手的情况,也排名倒数第二。

根据民意调查,在最无能的美国总统排行榜上,约翰·肯尼迪取代胡佛,变成毫无争议的第一。

甚至有人请愿要求撤销肯尼迪的国葬待遇甚至前总统称号,场面和中共中央撤销XXX的悼词基本差不多。

这一点倒没通过,很显然,肯尼迪的名字完全臭不可闻。常委会没兴趣关注美国大选笑话,而聚焦于五中全会前最后一个重要议题:常委补选人选。

本来林冠华以为仅仅是第一副主席和军委主席的变动,后来才明白,主席的政治局常委职务也要辞任,且态度坚决。

一开始他还想再劝一劝,但总理和少奇都摆摆手,暗示不用多劝。

意思很明白:为什么非辞去这个,就因为投票结果一直让主席耿耿于怀。

虽然可用游历各国进行考察缺席来规避,但这不是主席的风格,他想的是彻底退休,不留尾巴,党主席已是为党章和党的团结而无可奈何留下的。

虽然6个常委也能开会并具有法律效应,但总归有所不合,需要增补。

林冠华也想通了,都到这份上了,辞去就辞去,增补就增补吧。

“关于常委会增补对象,我有两个倾向性提名人选……”

主席缓缓道,“一是小平,二是先念……请大家议一下,看是不是合适?

本来老彭也有机会,但他亲口和我说,这届干完也想退休好好歇歇,安度晚年,如果可能,下一届他推荐黄克诚担任中纪委书记……

老彭是直性子,不善于拐弯抹角,既然都这么说了,我认为确实是真心的。”

众人互相看了看,表情复杂,但未开口,用目光示意林冠华先说。

主席接着道:“推荐这两位同志呢,我也想了很多……应该说,两人都有缺点与不足,同时能力和成绩也算比较突出,我们要考虑总体稳定和有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