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更迭(17)
本来主席找陈云谈,还要问下有关人事安排包括国务院方面等问题,因为总理也明确本届任期结束后要退休了,后续国务院谁来分管同样很重要。
除国务院,还有军委这条线要考虑。
此前惯例是总理主持军委日常工作、陈云主持国务院,一旦调整,后续怎么办?
陈云不可能去军委,也不具体分管外交,这都是麻烦事。主席和林冠华交流时,后者直截了当建议军委还是林、聂、粟铁三角,毕竟要推进军改,没这三人不行。
主席认为这配置没啥短板,核心问题却明显:聂帅到龄了!
不管从哪个角度算,出身于1899的聂帅都满70了。
按规矩,元帅不入常委的,基本满70退出一线,给予一级待遇后去二线发挥余热,贺老总、叶帅都走这路子。
虽然聂帅身体好、长寿,但破例很难,更何况资历更深、仅年长1岁的彭总也准备退休了。如聂帅必须留一线,只能进常委,聂帅自己推脱,主席也觉得不好安排:7常委安排2元帅,让下面人与国外怎么看?
更麻烦的是徐帅、陈毅也退休,都是元帅,都须体面安排,分出亲疏远近就麻烦。
聂帅继续留一线,其他元帅退二线,让其他山头怎么想?鉴于这一制约,林冠华提了备选:陈离!
无论资历、大局观、协调能力还是对现代军事的领悟,陈康都没问题,且出生于1903年,处于可退可不退的边缘,再干一届完全说得过去。
也不需进常委,依然保持政治局委员身份即可,反正这轮退完,12元帅中就只剩林、粟、陈留政治局,不管算资历、地位还是贡献,陈赛都够格。
主席觉得这思路不错,要他来拍板,可能也就只有陈康最符合标准。
谈完这些,主席又改了主意:离正式换届还有2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能看出很多东西,老实人被车翻其实也就是2年多时,完全可再看看。
既然明确退下来就不要指手画脚当太上皇了,反正换届前还要再开会碰头,有的是机会发表意见。
退一步说,林、粟、聂/陈都会死,难道他们去世后国家军事发展与改革就不推进了?没这回事嘛。
地球缺了谁都能运转,自己提前退下来,国家也不见得会乱,这和文革或1976的光景完全不同。
与主席谈完后,陈云再次反思有关经济观念,特别是对林冠华提出的“相对于劳动力,资本总处于稀缺状态,在中国局面下表现得愈发明显”的原则观点进行再认识。
能不能接受这个原则,能不能基于该原则而实事求是进行推演,是一切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只有承认这个原则,才能真正贯彻“按贡献分配”,才能充分理解不择手段也要搞资本的动机,才能想方设法地引入、利用资本,规范其运作、遏制其不利。
如不接受这个原则,依然自我限制、自我局限,搞意识形态封闭,国家发展空间也会受限。
有些地方,上层必须首先统—意见才能传导下去,如高层自己就存在分歧,下面必然无所适从、混乱异常。
很多话不便和对下面说透,转弯需要过程,转弯太急是要翻车的。
这么多年下来,陈云很了解林冠华:如果若干年后得不到充分就业,国内还处于大规模过剩且濒临爆炸的当口,这位总书记是绝对不会委曲求全,搞什么“军队要忍耐”、“稳定压倒一切”的,是真敢出去打三战的。
这可比一般外国媒体认为的“军事政治局但总书记其实是温和派”观念炸裂得多。
从50年开始,哪次战役和对外攻略不是斯小林参与推动的?掏空黄金买舰队、满世界搜罗二战旧军火都是他的谋划。
斯大林和斯小林在这里截然相反。
斯大林表面强硬,说一不二,其实骨子里怂得很,二战后压根不敢怎么打;
相反,斯小林表面温和,到处做生意、满世界谈自由贸易、什么都可以谈、什么都可以卖、天天和对手灌输“投降输一半、彼此体面”的观念,实际下刀子从没手软过。
别说军事收割、跑马圈地、拓土西洲的水平了,坐黑庄割韭菜、钢粮比拉升到4:1都是联合收割机级别的!
12月12日,前面还算四平八稳的本届联大,围绕西班牙问题终于爆发了第一次激烈争吵。
依托法国保送,新独立的巴斯克与加泰罗尼亚两个共和国也递交加入联合国的申请,但这份申请遭到西班牙方面强烈反对。
在美国劝说与持续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下,11月份,掌权多年的弗朗哥终于黯然下野,将政权交给胡安·卡洛斯,称之为卡洛斯一世。
考虑到弗朗哥的影响力及稳定安排,卡洛斯尊弗朗哥为最高国策顾问,继续享受摄政王待遇。
对这种小事,美国也没特别介意,毕竟华盛顿并不想干掉弗朗哥,体面退休是最好的结果,保留弗朗哥的地位也是必要的,万一有事还能重新起复并制约西班牙人。
卡洛斯亲自参加本届联大,并大声疾呼,希望各国拒绝承认巴斯克与加泰罗尼亚的独立,并否决有关申请。
为给他撑腰并显示新改组的西约成员实力,美国也表附和。
在美国带动下,全体西约国家都表示反对,当然,自由罗马与魁北克发言很少,随便说了下就拉倒。
他们两家同样分离建国,倘若过于强硬反对巴斯克和加泰罗尼亚的独立,将来自己也可能被回旋镖砸中。
西约集体表态后,法国明显落于下风,毕竟欧洲国家态度不一,完全站法国这边并不多,非洲虽有票数,但中美洲与加勒比海的声音压住了非洲那些刚独立国家的声音。
万不得已下,巴黎打来热线电话,请中国出面!
北京爽快同意,但提了个微不足道的诉求:南亚各国有10张票,中国可帮忙协调,但法国在南亚还有几个港口殖民地,既然非殖民地化浪潮浩浩汤汤,能否看中国面子,让这些国家赎买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赎买完后,港口、地皮继续租给法国用,上面的动产、不动产,该是法国的还是法国的。
巴黎略微有点犯难,这已是法国在印度半岛最后的据点了,面积倒不大,6个据点合计不到2000平方公里。
密特朗劝富尔同意,这些据点纯粹因为贸易需求而存在,殖民色彩已完全淡化了,哪怕没这件事,中国后续提要求,法国也不能不予以认真对待。
既然需要南亚方向帮忙,付出点代价也应该,巴斯克和加泰罗尼亚哪点不比遥远的印度海岸线上的小据点来得重要?
“更重要的是……”
密特朗补充道,“目前苏联通过阿富汗与俾路支正在和巴基斯坦作战,有消息说巴基斯坦已被苏联地方部队逐渐遏制住乃至反推了,而印度正在巴基斯坦后面虎视眈眈想要趁火打劫,一旦印度动手越线,中方没准又要下场联合周边实施进攻……”
富尔很好奇:“为什么中国老喜欢打印度?”
“打印度赚钱啊!打一圈,周围各国收点保护费、卖点军火,利润不就滚滚而来?还能顺手削弱苏联在印度洋的影响力,我可不信中、苏在南亚方向亲如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