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进步(19)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457章:进步(19)

建构通信网络这件事,中国目前有绝对优势,不但技术先术进、造价实惠,且工期快,有现成解决方案,特别适合基础设施薄弱的不发达国家。

更重要的是,中国还接受各类当地产品冲抵费用,农产品也好、矿产品也罢,甚至海产品也行,反正来者不拒。

继东南亚、南亚之后,南美市场也开拓出来。

最好玩当属罗马,克拉克依靠中兴在累西腓、萨尔瓦多搞了两套最先进的多位一体通信网络体系,真建国后,又对巴西残余的老旧产品看不上眼,便希望全国重整。

美国和欧洲公司跃跃欲试,想把这笔生意包揽下来,甚至还同意提供无息贷款,4年内还清即可。

克大帅动了心,很诚心邀请几大公司前来评估准备分配业务。

评估完就感觉味道不对,免息贷款是好事,但价格明显偏高。且几个巨头一说与中国通信体系融合衔接都表示各种各样的问题,潜台词就是要加钱。

邓葆光建议让中国也参加报价,包括新首相麦克纳马拉同样受不了欧美公司那种态度,一报价,中方价格要低4成不说,还能保证完美融合。

无息贷款这种事,中方提供不了,但同意收农产品或矿产品冲抵。

这一盘算,克拉克觉得还不如找中国施工,尤其美国本土企业,无论AT&T还是摩托罗拉,说起来来头都很大,很熟悉原有巴西通信系统,再深入打听,他们打算具体外包给有关日本和韩国团队来施工,很多设备还是中国代工贴牌或直接从中国采购。

美国企业只不过提供金融解决方案,并派几个专家和工程师来现场装模作样协调下,其他基本不管,但要抽走3成总造价为利润。

这么玩,罗马高层就不高兴了麦克纳马拉一瞬间都明白了很多事:为什么肯尼迪搞高关税不行?就因为外面的路早打通并铺好了!

不仅体积小、价值高的电子产品可依靠走私,就连通信产业都可以完全代工。

不高兴归不高兴,仔细想想又必然:美国当前什么人力成本,中国又什么人力成本?

评估完后,邓葆光又找克拉克汇报一次。

建议项目安排中国做,但罗马成立属于自己的电讯与通信企业,也搞些技术引入、人员梯队培养,到时候挂AT&T、摩托罗拉等南美分公司/子公司的牌子,有朝一日可去美国承揽业务或挂美国牌子出去承揽施工。

虽然罗马的人工成本比中国高,但相比美国本土还是低很多的,前景会比较广阔,也避免与美国企业关系搞太僵。

此建议正中克大帅下怀,认为非常好,实现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有效结合,恰好中国并不拒绝技术输出就更妙了。

关于移动通信,林冠华给常委会上过课,提到过制定标准、领先开发的重要性,也讲了技术不断迭代的演化能力。

中国已主导开发了模拟通信系统并确定了领先优势,但优势并不保险,模拟通信有很多套技术,中小国家没能力开发,但五常大国包括一些欧洲中等国家还是可以开发的。

中国要做的并不是赶紧独占专利躺着收费,而是以授权、分享、融合、代工、转让等手段尽快让这套技术铺垫出去并获得利益。

还不是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要以市场占有率提升、技术推广强化、用户群体覆盖增多为目标。

斯小林手里还有后续第二代、第三代的技术标准,甚至第二代(2G)中的GSM、CDMA系统全都有,以CDMA为例,既有标准版的IS-95,还有CDMA450等不同模式。

制定标准、掌握标准比短期赚一些钱更为重要。

也不是说赚钱完全不重要,比如现在GSM和CDMA其实已可以推出,之所以不急吼吼放出去,就因为还想在模拟通信时代再赚一笔。

中国并不拒绝其他国家对中国标准的引入和实际应用,甚至特意制定了不高的技术授权费用,低到比你研究一套肯定划算的程度,更不会借此卡你脖子。

这和计算机领域推出各类操作系统和免费软件的套路完全一致。

如有犟种非要自行开发、自行掌握(如IBM当初)一套标准怎么办?

那就用优质、廉价、快速迭代的产品去打垮他。

单独标准通常只能小范围适用,无法在全球推广、取代、普及,那意味着对方收不回成本,对后续开发就力不从心而只能垮台。

这是很大一盘棋,刚开始时完全看不出来,沉浸式进入后到很后面才能反应过来,但已为时过晚。

用斯小林的话说,现在是引领时尚、扩大市场、创造需求的时候,可不能急着收网。

对苏联这样,直接拿了技术资料去山寨,丝毫也没专利或给钱意识的作风,中国不急着去阻止,允许你先用了再说,光有技术没产业链有什么用?

而且斯小林敢保证,肯定有苏联专家抄了中国东西,到时候修改些参数和表现形式,混成“国产化”、“填补苏联先进空白”的待遇也说不定。

他甚至以开玩笑的口吻和常委们讲,所有芯片封装外层稍微“搞厚一点”、字迹不要太难擦除,意思意思就行了,免得有人费心思上砂皮打磨。

得知原委的常委们一个个脸色怪异,不知该咋评价,最后只能一声叹息。

既然有这么多产业与规范需要输出,那大规模收购其他国家产品理所当然,要不然人家怎么有钱买中国的技术和设备呢?

冯白驹补充了内容:山南本是全球黄麻重要生产地,但为确保孟加拉、海得拉巴等能输出足够多黄麻付款,中央特意指示,山南不再种植黄麻,需要的黄麻全从南亚各国进口,哪怕是印度黄麻,只要价格合理也来者不拒。

由于外围供应链完整、充足,中国其他地区的黄麻种植与推广也基本停滞,只保留了农技院研究,帮助南亚国家提高产量、改进品种。

黄麻会被卡脖子么?

当然不会,就算真被卡脖子,区区麻袋、麻布、造纸、制绳索、织地毯和窗帘的用途危害不了什么。

西洲也有产品原来有,但现在已不安排种植:可可!

因为象牙海岸、加纳、喀麦隆、尼日利亚、秘鲁、厄瓜多尔、自由罗马等众多国家都有种植,东南亚一些国家(原印尼版图内)也引种了可可。

为不和他们竞争有限的市场,中国基本放弃,反正国内消费量很小,本国消费量还不到1万吨,在全球200万吨产能中连1%都够不着。

可可最大的用途就是用来制造巧克力,偏偏中国的巧克力以及糖果消费量非常低。

这1万多吨可可,很多还是因满足国内外侨、外籍出身家庭的需要而进口的。

作为转口贸易,中国控制着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可可交易量,兰陵期货交易所就打算搞一搞可可期货。

汪东兴恍然大悟:“原来出口苏联的大量巧克力是这么来的..”

冯白驹微微一笑:“这不一定哦。真可可价格其实比较高,不亚于西洋那些香草,很多出口苏联的巧克力用的是代可可脂!

加了个代字,就和素鸡非鸡一样,和可可完全没关系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