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流血的皇权:楚汉争霸.下册》(24)
五百壮士
刘邦平定天下之后,田横走投无路,率领五百余人逃到了一个海岛上。刘邦素闻田横贤,在齐鲁一带很得民心,害怕他日后作乱,于是派使者前往说服田横来降。使者乘船来到岛上,以天下大义说服田横,田横道:“君不必说了,这些道理我都明白,只是臣在临淄烹杀了郦食其,今郦生之弟郦商仍在皇帝左右,且为贤将,臣恐惧不敢奉诏。请先生转告陛下,臣愿为庶民,终生为陛下守海岛。”使者回到洛阳,将田横的顾虑如实转告了刘邦。刘邦当即命人把郦商找了来,问道:“你哥哥郦食其有几个儿子?”
“只有郦疥一人,现在陛下军中。”
“唉!你哥哥为大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他没看到今天的胜利。你回去对郦疥说一声,封他为高粱侯。告诉他,这侯不是封他的,是封他老爹的。让他好好干,争取将来自己立功。”
“谢陛下隆恩!”郦商跪下给刘邦磕头谢恩。
“起来说话吧,你们郦家有多少人在我军中?”
“郦氏一族共有十余人在陛下军中效力。”
“其中数你的爵位最高,官职最大了吧?你回去告诉你们族中人,就说我要把齐王田横召回来,田横来到之后,任何人不得挟怨报私仇。包括田横带来的人,谁敢动他们一指头,我要他的脑袋!”
“诺!臣一定严厉约束族中子弟,以国事为重,请陛下放心。”
郦商走后,刘邦对使者说道:“你再去一趟,告诉田横,只要他肯来,我就封他为王,地方由他挑,如果不来,我可要兴兵讨伐了。”
使者重返海岛,把刘邦如何约束郦商之情一一向田横说明,田横没有再说什么,带了两个跟随他多年的宾客,乘官家驿站的马车来到洛阳。一路上,田横一句话也没说。到了尸乡驿站,离洛阳还有三十里,田横对使者说道:“先生先回洛阳吧。”
“那齐王您呢?”
“人臣见天子当沐浴,我洗沐之后,明天一早即去拜见皇上。”
使者走后,田横对二位幕僚说道:“当初陛下为汉王,我为齐王,俱南面称孤,而如今汉王为天子,我为亡虏,其耻已甚,且吾烹人兄,又与其弟并肩而事其主,纵然郦商畏惧天子之威,不敢动我,难道我自己就问心无愧吗?今陛下欲见我,无非是想看看我长得什么样,今斩吾头,驰三十里至洛阳,面目还不至于改变,二客替我为之。”说完,田横举剑自刭。两位宾客大惊失色,悲痛不已。惊慌过后,其中一人说道:“你我既然追随齐王多年,不如且按照齐王的意思,送他去见皇上。”于是,二人以车载田横的尸体来到洛阳。
朝野上下无不为田横之死感到震惊,刘邦亲自赶来凭吊:“田横真乃天下贤人也,昔日起于布衣,兄弟三人相继为王,如今舍去王侯不做,而义死他乡,天下能有几人似君?可惜我不得见也!”说着,刘邦流下了眼泪。
刘邦发卒两千人,以王侯之礼葬田横并命田横的两位宾客主持其事,谁知下葬那天,两位宾客竟在田横墓坑旁双双自杀,随田横去了。刘邦大惊,道:“田横宾客皆贤人也。”于是命人将海岛上的五百人悉数召至洛阳。使者第三次来到海岛,不料岛上五百余人听说田横已死,皆举剑自杀了,无一人苟且。使者望着被鲜血染红的海水叹道:“田氏兄弟真能得士也!”
却说丁固在垓下突围后,害怕死于乱兵之手,在乡下藏了一段时间,觉得天下已经太平了,就跑到洛阳来找刘邦。他心中暗自庆幸当初没有把事情做绝,如今给自己留了一条生路,说不定还会获封个王侯、将军什么的。他来到洛阳宫门,理直气壮地通报了姓名,要见刘邦,不一会儿,两位谒者将他引进宫中。丁固比刘邦大几岁,长得精瘦,却红光满面,一点儿不显老,见了刘邦,先叩头施礼,然后站起身问道:“陛下别来无恙乎?”
“啊,还好。多亏了你呀,当初你放了我一条生路,才赖赖巴巴活了下来。”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这可不是小事。你说我该怎么报答你呀?”
“陛下太见外了,难道我丁某当初救你是为了报答不成?”
“不为报答你放了我做什么?快说吧,别不好意思,到我这来无非是为了求个官做,封个王侯什么的。直说吧,多少封地、多大的官才能满足你的胃口?”
丁固有点儿受不了刘邦那种盛气凌人的口气,但又舍不得白来一趟,只好厚着脸皮说道:“有楚地两郡足矣。”
刘邦笑道:“你身长多少啊?”
丁固没明白他的意思,道:“不足七尺。”
“不足七尺之躯能占得了那么大地方吗?我给你七尺之地不就够了吗?”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还不明白吗?不能让你死无葬身之地呀。”
丁固一听,脸都吓白了:“陛下该不是要杀我吧?”
“不杀你杀谁?我今天就是要借你这颗人头来警告天下那些卖主求荣之辈!”
丁固慌了,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陛下,你可不能恩将仇报啊!”
刘邦冷笑道:“恩将仇报?什么叫恩将仇报?你为人臣而不忠,项羽败就败在你们这些人手下,天下事坏就坏在你们这些人手里。我今天不杀你,明日不知有多少人要背叛我。来人,推出去斩了!”
刘邦杀了丁固,却没有杀他的外甥季布。季布突围后逃到了濮阳,在一位姓周的朋友家中藏着。朝廷悬赏捉拿季布和钟离眜的布告贴满了城乡,濮阳城里开始有人注意起周家这位客人来。周生担心季布迟早会被人发现,于是对季布说道:“县里已经有人注意你了,得想个办法。”
季布道:“老友放心,我绝不会连累你的,万一藏不住,我当自裁,你可拿我的头去领赏。”
周生生气了:“你这是什么话?我是那种卖友求荣的人吗?我并不怕死,怕的是死了也保不住将军。近日我出外打听,鲁城有位叫朱家的大侠,豪气干云,专门为人排忧解难,三教九流都能对付,官府上也走得通,将军若信得过我,我送你去那里,或许还能找到一条活路;若信不过,我愿与将军同归于尽。”
季布见老友一片诚心,十分感动。当下两个人商量了一套办法。第二天,周生剃掉季布的长发,给他穿上一套粗布衣服,放在一辆装载货物的马车上,连同自己的十几个家奴,一起来到鲁城。周生将十几个家奴带到朱家的门口,让门上人请朱家出来讲话。不一会儿一个中年汉子走了出来,周生上前施礼道:“久闻大侠之威名,未曾得见,今日小弟遇到难处,不知大侠可否出手相助,将这几个家奴买下。”
朱家打量了周生一眼,说道:“只是我这里不缺家奴,你若缺钱我倒可以相帮。”
周生道:“小弟之难不在钱上,难在这几个家奴卖不出去。”
朱家听出话里有话,把这几个家奴挨个打量了一番,立刻看出季布器宇不凡,心中已经明白了几分。他不动声色地说道:“那我就把他们买下,你开个价吧。”
“价钱好说。兄弟还有急事要办,日后再来谈价钱。”
朱家“买”下这些家奴,一一给他们派了差事,季布被派到田里干活。派完,朱家嘱咐管事的:“地里的活由他去,干多干少都不要管,只把他的饭食弄好就行。我吃什么给他做什么。”
过了几天,朱家装作散步来到田间,季布正在扶犁耕地,那犁把左歪右拐,在他手里就是不听使唤,犁头不是扎进地里出不来了就是跑出了地面,地犁得深一处浅一处。季布累得满头大汗,依然锲而不舍。朱家心中赞叹道:英雄就是英雄,看他那架势,真做庄稼人也是个好庄稼把式。看着季布那趔趔趄趄的样子,朱家又觉得好笑,走上前去接过犁耙,一下将犁头插进地里,吆喝耕牛朝前走去,就见地里的土十分均匀地向两面翻开了。季布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再试试。”
朱家道:“算了,你哪是干这个的料?坐会儿歇歇吧。”
两个人在地头坐下来,朱家开门见山问道:“先生到底是什么人?”
“在下是您的奴仆,祖上世代为奴,不敢称先生。”
“得了吧,装都装不像。在下,祖上,世代为奴,这是奴仆嘴里能说出来的话吗?”
“先生不必问了。我在先生这里暂且混碗饭吃,先生若能容得,在下日后定当厚报;若不能,便放我走,赎身之钱日后我会加倍奉还。”
“哈哈,你以为我图你那点儿钱?告诉你吧,我早就猜中了,你就是季布季将军,对不对?”
季布心中一惊:“在下正是季布,先生准备拿我怎么办?”
“怎么办?拿你去邀功请赏,我不缺那几个钱。我今天要和将军把话挑明了,是想问将军一句话,到朝廷做官你愿不愿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