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流血的皇权:楚汉争霸.下册》(13)
义士
八月的黄土高原,烈日当空,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荥阳城里静悄悄的,街上除了偶尔路过三两个巡逻的士兵,几乎见不到一个人影,整个城里,除了知了的鸣唱,几乎听不到一点儿声音,仿佛这座城市已经死去了一般。街边到处可见饿死的百姓和士卒的尸体,开始还有人收拾掩埋,现在人们连掩埋尸体的力气都没有了。空气中飘着一股难闻的腥臭味。若在往常,人们也许正在大树下面乘凉、聊天、下棋,可是今日荥阳城里的军民,心里却笼罩着一层厚厚的阴云。就在楚军即将发起总攻的时候,陈平用计除掉了范增,为汉军赢得了一段宝贵的喘息时间。大兵压境,刘邦已经无心顾及那些后宫美人,静下心来考虑下一步的对策。这一天,他正在房中独坐,张良来了。刘邦长叹一声,对张良说道:“看来荥阳是守不住了,咱们得考虑突围的事情了。”
张良道:“是该突围了,但是撤退之前还要在战略上做一些准备。否则荥阳一丢,楚军将尾随而至,那样就成了溃逃,后果不堪设想。”
刘邦不明白张良的意思,问道:“做什么准备?”
张良道:“楚军几乎集中了全部兵力来围荥阳,此时后方正空虚,若能在其背后发动一场袭击,楚军必乱。”
“你说得轻巧,可是我从哪去调兵啊?”
“当然是就近。”
“子房真会开玩笑,我这点儿家底都在这儿,就近哪里去调?”
“自己没有就调别人的嘛。”
“你是说彭越?哪有那么容易?那小子滑着呢。我几次派人去游说,他都给我打发回来了。答应事后给他封王都不干。”
“那是因为汉王出的价码太小,若许以加倍之地,彭越就动心了,若许以三倍之地,彭越即刻就能发兵,若许以十倍之地,彭越立至荥阳。”
刘邦眼睛一亮:“好,那就马上派人再去!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九江王黥布在鄱阳一带颇有影响,英王若能重回九江召集旧部,对项羽亦是莫大的威胁。”
项羽赶走了范增之后,一连十多天没有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冷静下来之后,他知道中了汉军的离间计,但是对龙且和钟离眜仍心存疑虑,这两个人在楚军中的影响太大了,一旦要反,真是难以控制,因此,他仍坚持要把钟离眜和龙且对调,在曹咎和丁固等人的再三劝说下,才改变了主意,但是最后还是把攻城的主将换成了季布。
刘邦还想再拖延一段时间,等彭越和黥布在楚军后方打起来,那样就可以不做撤退的打算了。于是他将陈平找来问道:“你能不能再想个主意把季布也除掉?那样咱们就可以在荥阳坚守下去了。”
陈平道:“不行,前面我已经和汉王说过了,离间计只是权宜之计,只能用一次,楚军既然已经识破,就不能再用了,兵法云‘战胜不复’就是这个意思。现在我军必须放弃荥阳,立即撤退,否则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刘邦知道陈平的话不是戏言,不敢有半点儿犹豫,于是说道:“那好吧。你马上召集各部将领来我这里商议突围之事。”
不一会儿,众将就到齐了。
虽说楚军内部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成功突围仍然不是件容易事。武将们个个摩拳擦掌,信誓旦旦地要保刘邦出去,可是张良和陈平心里清楚,靠死打硬拼是没有把握的,还得智取。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了半天也没个结果,刘邦看了看张良和陈平,问道:“二位可有什么好主意吗?”
张良和陈平对望了一眼,似乎在有意追求一种默契,异口同声说道:“声东击西。”
荥阳之战,多亏了张良和陈平,两人不离刘邦左右,出了不少奇谋妙计,否则汉军早就被楚军消灭干净了。所以,只要这两位军师在,刘邦就觉得心里踏实,“看来二位早已经胸有成竹了。可是具体怎么个打法呢?”
陈平道:“可先派一两员大将,带领主力从城东突围,以吸引楚军,然后汉王再率领另一支人马从西门冲出去。”
刘邦道:“不会那么简单吧?”
陈平道:“当然还需要具体的设计,请汉王给臣一些时间,容臣再想一想,明天天亮之前,臣定能拿出可靠的突围方案。”
武将中纪信站出来说道:“陈督军不用再想了。臣有一计,请汉王思之。臣与汉王相貌酷似,可冒充汉王假降出城以吸引楚军,然后汉王再率军突围。”
纪信话一出口,大家皆不作声了。众将心里都明白,纪信果真假扮汉王出城,绝难生还。众人无不钦佩纪信的肝胆。大帐里鸦雀无声。刘邦看看张良,又看看陈平,两个人谁都没有说话。这还用说吗?刘邦站起来,走到纪信面前,双手抓着他的肩膀说道:“好兄弟,在鸿门宴上,你救过我一命,彭城之败还是你救了我,今天又是你。你记得刚起事那会儿我和你说过的话吗?我说,将来得了天下,我还要和你一块儿坐坐龙椅呢。”说着,刘邦眼圈红了。
纪信道:“当时我也说过一句话,不知汉王记不记得?我说如果哪一天官军再来抓大哥,我情愿再顶替大哥一回。”
刘邦一把抱住纪信的肩膀,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纪信挣脱刘邦的拥抱,拱手说道:“汉王不必难过。为了大汉江山,臣死而无憾,汉王多保重,臣去了。”
纪信昂然走出门外,陈平追出去叫住他说道:“纪将军且慢,我还有话说。”
纪信和陈平走后,刘邦继续安排突围的事宜,给诸将一一分派了任务,最后问张良:“子房看这样安排妥当吗?”
张良道:“突围之后,汉王对荥阳作何处置?”
刘邦道:“只好丢给楚军了。”
张良道:“臣以为这样不妥。兵法云,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臣以为主力突围之后荥阳还要守下去,一来掩护主力顺利突围,二来不能把荥阳白白送给楚军,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刘邦觉得张良说得对,用眼睛扫了众将一眼,看留谁合适,众将为纪信的精神所感,争着要留下守城,御史大夫周苛站起来说道:“大家都别争了,我留下!”
听说周苛要留下,众人皆感到十分吃惊,因为周苛是个文官,并没有打过什么大仗,他留下怎么行?周苛道:“楚汉相争,汉王最需要的是能征善战的武将,绝不能为守荥阳再损失一员大将。臣追随汉王多年,还不曾立过尺寸之功,汉王就给臣一次机会吧。”
刘邦道:“虽说你有这个心,可是你毕竟没有带兵打过仗呀!”
“臣虽不能上阵厮杀,却也熟读兵法,汉王把荥阳交给我就放心吧,臣定不辱使命!”
听说周苛要留下,周昌也要跟着留下,刘邦道:“绝对不行,你们哥俩只能留一个。”
诸将争来争去,最后谁也没有争过周苛。刘邦心情十分沉重地对周苛说道:“兄弟,你们这样甘心为我去死,让我刘邦如何报答?”
“汉王不要这么说,焉知臣守城就必死?臣还等着汉王整顿兵马回来会师呢!”
正说着,陈平回来了。刘邦问陈平:“你和纪信说了什么?”
陈平摇摇头说道:“咳!别提了,我这辈子算是损了阴德了。我已经算定将来必是个短命鬼。”
刘邦道:“你先别给我打哑谜,你到底怎么跟他说的?”
陈平趴在刘邦耳朵上,嘀嘀咕咕说了一阵,刘邦连连称妙:“真要是能安全突围出去,少活几年也值了,你算你能活多少年?”
“最多不超过七十二。”
“七十二岁还短命?吃了喝了享受了就行了,活那么长干什么?孔圣人才活到七十三。”
当天下午,陈平在城中集中了两千多名妇女,让她们穿上铠甲,每人手里都发了兵器,并且进行了突击训练,教她们如何使用,妇女们吵吵嚷嚷地喊着说她们打不了仗,陈平当场斩了两名妇女,于是这支临时组建起来的娘子军很快就变成了一支像样的队伍。
后半夜,汉军开始行动了。荥阳城东门大开,妇女们身披铠甲手持长枪冲了出去,楚军早就防备着汉军突围,一见城门大开,立刻从四面八方包围了过来,可怜这些妇女顿时一片一片地倒在血泊中。楚军打了一阵,发现都是些女人,觉得不对头,又害怕汉军主力在后面,不敢松懈。正在犹疑间,听见城墙上有人喊:“楚军弟兄们,不要打啦,汉王已经决定投降,请楚军弟兄让出一条路来,让汉王出城。”夜深人静,喊声传遍了四面八方,楚军很快把消息报告了项羽,项羽命令道:“让部队后撤五里,放他出来,难道还怕他跑了不成?”
于是,纪信乘坐着刘邦日常坐的辇车大摇大摆出了东门。那些还没有战死的妇女被驱赶着跟在后面。楚军听说刘邦已经出降,立刻放松了警惕。项羽担心有诈,开始把围城的部队向城东集中,那些没有接到调动命令的部队,也在自动向城东靠拢,将领们要争功,士兵们想看看热闹。于是其他三面的防御立刻松懈下来。就在这时,刘邦率领曹参、樊哙、卢绾、周勃、王陵、夏侯婴等一班武将从西门冲了出去。
纪信出了城门大约三四里路,看见楚军几员大将簇拥着项羽迎了上来。纪信掀开车帷,从容地走了出来。天已经亮了,可是项羽并没有认出纪信,下马迎上来拱了拱手说道:“汉王别来无恙乎?你我征战两年,闹得天下不宁,也伤了兄弟和气。早知今日,何必要与我一争……”项羽正说得得意,忽然一名校尉骑着马跑来报告说,刘邦已经从西门突围跑了,纪信听说刘邦已经安全突围,觉得没有必要再装下去了,趁着项羽不备,抽出腰间的剑朝项羽刺去。项羽身子一闪,想躲过这一剑,没有躲利索,被刺中了肩胛。身边恰好项庄在,一剑挑飞了纪信手中的剑。几个大汉上来把纪信捆到了一棵大树上,项羽用手捂着受伤的肩膀,大声吼道:“给我烧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