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流血的皇权:楚汉争霸.下册》(12) - 流血的皇权:楚汉争霸 - 于泽俊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四十八章《流血的皇权:楚汉争霸.下册》(12)

运筹帷幄

刘邦与项羽在荥阳相拒了一年多,经过大大小小上百次战斗,死伤几十万人马,仍未分出胜负,双方皆疲惫已极。刘邦在敖仓与荥阳之间筑起甬道,以保证荥阳的粮草供给,可是筑起一次,被楚军破坏一次。为保护这条甬道,汉军先后牺牲了十几万人,楚军专门在汉军抢修甬道的时候发动攻击,汉军十分被动。韩信先后从魏、代输送来六万人马,萧何也不断从汉中巴蜀招募新兵以补充兵员,但是楚军就像一架吃人的机器,几万部队填进去,用不了几天就打光了。随着兵员一天天减少,汉军不得不放弃甬道,敖仓的粮食再也运不进来,城中粮食渐渐接济不上了。刘邦派人与项羽谈判,愿割荥阳以东为楚,荥阳以西为汉。汉军一次次的袭击也把楚军消耗得筋疲力尽,楚军后方兵源渐渐枯竭,将士们吃不上喝不上,伤的伤病的病,真正能拉到战场上打仗的已经没有多少人了。项羽欲答应刘邦的条件,但是范增不同意:“眼下刘邦已经是食尽兵竭,今若不取,无异于养虎遗患。一旦放虎归山,日后必为其所擒。若说难,双方都难,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胜负在此一举,大王可勉励将士,再振往日楚军之雄风,一鼓作气拿下荥阳。”项羽听范增之言,动员了所有能动员的力量,切断了荥阳对外的一切联系,包围了荥阳城。

城中的粮食彻底断绝了。百姓和将士们已经剥光了所有的树皮,街上别说鸡鸭猫狗,连耗子都看不见了。战马养不起,开始一批批地倒下,更进一步削弱了汉军的战斗力。一日,刘邦从街上往家里走,闻到路边有一股煮肉的香味。他已经很久没闻到过肉香了,便寻着香味走进路边一户人家。只见这家几个人瘦得都只剩了皮包骨头,围着一口大锅在发呆,眼睛里透着一股贼惺惺的光,看见刘邦进来,一个个都把头低下了,谁也不敢吭声。刘邦觉得诧异,他伸手掀开锅盖一看,差点儿没晕过去,原来锅里煮着一个死孩子。

刘邦回到家,玉君已经把饭准备好了。刘邦早就饿得不行了,可是一想起那家锅里煮的孩子,怎么也吃不下去。玉君在一旁看着,十分心疼,问道:“汉王是不是有心事?无论怎样也要把饭吃饱,这样才有精神打仗啊。”

刘邦不愿意解释,挥了挥手说:“我知道,撤下去吧。”

玉君把刘邦剩下的饭菜倒在了马槽里。过去这里拴着四五匹好马,近来刘邦把它们都送到前线了,只留下一匹枣红马,以备急需。那马也饿坏了,三口两口就把那点儿剩饭舔光了。刘邦看见了,顿时火冒三丈:“谁让你把剩饭倒掉的?人还没得吃呢,怎么敢拿这么好的东西喂马!”说着,伸手给了玉君一巴掌,玉君顿时昏倒在地,不省人事了。刘邦后悔不该出手这么重,忙命人请来郎中给她诊治。郎中号过脉后说:“没什么大要紧,她是饿的。”刘邦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样,心中一阵阵发酸,他用臂弯托起玉君的脖子,说道:“城中再缺粮也不能没有你吃的呀,怎么把自己饿成这样?”

玉君眼里含着泪说道:“妾是无用之人,吃那么多有什么用?那马已经十多天没有料了,妾想把自己的一份省下给它,将来突围时,汉王还要靠它呢。”

“你这是何苦呢?来人,赶快给她弄吃的。”说着,刘邦眼圈一红,急忙把身子背了过去,害怕众人看见。

玉君吃了一碗粥,立刻有了精神,第二碗,她还是倒进了马槽,看着马把那碗粥舔得干干净净,然后心疼地对刘邦说道:“你看它也瘦多了。”

这匹枣红马来自西域,是萧何新近从关中送来的。马的个头奇高,马背能遮住人的视线,浑身的毛色锃亮发光,跑起来飞一样。刘邦抚摩着马背说道:“真是匹宝马,从今以后我绝不再亏待这匹马,你也给我吃饱行不行?别再让我着急了。”

“那可不行,要让它吃饱,那得几个人的口粮给它?”

“别管它怎么样,反正你得给我吃饱。”

正说着话,陈平来了。刘邦急忙迎了出来:“美男子,吃饭了没有?没吃在我这吃点儿。”

“谢汉王,臣已用过餐了。”

“吃什么好东西了,脸色这么好?我可是好几天没肉吃了,有好东西可别藏着,也给我们分点儿好不好?”

“军中缺粮,连将军们都是粗茶淡饭,臣安敢独自享乐?臣天生这种肤色,怕是有口难辩了。”

“别他娘的跟我卖乖了,你小子不会亏待自己的,我知道。倒是子房整天不吃饭,让我担心。听说他正在辟谷,练习什么导引之术,可以几天不吃饭,那不把人饿坏了?不知道哪传来的邪门歪道,你见了他告诉他,别饿坏身子,汉家的天下还指望他呢。”

“大王放心,导引之术乃道家修身养性之术,不但可以几天不吃饭,修好了甚至可以数月数年不食。”

“瞧你说的,还成神仙了呢。”

“大王还别说,道家还真有仙学修炼之法。据说当年黄帝在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那个广成子就是个神仙。”

“扯淡,你见过神仙是什么样?”

“臣这一辈子大概是与仙道无缘了。”

“为什么?”

“臣整天给大王出谋划策,多阴谋诡计,此乃道家所忌。”

“这么说你成不了仙是赖我喽?瞎扯淡,子房不是也整天给我出主意,人家不是还照样修炼吗?”

“子房之策与臣之策有所不同。”

“哦?这我倒没注意。有什么不同?”

“子房之策多为堂堂正正之策,可称阳谋,不像臣这般不择手段。”

“管他什么阴谋阳谋,管用就行。再说,你也赖不到我头上,就你那副贪酒好色的样子,哪路神仙像你这样?你看人家子房,身边有你那么多女人吗?”

一句话说到了陈平的病根上,陈平脸一红,不吭气了。刘邦道:“别瞎扯了,说正事,眼前有什么破敌之策?”

“计策倒是有一条,恐怕要花点儿钱。”

“花钱倒不怕,怕的是不管用。你说吧,有什么妙计?”

“范增不是一直在离间我军吗?我们给他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项羽麾下重臣无非范增、龙且、周殷、钟离眜之属,大王若能施反间之计,使其君臣相互猜疑,则楚军不攻自破。”

“怎么个离间法呢?”

“项羽为人,恭敬而爱人,士人中廉洁好礼之士多归附之。然而,项羽封功行赏极为吝啬,手下多有不满,此乃项羽所短。他有这一短处,我即有机可乘。何况他还不止这一个弱点!”

“嗯,此计好是好,可是怕救不了眼前之急。”

“来得及,此乃权宜之计,只能紧急时候用一下,时间长了楚军自然会识破。只是汉王要舍得银两。”

“命都快保不住了,我要那些银两做什么!”当下,刘邦令府库中开出四万斤金,供陈平使用。

陈平走后,刘邦又派人去请张良,看他有什么对策。张良到时,刘邦已摆下酒菜,准备和张良痛饮几杯。张良发现刘邦的案几上摆着一堆刚刻好的印玺,于是问道:“汉王刻了这么多印玺是做什么用的?”

“我准备复立六国之后,以分楚权。”

“这是谁的主意?”

“郦食其。怎么了?这主意不好?”

“他是怎么跟你说的?”

两日前,郦食其曾来过这里,对刘邦说:“昔日汤伐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今秦失德弃义,侵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向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可南向称霸,楚必敛衽而来朝。”

刘邦听了郦食其之言,命人刻好了印,督促郦食其尽快佩印而行,去联络六国之后。刘邦请张良坐下,把郦食其的话大致叙述了一遍,然后问张良:“这主意怎么样?”

“不怎么样。”

刘邦好不容易从郦食其那里讨来一根救命稻草,又让张良否了,十分着急,问道:“为何?”

张良坐下,从酒桌上拿起一把筷子对刘邦说道:“臣借箸为大王筹之。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度能制桀于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于死命乎?”

刘邦道:“不能。”

“此其不可行一也。”张良用右手从左手中拿出一根筷子放在桌上,接着说道:“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者,度能得纣之头也。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