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流血的皇权:楚汉争霸.下册》(14)
潍水半渡
楚军攻破荥阳、剿灭了韩王信之后,立即集中兵马向成皋扑了过来。刘邦立足未稳,经不起楚军这样猛烈的攻击,不得不再次突围,逃出了成皋。成皋城西面几里路之外是汜水(发源于今河南巩义市东南,流经荥阳、成皋,注入黄河),过了汜水就是虎牢关。虎牢关因传闻周穆王将进献的猛虎圈养于此而得名,关内到处是深沟密林,只要退入虎牢关,楚军绝不敢再向关内追击。突围之前,刘邦命令卢绾为先锋,率领周勃、樊哙等人冲出西门,试图杀出一条血路,渡过汜水,退进虎牢关。楚军早已看透了汉军的企图,早在攻城之前就在汜水河边布下了重兵,防止汉军西撤。任凭汉军怎样冲击,也无法靠近汜水河。为了争夺这条生路,汉军死伤了无数人马,楚军的阻击部队就像一道铜墙铁壁,矗立在河边,虽然只有几里路之遥,汉军却前进不得半步。刘邦见归路已被楚军切断,只好率领其余将领冲出了北门。这次突围,不像上次那样从容,刚出城门,队伍就被楚军冲散了,刘邦的坐骑中了箭,从马上栽了下来。恰好这时夏侯婴驾着一辆破旧的战车冲了过来,冲着刘邦喊道:“汉王快上车!”刘邦趁着两军正在厮杀,上了夏侯婴的战车,夏侯婴驾着战车冲出重围,一口气跑到黄河边。刚好有一艘渡船停在那里,于是夏侯婴从车上卸下战马,连人带马上了船,两个人逃到了河北。这时,天已经快黑了,他们一刻也不敢停留,骑上战马,直奔修武而来。
刘邦渡河的地方,离修武还有一百五十多里,两人狂奔了半天,到达修武时,已经是半夜了。夏侯婴要去韩信营门联络,刘邦道:“不要惊动他们,先在馆舍中住下。”
夏侯婴道:“这怎么行?到了军中岂不就安全了?”
“谁说的?我现在惨败而逃,就剩了你我两个人,而韩信将兵十数万,跺跺脚河水都得倒流。他要是认你,你还是汉王,可他万一要是不认呢?”
“不会吧?就算有个万一,还有曹参和灌婴在呢。怕什么?”
“军权在人家手里,曹参顶个屁用?再说,这种节骨眼上,能信得过谁?曹参就那么可靠?”
夏侯婴未语,心里十分佩服刘邦的机警。
第二天一大早,刘邦和夏侯婴飞马驰入韩信军中,营门上哨卫上来盘问,刘邦喊了一声“我们是汉王使者”,就拍马冲了进去。刘邦直接来到韩信的中军大帐,一名值班校尉认识他,惊慌失措地迎了上来:“汉王请坐。韩大将军和赵王尚未起床,臣马上就去通报。”
刘邦笑眯眯地眨巴眨巴眼,说:“不用了。大将军和赵王辛苦,就让他们多睡会儿吧。你,去通知各部将领到这里来议事,别说是我来了,就说是韩大将军的命令。”
“诺!”校尉领命转身要走,刘邦又道:“慢着!韩大将军的印信呢?”
“俱在案上。”
“好。你去吧。记住,不要惊动大将军。”
不一会儿,各路将领都已到齐,刘邦得意地坐在案前,逐个询问他们的兵马数量以及装备粮草等情况。正说着,张耳和韩信慌慌张张地跑来了,两个人脸都没洗,双双跪在刘邦面前,韩信道:“启禀汉王,不知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请汉王恕罪。”
刘邦站起来,走到韩信、张耳面前,将他们扶起,笑道:“人说好吃好睡,大福大贵,你们俩好福气呀。睡醒了没有?没睡醒接着睡去,这里我替你们守着,放心不放心?”
张耳道:“汉王英明,有汉王亲自坐镇,我等当然可以高枕无忧了,岂有不放心之理?”
其实刘邦并没有疑心韩信会谋害他,主要是怕韩信居功自傲,在他面前耀武扬威,那样这支军队便没法指挥了。如今夺军的目的已经达到,便与众人说笑了一阵,让众将退下去了。之后,刘邦对韩信和张耳说道:“你们在河北干得不错,比我强,看我这副狼狈样,让项羽追得到处跑。”
张耳道:“汉王这话说到哪里去了!自陈胜起义以来,楚军打遍天下无敌手,唯汉王能与之抗衡,如果不是汉王在正面顶着,河北战场哪有今天的局面!”
韩信接着说道:“楚军确实骁勇,项羽亦是当今数一数二的名将,汉王能与之抗衡这么久,真是了不起。”
话虽这么说,可是刘邦心里仍感到不是滋味:“可我最终还是败给人家了。”
韩信道:“大王不能这么看。成皋之战是败给楚军了,但是在战略上我们赢了,楚军远离后方作战,长达两年之久,如今已经是强弩之末,今河北四国已尽属汉王所有,楚军背后又有彭越、黥布之患,还能坚持多久?我军只要再坚持一下,战略反攻的日子就要到了。”
这是刘邦第二次听到战略反攻这个词,眼睛为之一亮,看到韩信兵强马壮,真的萌生了要与项羽决一死战的念头,于是说:“我这次来就是要和你商量此事。大将军可将河北的事务全数交与赵王,立即随我渡河,我要与项羽决一死战。”
韩信沉吟了一下说道:“大王有令,臣等不惜赴汤蹈火而从之。然依臣看来,目前似乎还不到决战的时候。我军新败,若从正面渡河,必遭楚军拦击,兵虽众却没有胜算。不如先派一支偏师从下游渡河,配合彭越从背后袭击楚军,这样可收出其不意之效。”
刘邦急于消灭项羽,迅速结束这场战争,因此对韩信的意见并不赞同,听了韩信的话直摇头,道:“那都是小打小闹,伤不到楚军的根本,如此打法则还要和楚军继续拼消耗,不知胜利何日才能到来。”
韩信道:“虽然我军战略上处于优势,但决战的时机还不到。从兵法上讲,没有十分把握或万不得已,应尽量避免战略决战,一旦展开决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存不得半点侥幸。消耗该拼还得拼,拼消耗是我军的优势,虽然异常艰难,但最后拼不起的是项羽。”
刘邦琢磨了半天,觉得韩信说得有道理,道:“好,听你的。先派一支偏师从下游渡河。那剩下的人马怎么调度?”
韩信道:“当然是加强正面战场。汉王需要多少兵马,可以尽管带走,其余的给我留下,攻打齐国。”
“现在就去打齐国?”
“诺。北面战场不能半途而废,这不光是齐国的问题,齐国不灭,燕、赵也不稳,军事上还会有反复。不彻底平定齐、赵、燕,则不能最终战胜楚军。”
“我知道,可是我已经派了郦食其去说服齐国归降,是否等等他的消息?”
“自古以来谈判皆是以实力说话的,没有大兵压境,只凭郦生一张嘴,谈判恐怕很难成功。”
“说得对。那就兵分两路,你带一半人马先走,这里由我来调度。”
刘邦在修武待了几天,成皋突围出来的众将纷纷来到修武与之会合。一日,刘邦悄悄将曹参叫到自己帐中,问道:“当初韩信写信要我派人镇守河北,是你出的主意?”
“诺。当时韩大将军要我离开军中,去管政务,可是汉王有交代,臣不敢擅离军中。故而提议另派人来。”
“这个主意出得好,灌婴知道内情吗?”
“臣一直没有告诉他。”
“为何?”
“自渡河以来,大将军与我和灌婴等人同心协力,情同手足,毫无二心,臣以为没有必要告诉他。”
“那就还是不要告诉他为好,你自己多留个心眼就是了。不过这个心眼到什么时候都得留,知道吗?”
“臣明白。”
几天之后,刘邦派他的堂兄刘贾、弟弟刘交和卢绾三人率领两万人马从白马津渡过黄河,会合彭越从背后对楚军展开了攻击。其余人马则兵分两路,一路由韩信率领,开始向齐国边境进军;一路由刘邦亲自率领,准备重返河南,伺机收复荥阳。
郦食其到达齐国的时候,韩信大军也正在向齐国边境进发。齐王田广见汉王的使者来了,不敢怠慢,盛宴款待郦食其。席间,田广问道:“先生远道而来,必有以教我,寡人愿闻之。”
郦食其不客气地说道:“楚汉相争,齐王可知天下所归乎?”
“寡人不知。”
“大王若知天下之所归,则齐国存;若不知,则齐国亡矣!”
田广故意问道:“依先生之见,天下当何所归?”
“归汉。”
“哈哈,寡人早已知先生的结论,前者楚使来,说天下归楚;如今先生又说天下归汉,无非是看我齐国尚强,在楚汉之争中举足轻重,说我倒向一边。如此则先生不必多言,替我谢过汉王。齐国哪一边也不靠,齐国就是齐国。”
“大王差矣。老夫此行并非为汉王而来,实为大王您而来。”
“哈哈哈哈哈,先生真不愧为辩士,千里迢迢为寡人而来,我倒要听听如何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