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流血的皇权:楚汉争霸.上册》(35) - 流血的皇权:楚汉争霸 - 于泽俊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三十五章《流血的皇权:楚汉争霸.上册》(35)

鸿门剑影

从新安到函谷关,还不到三百华里,项羽大军却走了一个多月,于十一月下旬才到达函谷关。大军到达宏农涧口,面临两种选择:一是继续沿河水向西,再走一百里左右即到达潼关,这条路,左边是高山,右边是河水,如果从这里进关,只要山上埋伏一支秦军,有多少人马都要葬身河底,何况路途有百里之遥;另外一个选择是向南溯宏农涧而上,从函谷关进入关中。函谷关的险要丝毫不亚于潼关,关口设在一条山谷的谷口,因“深险如函”而得名,据《灵宝县志》载,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一人当关,可以当百,由是函谷关遂雄天下”。且不说守住关口的部队难以攻破,即使放开关口也没人敢随便进入,因为关道在谷底,从函谷关到关中还有一百多里的路程,如果不摸清底细贸然进入,在路途中任何一段都有可能遭到埋伏,有多少大军填进去都不敢保证能活着走出来。

部队到达函谷关口,项羽心里大大松了一口气。这是对秦军的最后一战,持续了两年多的反秦战争,马上就要见分晓了。

宏农涧是一条十分宽阔的枯水河,只在雨季有水,平时河底是干的。眼下已经入冬了,不会再有山洪下来,于是项羽把大帐设在涧底比较开阔的地方,一面饮酒,一面下令前锋部队攻关。连攻了几日攻不下来,于是项羽命章邯前去说降,章邯去了半日回来报告说:“关上守军虽是秦军旧部,幕后指挥却是刘邦的部下。”

项羽听了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这才知道刘邦已经进了咸阳。刘邦居然敢把诸侯军拒之关外,项羽不禁勃然大怒:“难道还有人敢与我争锋不成?黥布!你去看看是哪个不知死活的,把他的脑袋揪下来见我!”

“诺!”

黥布来到关前,请守关主将讲话。曹无伤来到城上一看,只见关外诸侯军黑压压一片,望不见首尾,领头的一个黑大汉骑在马上,他以为是项羽,于是拱手拜道:“来人可是项将军?”

“少他娘的废话,我是你爷爷黥布。你是何人,敢把诸侯军拒之关外?”

“在下曹无伤,奉沛公之命在此恭候诸侯军。”

“那为何还不把关门打开?”

“在下这就下令开门。”

早在项羽开始攻城的时候,曹无伤就知道函谷关守不住。巨鹿大战之后,楚军的神勇早已传遍天下,如今四十万大军黑压压地摆在涧底,一眼望不到边,曹无伤不由得感到一阵胆怯。他立刻派人骑快马到灞上去请示刘邦,并将楚军的实力和阵容向刘邦做了详细汇报。刘邦犹豫不决,放项羽进关,有点儿不甘心,不让项羽进来,又怕得罪了他日后不好办,于是传令说,让曹无伤见机行事,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放他们进来。曹无伤见刘邦对于守关并没有信心,便打开关门,迎接项羽大军入关。

项羽大军来到戏下,将中军大帐设在新丰(今陕西临潼区东北)鸿门。范增对项羽这样安排十分不解,问道:“上将军为何在此设帐?前面离咸阳只有五六十里路,何不一鼓作气打进咸阳?”

“我闻刘邦已进咸阳,如今早一日晚一日都在他后面了,故而不急于进城。如今天下大局已定,我正要请教亚父,下一步该怎么办?”

“对于进城之后的安排,我已有所考虑,然当务之急还不是进城,而是立刻解决刘邦。巨鹿大战之后,诸侯皆已臣服,独刘邦不在,今刘邦又先入咸阳,居功自傲,恐不好驾驭。诸侯中将来能与将军争天下的,唯有刘邦。我听说刘邦居关外时贪酒好色,而此次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封库府、赈百姓,深得民心。这些举动足以说明刘邦志不在小,不如趁早图之,攻灭咸阳,以绝后患。”

“哪里的话,我与沛公乃患难之交,情同手足,定陶之败,诸将皆欲离我而去,独沛公不弃我,何忍攻杀之?”

“此一时彼一时也。昔日大敌当前,诸侯皆弱小,刘邦依附于将军,乃出于不得已;今秦已灭,诸侯个个心怀鬼胎,都想趁此机会捞一把,刘邦则更是野心勃勃,切不可掉以轻心,若不早图之,是养虎遗患,日后必被他得了天下。”

“亚父可能过虑了吧?即便如亚父所言,也不至于失了天下。如今诸侯皆已归附,刘邦不过区区十万人马,料他也翻不了天。刘邦若真的反了再攻而杀之也不迟,如今天下初定,妄杀功臣恐背不义之名。”

两人正在争论不休,侍卫报告说沛军左司马曹无伤求见。曹无伤在刘邦军中虽然做了左司马,但是依然觉得不得志,随着刘邦的节节胜利,前来投奔刘邦的人越来越多,文臣武将满堂皆是,刘邦虽然奖罚分明,给了他一个左司马之职,但那只是一个空头衔,既没有实权,也得不到刘邦的重视,在刘邦眼里,他一直是个外人,刘邦最信任的始终是萧曹卢灌樊周等人,加之曹无伤为人贪狠刻薄,诸将也都不愿与之来往。进了咸阳之后,曹无伤料到刘项必有一争,而且胜利者肯定是项羽,因此萌生了投靠项羽的念头。刘邦对于守关犹豫不决的态度,更坚定了他投靠项羽的决心。以他手中现有的资本,估计能在项羽面前卖一个好价钱。

项羽命人将曹无伤带进来,问道:“是沛公派你来的?”

曹无伤道:“非也,是臣闻项王进关,特来拜见。”说着,命人抬进来两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日前在宫中搜刮的珠宝。他将这些珠宝献给了项羽。金银珠宝项羽见得多了,并不在意,命人收起,又问:“还有别的事情吗?”

曹无伤看了看左右,欲言又止,项羽道:“在座诸位都是我的至亲之人,有话但说无妨。”

“沛公马上就要称王了。”

“什么?难道他不知道我进关?”

“知道。他还等着您进关后去给他贺喜呢。”曹无伤怕项羽不信,又添油加醋地说道,“他们正忙着封官晋爵,已经定了,以子婴为相,萧何为御史,张良为大将军……”

范增见此人花言巧语,知道他的话不可信,但是可以利用一下,于是也跟着在一旁敲边鼓,道:“上将军,不能再犹豫了,必须当机立断,否则后患无穷。”

项羽大怒,当即下令次日犒赏三军,准备不日攻城,血洗咸阳。

不料这场谈话被一个人无意中听到了。这个人便是项羽的叔叔项伯,他是来请示别的事情的,无意中听到了项羽和曹无伤的谈话。听到项羽说要血洗咸阳,项伯立刻想到了老友张良还在刘邦军中,立刻骑了马到灞上来给张良报信。张良见他神色焦急,急忙问道:“什么事,这么急?”项伯将刚才听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对张良说了,张良又问:“沛公和令侄项羽亲如兄弟,为何要兴兵讨伐?”

“沛公令人据守函谷关,不让楚军进关,已经惹恼了籍儿,今又有沛公麾下一将告密,说沛公欲在关中称王,于是籍儿大怒。”

“此人姓什名谁?”

“我不认识,你就别管那么多了,赶快收拾收拾跟我走吧。”项伯说完,拉着张良就要走,张良道:“事关重大,我得去向沛公通报一声。”

“哎呀,逃命要紧,哪还顾得了他人!”

“沛公待我恩重如山,我不能撇下他不管。”

“我可是为了你才来的,若告诉了沛公,我这不等于泄露军情吗?你不能去。”

“你我相交多年,我从来没求过你任何事,这次就算帮我一回吧。”

项伯见张良说得恳切,只好答应了:“好吧,你快去快回,我在这里等你。”

张良来到刘邦帐中,将刚才项伯所言一一告诉了刘邦,然后问道:“当初是何人让您将项羽拒之关外?是郦先生?”

刘邦不好意思地说道:“不是不是,是一个不知名的关中小儿。”

“他是怎么说的?”

“他说,凭借函谷关天险,完全可以将诸侯之军拒之关外,尽王关中之地。”

“此人可杀。天险何足凭?项羽斩王离,俘章邯,以摧枯拉朽之势尽灭秦军主力,况项羽有四十万大军,沛公只有十万人马,自料能战胜项羽乎?”

刘邦后悔不迭,连声说道:“当然不能。这都怪我,误听了小人言,但事已至此,怎么办?”

“现在只有请项伯从中调解。”

“不知他肯不肯?”

“他与我是至交。”于是张良简要地介绍了一下他和项伯的交往经过,刘邦又问:“你们俩谁大?”

“他大。”

“好,我把他当大哥敬,你赶快请他来。”

于是,张良将项伯请到刘邦帐中,项伯本不愿来,张良死说活劝硬是把他拉来了。这边,刘邦已经命人将酒菜摆好,项伯一进门,刘邦就端起一杯酒,双手捧到项伯面前,道:“项大哥,久闻你的大名,无缘相见,今日初次见面,小弟敬你一杯!”刘邦这已经是和项家第三个人称兄道弟了,而且每次都差着辈分,但是刘邦一点儿不觉得别扭。一杯饮完,他又倒上一杯举到项伯面前:“来,大哥,再来一杯,我就愿意和你这样的英雄打交道,长见识。”说着,自己先干了。那项伯也是个豪爽之人,见刘邦这样豁达,心中十分高兴,二话没说就把酒干了。这时,两个侍女端出两盘宫中的珠宝递到项伯眼前,都是近日从宫中得来的奇珍异宝,许多东西项伯连见都没见过,“沛公太客气了,我怎敢接受如此厚礼?”

“初次见面,算是小弟的一点儿心意,还请大哥笑纳。”

然后,大家坐下来,续了年齿,果真是项伯大一岁,刘邦因而问起项伯的子嗣情况,恰好项伯有个儿子,和刘邦的女儿刘元年龄相仿,刘邦道:“既是如此,我可要攀个高枝了,你我做个儿女亲家如何?”刘邦只有这一个女儿,早就将其许配给了张耳的儿子张敖,此刻也顾不得那些了,先拿出来做个交易再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