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流血的皇权:楚汉争霸.上册》(36)
西楚霸王
刘邦回到灞上,众将正翘首以盼,见他安全回到营中,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刘邦见曹无伤也在场,冷笑着说道:“曹大司马,你做过生意吗?”曹无伤一听这话,知道事情不好,一面支吾,一面琢磨着脱身之计,“臣不明白沛公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说,卖东西应该卖个好价钱,我刘邦还是值几个钱的,你就这么便宜把我贱卖了?”
曹无伤见事情已经败露,伸手去拔佩剑,樊哙早已站在他身后,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腕,把他的胳膊反拧到背后,曹无伤疼得直咬牙,“沛公,这是怎么回事?可别冤枉好人哪!”
刘邦顾不上和他废话,厉声喝道:“来人,把这个好人给我斩了!”
曹无伤被押走之后,刘邦对吕雉说道:“子房和纪信还在楚营,你辛苦一趟,用虞姬把他俩换回来。樊哙、夏侯婴!”
“在!”
“你们俩路熟,陪着你嫂子再走一趟。”
“诺!”
傍晚时分,张良和纪信回来了。双方已经言归于好,吕雉被虞姬留下再住几天。刘邦听了大喜,命人摆上酒宴要给张良庆功。张良道:“现在还不到庆功的时候,危险尚未解除。”
刘邦道:“不是已经说好了吗,项羽岂能这样言而无信?”
“如今只是两家私下说好,诸侯并不知晓,项羽、范增仍可以沛公闭关不纳诸侯为由讨伐我军。今将消息广泛散播于诸侯之中,把事情搁在明处,范增就无可奈何了。”
“子房虑事真是周密。”
正如张良所料,刘邦走后,范增仍在策划向刘邦发起军事进攻。
项羽酒醒之后,听说刘邦已经走了,而且还用个假刘邦来骗他,不禁大怒。他命人将张良、纪信先扣起来。正在这时,吕雉陪着虞姬回来了。定陶一别,项羽和妙逸已经一年多没见了,项羽心中百感交集,暂时把刘邦之事搁在了一边。吕雉能把妙逸找回来,他真是从心里感激不尽。
妙逸对吕雉的感觉非常复杂,虽然吕雉变相把她软禁了几天,但是在回灞上的途中又救了她的命,后来吕雉告诉她,为救她而死的那个佩瑶是刘邦的爱姬,心中更觉得欠了刘邦和吕雉好大一个人情,鸿门宴前后发生的这些事她一概不知,加上她这个人素来只记人好不记人恶,所以就将吕雉软禁她的一节隐瞒了下来,一个劲地说刘邦和吕雉的好话。项羽听了,当时就命将张良、纪信放了。可是范增仍不死心,妙逸和吕雉刚一出去,就对项羽说道:“虽然让刘邦跑了,但是还有一个机会,趁诸侯还不知道内情,立刻兴兵讨伐,理由是现成的,刘邦拒诸侯于关外,企图独霸关中,重蹈秦始皇覆辙。此令一出,诸侯无不响应。”
项羽仍然有点儿犹豫:“人家救我爱姬,我反而去兴兵讨伐,如何下得了手?”
“项王可闻兵法上有‘慈不掌兵’之说?项王与刘邦乃天下之争,今若不将其彻底消灭,日后我属必死于刘邦之手。项王切不可以妇人之仁对待此事。”
项羽被范增说动了,传令下去让各部秘密做好战斗准备,但是已经迟了一步。第二天拂晓,项羽正在集合队伍,准备出发,辕门上通报说萧何带了一百辆马车劳军来了。范增派人到诸侯营地去侦察了一番,刘邦派往各路诸侯处的劳军使者均已到达诸侯营地,这些使者带着金银珠宝和粮食来到诸侯军中,诸侯皆大欢喜,对刘邦此举交口称赞。范增一看,只好罢兵。萧何带着吕雉顺利回到了灞上。
萧何走后,范增道:“他说财物无所取,珍宝无所得,这些东西是从哪里得来的?”项羽气得把脚一跺,道:“这个滑头!让他给耍了。”项羽恼羞成怒,命令三军立即开进咸阳。
诸侯在戏下早已按捺不住了,看见刘邦得了那么多好处,个个馋涎欲滴,早就想进城去捞一把,但是没有项羽的命令,谁也不敢擅自行动。如今禁令一开,各路兵马犹如开了闸的洪水,一下子涌进了咸阳。别看诸侯部队打仗不行,抢起东西和地盘来却一点儿也不比楚军差,而且毫不相让,以至于为了财产经常发生火并事件,大军完全失去了控制。项羽命人占领了兰池宫、兴乐宫、华阳宫和章台宫等十几座主要宫殿,但是由于事先没有周密的计划,无法把宫室一一控制起来,士卒们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所不为。诸侯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完全不听指挥,每家占领几处宫室,各自逍遥享乐去了。项羽见如此情景,索性下令焚毁所有宫室,谁也别想得到它。士卒们拿着火把,见一处烧一处,开始是烧宫室,后来则烧大户,最后索性连百姓们的房屋也不放过,整个咸阳城成了一片火海,关中凡有宫室的地方都没能逃过这场劫难。大火烧了三个月才渐渐熄灭。
经过这场浩劫,整个咸阳城变成了一座废墟,只有那十二个金人还傻乎乎地站在那里。
项羽进城后,刘邦将子婴等秦王室俘虏全部移交给了项羽,由他发落。项羽杀了子婴,然后率领大军退出咸阳,还军戏下。有人向项羽建议:“关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四周形势险要,阻山、河、四塞,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何不以关中为都,以霸天下?”
项羽听他说得有道理,但已经烧了宫室,心中又思念故乡,便搪塞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谁人知之?”
那人见项羽固执,便退了出来,悄悄对人说道:“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真如此。”这话传到了项羽的耳朵里,项羽道:“把那个混蛋给我抓回来烹了!”
诸侯进关之后,项羽派使者还报怀王,希望怀王收回先入关中者为关中王的成命。怀王对前方形势已大致知晓,听说项羽火烧咸阳,还坑杀了二十万降卒,觉得此人不能再用,因此,尽管使者一再施加压力,怀王仍坚持原议不变。听了使者的回报,项羽大怒,骂道:“这个给脸不要脸的东西,真以为他说了算呢,我马上废了他!”
范增劝道:“项王暂且忍耐一时,眼下安抚诸侯为要,怀王远在千里之外,和他治气又有何用?”
“依亚父之意,对诸侯怎么处置呢?”
“诸侯披坚执锐,暴露于野,追随项王左右,是何居心?无非望封土裂地耳。此乃当务之急,不可耽搁,各路逐鹿大军皆屯兵在此,如不早早妥善安置,必生变故。”
“要不要和诸侯商量一下?”
“如今天下权柄已在项王手中,切不可以授人。”
“可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我以什么名义分封诸侯呢?”
“怀王若识时务一点儿,事情会顺利一些;怀王不配合,会有些麻烦,但总有办法可想。”
“亚父有何妙计?”
“先尊他个义帝,把他悬起来。项王可自称西楚霸王。这样就名正言顺了。”
“真是妙计。”
“这算什么计,不过有个说法能掩人耳目而已。”
于是项羽开始和范增商议分封之事。二十七岁的项羽对于突然取得的巨大成功毫无思想准备,他不知道他已经创造了历史,不知道后人将会怎样为他这位英雄扼腕叹息,他甚至连打到咸阳之后该怎么办都没有考虑,因此,丧失了一个统一天下的绝好机会。在范增的谋划之下,秦始皇已经统一起来的天下,又重新被分割成无数诸侯国,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表面上看起来是胜利了,结果却导致了一场历史的倒退。楚军的二号人物范增也是个缺乏远见的政治家,他的思想比之项羽甚至更为保守落后,在参加起义之初,便力主立楚王之后芈心为楚怀王,这已经明确地表明了他的政治志向仅仅是复楚而没有更远大的抱负。项羽之所以丢弃帝业,而选择霸业,恰恰是因为受到范增的影响。
分封是件很麻烦的事,一点儿都马虎不得,稍有差池,就可能导致兵戎相见。项羽和范增先把自己的地盘划了出来,然后考虑其余的地方怎么分。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刘邦,范增建议将巴、蜀、汉中分给刘邦。项羽担心这样刘邦不服,范增道:“他有何理由不服?巴、蜀亦是关中之地,如若不服,刚好有了兴兵讨伐的理由。”范增始终念念不忘消灭刘邦。项羽觉得有道理,没有再说什么。
范增接着说道:“然后将关中一分为三,命秦降将章邯、董翳、司马欣分而王之,这样既可以防止秦人反叛,亦可以阻挡刘邦出关。”
“妙!我意对齐国也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否则齐国太强,今后于我不利。”
两人正说着话,忽报燕将臧荼来访,项羽本不想见,但侍卫通报说臧荼带了一车厚礼,还有十二个美女,在门外等着,项羽不好拒绝,只好将臧荼请进来。臧荼是燕国的大将军,巨鹿之战他也参与了。楚军进兵之前,他和燕王韩广一直按兵不动,直到楚军快打胜了才跟在楚军后面呐喊了一阵子。此刻说起巨鹿之战,他却口若悬河,大谈他如何主张救赵,燕王韩广如何胆小,不敢出兵,后来他又如何力主参战以及如何配合楚军作战等,项羽听了半天,也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倒是范增见多识广,一下就猜到了臧荼的来意,说道:“臧将军之功劳项王皆看在眼里,不会亏待你的。”臧荼这才觉得心里有了底,又寒暄了几句就告辞了。项羽对这种做法十分反感,道:“这种人,当初秦军强盛的时候,他们躲在营壁里不敢出来,现在反倒成了功臣了。”
范增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来邀功着实可恶,不过我们刚好可以利用一下,把燕地一分为二,让他们君臣反目,岂不更好控制?”
正说着,赵将司马卬也来了,用意和臧荼差不多。却说司马卬渡过平阴津遭到刘邦的打击之后,又受到秦军的围追堵截,不得不退回河北,重新和义军部队会合。到了巨鹿附近,正是秦楚两军打得最激烈的时候,司马卬见了陈余,有点儿尴尬。陈余几个月没见司马卬,虽然对他私自带着队伍出走十分不满,但是大敌当前,顾不得追究,当即命他为先锋,向秦军发起进攻。司马卬知道,这次回来,不打几个硬仗给张耳、陈余看看,他们是不会重新接纳他的,于是便带头冲了上去。还好,几天之后,形势就发生了逆转,楚军大败章邯、王离。张耳从巨鹿城中出来,并没有原谅司马卬,表面上虽然没有说什么,心里却对他有了成见,司马卬在张耳手下已经混不下去了,这才来巴结项羽。
当下前来巴结项羽的还不止臧荼和司马卬二人,诸侯听说项羽进了关,纷纷尾随而来,生怕把自己落下,韩成就是其中一个,还有故齐王建的孙子田安、义帝柱国共敖、黥布的老丈人鄱君吴芮,都不辞劳苦,千里迢迢跑到关中来了。这些人在灭秦及平定秦残余势力方面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功劳,但是他们知道来与不来是大不一样的。
在诸侯眼中,天下就像一个大馅饼,正在等着分割,大家都仰头望着项羽,看这位操刀手如何来切这个大饼。
诸侯屯兵戏下将近三个月,从十一月一直到第二年二月,分封方案还没有定下来。在各方势力的左右之下,方案变了又变,改了又改,直到最后仍不能尽如人意,还有许多平衡不了的矛盾,但是大体已经成型。二月初的一个早晨,项羽召集诸侯来到戏下,首先宣布遥尊楚怀王为义帝,然后宣布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对项羽此举似乎早有预料,而且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并没有人提出异议。于是项羽继续说道:“当初天下发难,为号召民心,假立楚怀王之后为王,然三年来,风餐露宿,征战于野者,乃在座诸位与籍之力也,义帝有何功劳?今我等得分其地而王之!诸位意下如何?”
虽然此举有点儿名不正言不顺,但是既然能够裂地而王,诸侯哪还管那些,早已把廉耻丢在了一边,一齐欢呼起来。他们早就盼着这一天了。项羽待众人安静下来之后,接着说道:“怀王乃我家叔父所立,然少不更事,谁来主约?”
众人都明白,这只是卖个关子,于是齐声喊道:“项王!”
“既然大家公推我来主约,寡人不敢不从命。然天下之事,恐难尽如人意。考虑不周之处,还望各位多多包涵。”说着,项羽抽出剑来,一剑砍下他面前的一个桌角,厉声说道:“如有借机生事者,视同此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