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流血的皇权:楚汉争霸.上册》(22)
渡江
项梁起义后,迅速把队伍撤出吴中城外进行整编训练。城里只乱了一两天便恢复了正常生活秩序,百姓们种田的种田,做生意的做生意,各安其业,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周围各县还有几股残存的秦军地方武装,项梁很快就把他们剿灭了,然后派出几路使者与陈胜联系。天下已然大乱,到处都有义军的队伍,多数都打着陈王的旗号,仔细一问却都不是。使者们出门多日找不到陈王,有的想回去复命,有的还想继续寻找,但多数被路上碰到的农民军强行裹挟走了。有一路使者千辛万苦赶到了陈县,陈县已经被秦军占领,陈王不知去向。项梁十分焦急,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与秦军一战,却找不到对手,于是纷纷要求直接渡江,不再等待陈王号令。项梁安抚诸将道:“不要着急,灭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好好把你们的队伍训练好,将来有的是仗打。”
此刻项梁的心情比众将更急,恨不能立即将队伍开到前线,与秦军展开一场殊死搏斗。然而率军出征不是儿戏,作为主将,情况不明,带着队伍这样瞎碰乱闯是不行的。他想等形势明朗一些,制定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再出征。这一等又等了两个月,仍然联系不上陈王,只好放弃了联系陈王的打算,准备直接渡江与秦军作战。正在这时,忽报陈王使者到。项梁大喜,急忙将使者迎到郡府。
使者姓召名平,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西南)人,两个月前,奉陈王之命率军攻打广陵。广陵未下,陈王已死,秦军随后杀来,召平军处于前后夹击之下,眼看就要败亡,他不甘心反秦大业就这样销声匿迹,听说项梁已在江东聚起数千人马,便渡江来找项梁。渡江前,他已听说项梁文武兼备、足智多谋,因此,在怎样动员项梁渡江抗秦的问题上,他很动了一番脑筋。他没有告诉项梁陈胜已经败亡的实情,而是以陈胜的名义给项梁封了一个楚上柱国,命其渡江抗击秦军。项梁并没有把这个上柱国的头衔当回事,只是因为与陈胜取得了联系感到十分兴奋,第二天便下达了渡江的命令。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初,项梁率领江东八千子弟兵从丹徒(今镇江市)渡过了长江。
驻守广陵的秦军,被召平军围了两个月,兵马粮草已经消耗殆尽,召平撤围之后,刚刚喘了一口气,项梁大军就到了。项家军起事的消息早已传遍大江两岸,广陵守军料不能敌,弃城而逃。项梁轻而易举地攻克了广陵,然后继续向北,朝东阳(今安徽天长市西北)进发。大军行到半路,听说东阳令史陈婴已经聚兵起事,占领了东阳,便派人前去联络。
陈婴在东阳的官吏中是个有名的清官,处事公正,廉洁不阿。东阳少年听说陈胜起义后,杀了县令,并聚起数千人,却没有一个合适的头领,于是推了几个人来请陈婴。陈婴平时爱读老庄,处事比较超脱,是个与世无争的人,家中又有老母在堂,所以不肯出山。但是起事的年轻人已经把他的旗号打出去了,官府也在下令通缉他,他已经没了退路,于是不得已做了义军的头领。陈婴一出面,众人皆知不是儿戏,东阳子弟纷纷参加了义军,队伍很快发展到两万多人。
陈婴的母亲是个明白人,又读过几天书,闻知此事后,对陈婴说道:“自我嫁到陈家来,从未听说陈家祖上出过什么大人物,我看你也未必行,今暴得大名,不是祥兆,不如归属个名主,事成可以封侯拜将,不成也有个退身的余地。”
母亲这番话和陈婴的想法完全一致,恰好这时项梁派使者来联络,陈婴将众将召集到一起商议道:“我陈婴德薄才浅,不堪当此重任。今有项公派使者来,欲与我联兵抗秦。项氏乃楚国望族,世世为将,战功赫赫,吾闻项梁叔侄皆吴中豪杰,今欲属之。倚名族,投名主,共图亡秦大业,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诸将早已闻项梁大名,见陈婴执意不肯当这个首领,只好同意归属项梁。
项梁大军开进了东阳。两支大军合在一处有三万多人,声势大振。在东阳,项梁对起义军队伍进行了整训和改编,然后继续挥师北上,渡过淮河,准备与陈胜的大部队会合。这里离项梁的老家下相已经不远了,项梁准备晚上就在下相安营扎寨,于是令龙且为前锋,项羽、桓楚断后,钟离眜和曹咎率领五千人马为左军,丁公和季布率五千人马为右军,项梁与陈婴率中军向下相开进。中午时分,队伍行至下相西,龙且率领的前锋部队突然受阻,龙且派人来报,前面有一支大军拦住了去路。项梁传令让左右后三军主将一齐到前方察看敌情。
项梁和陈婴来到阵前。只见前面旌旗蔽日、杀声震天,对方帅旗上赫然醒目地书着一个“英”字。龙且正在与一个黑脸大汉厮杀,那大汉脸上刺着一个“贼”字,座下骑一匹枣红马,手使钉锤,左劈右搠煞是勇猛,龙且挥舞长枪迎战,两个人你来我往,战了十几个回合未见胜负,项梁心中赞叹:真是好身手。这时,曹咎、钟离眜、季布、项羽等皆已赶到,陈婴对项梁说道:“他们不像秦军,看样子也是一股义军。”
钟离眜道:“不如鸣金收兵,喊话收服他们。”
于是项梁命人敲响了铜锣。龙且回到阵中。钟离眜出阵喊道:“将军何方义士?为何不去攻打秦军,倒在这里跟义军兄弟过不去?”
“我正要问你呢,你们是哪路的贼寇?老子在前边打秦军,你们在背后打老子,是你们跟我过不去,还是我跟你们过不去?”
“既然同是义军,何不归顺我军,一同抗秦?”
“哈哈,跟老子想到一块去了。不过得弄清楚,谁归顺谁呀?就你们这群草包,让我归顺?我服气,我这些弟兄们还不服呢。还是你们归顺过来吧!”
“将军既有此意,何不下马来谈?”
“没什么可谈的!你们若有人胜得我手中这把钉锤,老子就归顺你们;若是胜不了,你们就老老实实归顺过来,否则别怪我手下无情。”
“一言为定,将军不可食言!”
“一言为定,绝不食言!”
钟离眜手持双鞭,才要出战,龙且早已冲到前面去了。钟离眜拍马追上龙且,喊道:“龙将军且回营歇息,让我与他一战。”
龙且顾不上答话,拍马冲上前去。对面大汉喊道:“你我交战数十回合,尚不知你何人,来将报个姓名,老子不杀无名之辈。”
“我是你龙且龙大爷,你是何人?看枪!”
说着,挺枪向对方刺去,对方抡起钉锤将龙且的长枪拨开,直朝龙且胸前槊去,钟离眜见这一招十分凶险,害怕龙且不防,挥起双鞭将钉锤挑开了。
那大汉勒住马头说道:“哈哈,你两人来战,这回输了可没说的了吧?”
龙且喊道:“钟离将军退下!”
钟离眜不肯,道:“龙将军退下!”
两人正争执不下,那大汉已经拍马杀了过来,于是两个人同时迎了上去。
才战了几个回合,项梁阵营后面有一人骑马飞奔来到阵前,大声喝道:“住手!别打啦,都是自家兄弟!”原来是桓楚。他本在后军随项羽行动,听说前面打起来了,他猜到可能是他江湖上的朋友,便随项羽之后赶了来,远远一望旗帜,正是老朋友英布,急忙赶到阵前,制止了这场厮杀。
英布是六县(今安徽六安市东北)人,十五岁那年,有位算命先生给他看相,说他有王侯之相,只是当刑而后王。英布当时也没在意,后来,因为聚众抢劫被官府抓住,受了黥刑,英布非但不觉得沮丧,反而到处对人说:“这回老子该他娘的称王了。”大伙听了,都拿这话当笑柄嘲笑他,从此便叫他黥布,真名反倒被人遗忘了。英布受了黥刑之后,被发配到骊山秦始皇陵寝工地服劳役。他是条血性汉子,因为受不了监工的打骂,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率领几百名刑徒逃出了关中,在鄱阳湖一带落草为寇,干起了杀人越货、打家劫舍的勾当。
黥布做了山大王,自号当阳君。朝廷令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令吴芮率兵搜剿。吴芮剿了一年多,非但没有把黥布剿灭,反倒让黥布把他的独生女儿掳了去,做了压寨夫人。从此,吴芮再不敢认真追剿,害怕伤了女儿性命。于是,黥布公开活动于鄱阳湖畔,毫无顾忌。
陈胜起兵后,黥布带着夫人来见吴芮,两人已经有了儿子,吴芮望着胖乎乎的小外孙,无可奈何,只好承认了这门亲事。黥布劝吴芮起兵响应陈胜,吴芮本来也想起兵自保,正拿不定主意,经黥布一劝,坚定了决心,将县里的官兵和黥布的兵马合为一处,树起了反秦的旗帜。吴芮坐镇鄱阳,命黥布率军北上来找陈王。
黥布从九江渡过长江,到处寻找陈王,碰到几股义军,皆不知陈王的去向。有的说在这,有的说在那,还有的说陈王已经死了。最后得到消息说陈王被围困在清波(今河南新蔡县西南),于是便率军来解清波之围。在清波,黥布碰到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秦军正在攻城,城墙上赫然飘着红色的陈字大旗,黥布认定这就是陈王的部队,于是从背后向秦军展开了进攻。
话说庄贾杀了陈胜,去投奔章邯,章邯给了他一笔赏金,并委任他做陈县令。庄贾小人得志,真的以为从此可以尽享荣华富贵了,没想到早有一路义军盯上了他,要为陈王报仇。这支义军便是吕臣率领的苍头军。
吕臣是陈王的中涓,专管王府的安全、警卫事务,三十多岁,长得白白净净的,看上去像个书生,处事十分机警、干练。当初陈王东巡,沿途碰到被打散的义军,就让他们互相传令,以青色布裹头为识别信号,到新阳集中。几天之内,新阳就聚集了几万人马。因为集结的义军弟兄都裹着青色头巾,所以称为苍头军。各路义军到了新阳,却不见陈胜,群龙无首,乱成了一锅粥。吕臣得知后,飞马赶到新阳,挺身而出,担负起了领导这支义军的任务。他没有宣布陈王遇害的消息,只说是庄贾叛变,引狼入室,秦军攻克了陈县。他以陈王的名义迅速整编了部队,下达了收复陈县的命令。
听说庄贾为秦军守城,义军将士个个义愤填膺,奋不顾身攻下了陈县,庄贾被义军将士抓住剁成了肉泥。吕臣在陈县重新举起了义旗,仍以张楚为国号,以陈县为都,三军大旗上仍然赫赫醒目地大书着“陈”字。为了不影响三军士气,吕臣只向几个心腹将领透露了陈胜遇害的实情。
章邯大军很快反扑过来。吕臣军不敌,再次退出陈县。义军边打边撤,撤到清波,被章邯大军团团围住。吕臣只有两万多人马,秦军将近二十万,吕臣几次组织突围都失败了。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黥布率军赶到了。吕臣和黥布内外夹击,秦军不备,阵脚大乱,章邯急命撤退,两支起义军携手作战,追出几十里,斩敌无数,大胜而归。
回到营中,黥布来见吕臣,以为他就是陈胜,欲施大礼,吕臣急忙拦住。双方各自介绍了自己的情况,黥布感到有点儿失望,问道:“如今到哪里能找到陈王呢?”
吕臣道:“黥将军不必急着去找陈王,可先在我军中住些时日,说不定陈王会来这里找我们。”
“吕将军能否给我个准信,陈王何时能来,或者说,他在哪里,我去找他。”
吕臣目前还不敢把实情和盘托出,因为黥布手下有两三万人马,部队训练有素,作战十分英勇,他害怕黥布知道实情之后会吞并他这点儿人马。心想,先稳住他,相处一段时间再说。
“陈王行事向来如此,来无影去无踪,具体在哪里我也不知道,正在派人打探,过上三五日或许就有消息了。”
于是,黥布暂时留了下来。
半个月过去了,仍无陈王的消息,军中到处传说陈王已死,黥布心中疑惑,又来问吕臣,吕臣道:“那是秦军散布的谣言,将军不可信他们,近日闻陈王正在东面招兵买马,不久就会来此与我军会师西征,将军不妨再等几日。”
自从两军相遇之后,吕臣对黥布处处以上宾相待,除了好酒好饭劳军之外,吕臣还不惜重金笼络黥布及其下属,两军相处十分融洽。但是,黥布见不到陈胜是不会甘心的。又等了几日,黥布实在等不住了,于是告别了吕臣,率军向东来寻找陈王。
一路上,黥布到处碰到小股义军,旗号上打的不是陈就是楚,可是仔细一追问,都是些冒牌货。于是,黥布看见这些小股部队就打,先把对方打垮,再收编到自己麾下。一路上他也没少和秦军开战,但碰到的多是小股秦军。自从和章邯交过手之后,黥布便不再把秦军放在眼里了,没想这一日却碰到了劲敌。秦军主将名叫蒲臣,带了两三万人马,两军相遇正杀得难解难分,忽报背后又有一支敌军杀来,黥布以为是小股义军,没有放在心上,派了两员将领前去收服他们,不料遇到龙且,根本无法抵挡,于是黥布让前方暂且稳住阵脚,亲自来战龙且。
当下桓楚喝住众人,带了黥布前来拜见项梁,黥布勉强见了礼,心中却是不服。过去曾听桓楚说过项家叔侄如何如何英雄,今日阵前比武,项家军居然会干出二打一的事情,这让黥布很瞧不起,项羽也看出了这层意思,道:“刚才比武尚未分出胜负,想是将军心中不快。在下倒愿意与将军比试一下。”
这话正合黥布心意,“那好,项将军请上马。”
说着,两人同时跳上了马背,项梁喝道:“籍儿不得无礼!英将军请下马,适才比武,钟离眜和龙且二打一甚是无礼,老夫在这里给将军赔礼了。请受老夫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