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在南宋的某个晴朗的午后,徽州小镇上,白墙黑瓦的房屋映衬着青山绿水,显得格外宁静。然而,这份宁静却被一起离奇的案件打破。一个叫李氏的女子,被发现于自家小院中,衣衫不整、面露惊恐,身体则被掩藏在一片枯枝败叶之下。传闻她生前曾是一位极为美丽的女子,肌肤如雪,柳腰盈盈,面容娇媚,仿佛春日里的一缕暖风。她的凋零,带来了小镇的不安和恐慌。
此时,宋慈正在镇上的衙门,静静地翻阅着案卷。听闻此案的种种细节后,他的眉头微微皱起。李氏的邻居常常提起她,称其为“镇上最美的女子”,但这次美丽的娇颜却被死亡抹上了一层阴影。
“李氏之死,你怎么看?”一旁的衙役突然问道,打断了宋慈的思绪。“死因不明,周围村民纷纷猜测,难免要谈论些阴神鬼怪之事。”
宋慈抬头,目光穿透了窗外的阳光,似乎在捕捉什么。“这案件背后,恐怕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谋杀。”他缓缓开口,语气中透着几分坚定。“如果真的是谋杀,那凶手必定留有痕迹,而这些痕迹恰恰可以为我们揭开真相。”
随着日头逐渐西沉,宋慈来到李氏的家。小院子里,依稀可以看见几片尚未干枯的树叶,以及随意扔在一旁的几件衣物。他蹲下身,仔细观察着李氏曾待过的地方。就在这时,眼角一闪,宋慈看到了一块微微泛红的白布,似乎被掩置在地角。那是李氏的手帕,上面沾有鲜血。
“这手帕……”他轻声自语,心中顿时多了一份疑虑。手帕并未被人随意扔掉,反而是有意藏匿,这无疑与李氏的死亡密不可分。他将手帕细心收起,心中暗念,要想清楚其中的关系。
“李小姐生前与谁交往?”他问邻居,试图找到一些线索。邻居们纷纷议论,却都指向小镇上一位富有的商人,被称为金老板。他是个喜好风月之人,常常在街上与不同的女子攀谈。
有了这条线索,宋慈决定去寻找金老板。此刻,白天的喧嚣渐渐褪去,夜幕悄然降临,商铺已然关门,街道上也显得冷冷清清。宋慈轻步走进了金老板的店铺,发现这里空间宽敞,闪烁的烛光映照着墙壁上的画作,显得格外奢华。
“宋公,久仰大名。”金老板见到宋慈,面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生怕让人看出丝毫的慌张。
“听闻李氏与金老板您曾有过交往,不知是否属实?”宋慈直截了当地问道。
金老板眼中流露出一瞬间的惊愕,继而露出几分讥讽。“李氏?那只不过是我偶然的雅趣罢了,她不过是一位寻常女子,我并不喜好这样的低贱之物。”
宋慈察觉到他话中的轻佻,心中却更加紧绷。在进一步的交谈中,金老板对李氏的评价越来越低,这似乎是一种掩饰。随后,金老板还提起别的女子,言语中满是戏谑。
“你目光所及的,都是些轻薄的女子,终究为你所玩弄。”宋慈冷冷道,“而李氏的死,确是与您有关。”
金老板微微一怔,却急忙收起了愤怒,漫不经心地说:“你这是在威胁我吗?若你有证据,就拿出来。”
“证据当真无需急于一时。”宋慈不欲与他争辩,便告辞而去。他在心中却思索着种种信息,努力拼凑出案件的全貌。
接下来几日,宋慈分别访问了几个与李氏有过交情的男子,听到的故事各不相同,甚至有的说她与人苟且,与个地方上的小混混纠缠。每一个线索都像是迷雾中的一片叶子,让他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寻找背后的真相。
某日,宋慈收集齐了所有需要的证据,准备进行尸体解剖,以确认李氏的死因。他在镇上设置了安排,宁静的夜晚,他与一众衙役在一间小屋中开始了那重要而神秘的工作。
“李小姐的身体被发现于小院中,衣衫不整,我怀疑她的死因并未那么简单。”宋慈专注地剖开了李氏的尸体,面前是她白皙的皮肤,微微泛红的肢体,在烛光下一切都显得格外刺眼。
“她的颈部有明显的勒痕,似乎曾被人强行掐住。”宋慈的手指轻轻滑过她的颈部,仿佛触碰着她的过去,他的心中不免感到一阵怜惜。这么美好的生命,就在阴暗的势力下终结,实在令人痛心。
随着解剖的深入,他在李氏的体内发现了微小的寸草,如蛆虫般发白,似乎暴露出她生前的某些营养不良的痕迹。他的心中开始浮现出一系列问题:李氏生前究竟经历了什么,是否真的如邻居所言,遭到不公的对待?
在追寻这一切的过程中,宋慈的心中逐渐形成了一种金老板与几名男子之间互相勾结的错综关系。这似乎是一场暗潮汹涌的复仇,因某些纷争唯恐李氏的存在会影响他们的利益而最终酿就的。
经过几日的调查,宋慈决定再次找上金老板,直面他背后的秘密。在对峙中,金老板虽然自信满满,但言语中仍然流露出一丝慌乱。宋慈的一番话让他难以自持,被逼至绝境之下,气急败坏,露出了破绽。
“我不会让你成功的!”金老板咬紧牙关,显露出他内心的恐惧与绝望。
“但对我而言,真相终究会大白。”宋慈不予回应,转身离开,只留下金老板在风中独自狼狈。
经过几近两个星期的调查,宋慈重回李氏的家中,再次细细搜寻每一个角落。在屋子的一处阴暗处,宋慈无意中发现一封被隐藏的信件,信中正是几位男子暗中描述如何对付李氏的计划,甚至勾画出将她逼至绝境的步骤。声调诚惶诚恐,言辞中透露着恐惧与阴狠。
当他集齐这一切证据后,回到衙门,向衙门的长官报告了案件经过。然而在长官的耳中,金老板的势力早已如山一般,优雅而危险。
“这案件不宜再追究,稍有不慎,或将激怒金老板,导致后果不堪设想。”长官摇头否决,一时间让宋慈无奈地沉默。
但宋慈脑中却早已理清了逻辑,他知道这条路愈发艰难,但自己绝不会轻易放弃。他决定招来金老板与其他几名受害者,召开庭审。
“为何李氏在临死前写下那段信?”他质问道。金老板眼中的狠厉瞬间暴露无遗,而其他男子也纷纷惊恐地低下了头。宋慈步步逼近,逐渐揭开了他们勾结的真相。
最终,真相大白,李氏不仅仅是被金老板所害,更是由于几个男子为争夺她的宠爱而相互勾结,演绎出这一幕幕令人痛心的悲剧。此刻,宋慈再度面对尸体,默默替李氏叹息,试图让她的魂灵有个归处。
尽管案件最终水落石出,但事态的深远影响却让每个人都心中沉重。那一份美丽之后,再也无法复得,金老板与共犯的审判亦成了恨与爱的交织。归根到底,真正令人痛恨的,不再是那些肮脏的细节,而是人心的黑暗与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