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江源县山区
第36章江源县山区 “这一带附近还有矿山吗?我们怎么没有听说这里有什么矿区,是今年年初刚刚开始开采的吗,你小儿子采的是什么矿?采矿一定要注意安全。”三个人到了山里好象什么都是新鲜的,听见什么都要问一下。采矿可能和工业企业有关,出于职业的习惯也问了起来。
“听我小儿子说是石灰山的开采,采的是石灰石,矿主是城里的五星水泥厂的,去年才买下采矿权,专门用来开采石灰石的,今年初刚开始开采。听我小儿子说,这一带的山以后都要开采,开采权还在办理,现在是小规模的开采。小儿子在那里开采时,赚的钱确实比山里容易的多,一年可抵山里采山货多好几年了。”山里人都是靠山吃山,平时只能靠采山货过日子,毛竹和树木都是有计划地进行采伐的。
吴小祥听到这附近一带在开采石灰石矿就想起了同学徐建安的水泥厂,想不到是江源五星水泥厂里的石灰石矿山,听徐建安说过五星水泥厂是江城集团旗下的企业,仅厂里的职工就有上千号人,也是江源分公司里的支撑产业,也是江源县的一个社会,上千号人的企业在江城市县城里那可是大企业。
以前公司里也曾经因为厂里的扬尘影响到了城里市民区的生活交涉过,由于江源分公司里没有明确的态度,迟迟没有结论。看来这一带过几年再来看就可能没有这么安静了,在企业经济发展的初期,城市、工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的成正比的,等待人们回过头来,这些已经不复存在了,长江水利工程的建设淹没了许多文化古落村庄,一些宏伟壮观的自然环境不复存在,长江下游大片的土地每逢少雨的年份经常干旱,然而中国告别了长久以来人们缺电的现象,代价、利弊的权衡,这些问题不是底层的环保部门所能理解的,保护自然与改造自然必须要有所取,有所舍。
高度的不同,看问题也就不一样了。破坏自然环境,危及人类生存是不可取的,而有些自然环境本来就对人类不利,穷山恶水,加以改善也是必要的,野生动物的保护也是在不危及人类安全的前提下所进行的,不要把野生动物出没在乡田,山村当作是自然生态保护的考量,有悖人类自身生存的初衷。乱开采、乱伐木、乱放牧、乱开荒不仅是地方微观的问题,更是宏观的范畴。保护自然环境和改善生态环境成为了矛盾共同体,社会发展与进步都在这两个问题之间不断地选择,不断地取舍,一代代传承,一代影响一代。
三个人和山民老伯聊聊天,浮想起很多的感慨。听山民老伯说山的另一边脚下有家乡镇企业,是外乡人来投资开办的,做低碳环保的竹炭产品,因为在山那一边的雨水非常充足,有大片的毛竹山林,听老山民说,那家乡镇企业还是省里定点的低碳环保企业,竹炭产品销路很好。由于是外省的企业,不属于江城市地区,不在江城市环保检测评有限公司的视线之内,吴小祥从来就没有听过,如果有合适的时间可以到那个乡镇竹炭产品企业去参观一下,看看有没有参考价值。节能环保产品是环保部门极力推荐的,需要抽出时间,专门组织人去参观一下,收集一些一手资料,有可能可以在全市推广。
吃了中饭,在周边走了走,看了看,空气太好了,城里难的一遇,准备离开时,看老伯家有很多的山货,就在老伯家买了一些山货,由于野货不是很多,老伯不肯卖。看看时间已经晚了,三个人就回程了。
近期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任博元到省城董事局开会的次数多了起来,刚刚从省城回到江城集团总公司大楼办公室,任博元就让办公主任按排一下,明天到江源县去实地考察一下江源五星水泥厂。
董事局长刘海涛在工作会议上布置了今明两年,江南实业控股集团旗下企业兼并、分设、撤分、收购事项,对一些过剩的产能,既没有经济效益,又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同时又面临着行业的治理整顿,该破产的破产、该转型的转型,能够转让出去的尽可能转让出去,如果企业的领导班子成员能够自主经营的,也尽可能放手,前提是要确保集团公司资产的保全而不至于流失。因为江城集团总公司各个方面条件都比较明显,经济效益好一点的工业企业不是很多,同时双高企业又十分明显,所以董事局让江城集团总公司先行一步,以带动全局。
任博元回忆自己刚到江城市的时候,为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实行了厂长经理责任制,刚开始几年还有点成效,由于责权利之间缺泛严格的监督制约,厂长经理出现了损公肥己的行为,企业亏损面积越来越大,成了集团公司的一个包袱,阻碍着江城集团总公司经济建设,企业是集团公司的经济命脉,企业经济效益继续低迷,使集团经济难以继续顺利地进行,对企业进行重组成了别无选择的举措,而重组又没有设定统一的方式和方法,可以通过招商方式将企业资产进行买断,也可以以管理层为主全民持投方式,或者集团控股管理层参股。
江城集团总公司的企业重组围绕的是资产和权属,资产系着千千万万职工的生计,千千万万的职工关乎着社会的稳定。权衡利弊,责任重大,在回江城市的路上就想着如何进行企业的重新冼牌,上面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江城集团总公司淘汰过剩产能、尽快走出低谷,是重中之重的要事,不能耽搁,江城集团总公司的各级部门都要重视,也是一项政治任务,作为江城集团总公司的一把手,董事长任博元必须及时贯彻落实,在他心里想在这一轮的行动中有所建树,在事业上拼搏也要资本。
他想,江城集团总公司的产业基本都是工业企业,在企业里最以江源五星水泥厂和龙江造纸厂两家为典型,在这两个企业打开了局面,其他企业就欢迎刃而解。五星水泥厂有市场而领导班子不作为造成企业经济连年亏损,龙江县造纸厂虽然领导班子很尽职,但造纸行业全国性的不景气,产品滞销积压。他想先从五星水泥厂入手,让办公主任和江源分公司联系,以先征求县分公司的意见,再考虑下一步如何进行,不过他没有说去江源县的具体事项,属于正常的下基层行为,想想也许久没有去过江源分公司了,也应该下去看看。
“花茂,这两年来江源县乡镇企业发展的很好,有的产品都打到了国外,可不可以在集团公司推广开来,扩大规模,在集团公司的企业里树一个典范。”花茂与任博元所处的位子不同,一个是企业的领导,一个是地方的主管,但江城集团在江源分公司的事务基本上都是靠江源县政府支撑的,所以习惯以名字相称,以表亲近。
“有一家,是山里的乡镇里办的企业,是临近山那边外省乡镇企业来投资的,做低碳竹炭环保产品的原料生产基地,由于受自然环境保护的限制,生产规模不大,投资也不大,原料生产都是本乡的一些山农在做,也就是毛竹一类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要在全市靠近山区的乡镇推广不难,但要在江城集团总公司来推广,而且要形成规模化生产,会受地域环境限制,只能是点状式地发展,收购有难度。”花茂向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任博元汇报低碳竹炭环保产品的特点,说着话的同时,拿出了县里乡镇企业现状与分析递给了任博元。对江源县的低碳竹炭环保产品,任博元也早有耳闻,也想过有所介入到环保生产的行业当中,曾经也和李国栋讨论过此事,有共识。
任博元接过分析报告“这个报告我已经看过了,低碳竹炭环保产品要在集团公司形成产业化发展有待时日,但江源的水泥生产企业的家数在里面占的比重较大,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江城集团总公司里的五星水泥厂经济效益这么不好,而乡镇企业的水泥生产企业这么多,生产经营还都有是红红火火的,这是什么原因?”
花茂说“乡镇企业有很多的灵活性,在企业的管理制度、用工、政策的制约都是集团公司无法相比的,成本低,市场竟争力就强。”花县长也有意重点突出乡镇企业的灵活性,集团公司的企业和乡镇企业两者结合起来谈,他就不容易回答上来了,有关集团公司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他不好说,他知道五星水泥厂存在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在他看来比较普遍,要想解决不是那么容易。
五星水泥厂与江源县的依存关系,作为五星水泥厂的主管上级,在很大的程度上要听听江源县政府的意见。花茂是江源县的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