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超前的规划 - 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 浙西闲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8章超前的规划

第28章超前的规划  任博元曾经刚到江城集团担任总经理的时候,兴致勃勃,对于一个江城集团不在话下,所处在欠发达地区正好施展自己的才华,越是穷困的地方自己发挥的空间越大,原来的董事长已经等待着退居二线了,自己不出现意外的情况,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的第一把手肯定是由他来担任,这是他自信所在,这是他的自负。同时他也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一个人,对李国栋的《江城集团经济发展规划方案》,很有说服力了,他在心里已经认同了。

任博元对江城集团总公司的忠诚,无可厚非。他对江城集团经济的发展,曾全身心投入,也曾付之全力,深入基层,走出去,请进来,从一些大专院校请国内经济学专家来指导,总经理大会议厅经常有经济学大师给集团公司演讲中国的宏观经济和地方微观经济发展的案例。

经过几上几下,多次考证形成了江城集团的经济发展规划。出台的江城集团发展规划虽然说不上十全十美,但在他看来是划时代的,对于江城集团的发展规划是前所未有的。

他不是一般的自负,而是非常自负的人,自负成就了他现在的地位,自负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要说一个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不自负,那也不可能,不现实,自负的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才华的体现,自负也得要有资本,没有资本,谈何自负,不自负,管理不住集团总公司一方,统领不了集团总公司一方的干部队伍,对于这一点,任博元自己是这么想的。

因为他长期从事法务工作,在来江城集团之前也是一家有名的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长期以来他缺少对经济规律的研究、对经济实践的深入,这些先天的不足就成了他自负的缺陷,但他看了李国栋的《江城集团经济发展规划方案》,知道自己的缺陷所在,这也是董事局万主席预料之中的事情。

他在看内部电视的时候想过尽快开一次董事会,首先按组织原则对李国栋的《江城集团经济发展规划方案》给予认定,也是表示一下自己对李国栋总经理的理解。他十分肯定自己在班子里的地位,一个眼神就可以把班子的意见尽收眼底,这就是他自负的成就,如果他真这么做,也是极有可能达到他所要的目的。但这种想法很快被自己否认了,从事律师事务工作多年,让他养成了一种引而不发的习惯,如果主动地提出要召开一次董事会,而且是专门为总经理李国栋的《江城集团经济发展规划方案》而开的,会让人误解他的本意,更让他否决刚刚产生的想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董事局万伯渊的出现,来的时间让他觉得有点不是那么简单的巧合。

在李国栋召开的总经理工作扩大会议的第二天上午,《江城集团经济发展规划方案》送到了他的办公桌上,内容基本上昨天讲话中都提到了,看见已经抄送到董事局,他知道了李国栋的用意,顿时感到李国栋是在担心自己会对他的《江城集团经济发展规划方案》产生误解,更觉得自己刚才的想法确实晚了一步,作为董事长应该先找李国栋交心,现在看来已经失去了先手机会,能否有后手还需要等待。任博元也确实有职业涵养,但他终究是把个人的成就和政绩与江城集团公司的经济建设的发展划上了等号。对于这一点,董事局主席万伯渊以及董事局的主要领导都已经意识到了。

任博元的心里是这样复杂的。

李国栋在总经理工作扩大会议的第二天上午就召开总经理办公室会议,顺利通过了《江城集团经济发展规划方案》,并送到了董事会,董事局。

李国栋与大家相处了两,三个月,在这个地点,这种环境里,大家都很随和。不要以为董事会的董事们都是办大事的,开起会议都很严肃认真,其实都是习以为常,相见的第一天有点礼貌性的拘束,之后就随便了,座谈,通话,像这种小范围的核心会议,都在和谐的气氛中展开,能走到这一步,都是有很好的素质,更何况李国栋需要的是这样和谐的气氛,也是他营造的。对于这一点他非常的轻车熟路,多年的领导工作养成了一种营造气场的本能。

《江城集团经济发展规划方案》定下来之后就让各个部门去制定实施细则并付之实施。已经完成开局的第一步,在江城集团大家面前亮了相,总经理的演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要的事情办好了,然后就开始了李国栋担任总经理以来首次的总经理工作会议,李国栋和几位副总边协商,边交待工作,一切都在李国栋的计划中进行。李国栋所做这一切,也只能希望董事长任博元能够理解。

李国栋首先发言“江城集团要想尽快地走出现有的困境,按部就班的老路肯定不行,必须要有所突破,突破江城集团总公司长期以来的常规,在淘汰过剩产能、兼并、分设、撤分、收购,江城集团今后有所放弃也必须要有进取,与此同时,引进项目,引进高新技术,引进大客户,大企业来江城集团来投资是经济发展的重头戏,重中之重。我想过几天,我要到bj去一趟,老陶你也准备一下,我们一起去,到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去了解一下国家行业发展的前沿政策,为引进国家重点项目做些前期准备工作。”

要想激起江城集团这潭混浊的水,必须出乎常规,要想引起上面重视和政策支持,给江城集团经济发展带来政策面的亮点,必须要有大的动作,大的举措。引进项目,引进国家重点项目作为开拓江城集团经济发展新局面的首要之举。而要引进国家重点项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他思惟里,引进国家重点项目其号召力不亚于一个具体项目的到位,那怕是一个意向,一个实地考察都会在董事局,市里各个职能部门引起非同反响。

李国栋想过董事局万主席对他交待的江城集团总公司今后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兼并、分设、撤分、收购方面,但他想事情不能孤立起来做,要先引进来,再付之实施兼并、分设、撤分。过度或过快地实施兼并、分设、撤分与江城集团总公司的实情自认为有些不符。然而他知道要真正能引进国家重点项目到江城集团并不是几个来回,短期内就能办到的,而且是一项长期的攻坚任务,况且江城集团的各个方面在外面的眼光里都不是很引人注目,集团公司的先质条件、江城地域环境、自然资源可开发储藏量均没有足以引起部,委属企业关注。

他抛出引进国家重点项目,大型企业来江城集团来投资其本意就是要为振兴江城集团经济树一面旗帜。具体方法,李国栋想了很多,能够走捷径的只有到上面去找,来江城集团后他就与国家发改委曾经西安交大的同学联系过,答应可以给他引见一下,说是也有可能会给他带来别开生面、意想不到的事。

陶国富是常务副总经理,分管工业,bj之行肯定离不开他了,李国栋计划带着分管工业的副总经理,江城集团工业部长去bj,虽说心里没底,但是这是必行之举。发展的商机是找来的,要去寻求商机也必须首先从上层开始找源头,找信息,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有一个超大的信息库,在这个超大的信息库里肯定有他所需要的信息。他有这个资源,并不是空穴来风,信手拈来,他已经有了前期的准备。

陶国富是老江城了,几十年来并不是没有在这方面努力过,而都是半途而废,对此他有切身的体会,李国栋也想听听他的意见。

陶国富对李国栋说了自己的想法“就我们江城集团总公司现在的情况,要引进国家重点项目有难度,而且难度肯定很大,我有信心,但底气不足。我在副总经理的位子已经多年了,有好几次都是半途而废,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还有集团公司的政策不到位,以前还有几个大型企业在江城市的有办事处,现在都已经撒回了。”

常务副总经理陶国富谈起了江城集团曾经招商引资的的经过和困难,多次的洽谈都是他亲身经历的,面对的问题很多,也不是一下子能够解决的,当外商企业看到江城集团的经济发展规划时都谈不到一块,所以对于这一点,他不仅没有自信,对李国栋总经理的主张也不敢认同,缺乏自信心。

常务副总经理陶国富对李国栋总经理的真正能量他确实不太清楚,否认中又带着一些的希望,当初自己一人在孤军引进项目,现在他希望自己未能办到的事,能在李国栋总经理手上办到。

自负的本身包含着自信和才华,自负也要有资本。自负与包容是两个层面的概念。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