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秘书传说二 - 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 浙西闲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9章秘书传说二

第79章秘书传说二  凌家祖宗那一次来到杭州胡庆余堂,碰到了一位老中医,听旁边的人说这位老中医平时很少出来给人家看病,三年五载都难得一面。他给人家看病要讲究一种缘分,有缘分的人他可以不计分毫地给看病,无缘之人化再多的钱他都不会朝你看一眼,更别说求了。

凌家祖宗他带着儿子远远地站在那老中医旁边,四周的人都在排队,等号。那老中医坐在胡庆余堂的堂中,只顾自己看着一本书,偶尔抬头看看,又低头看书,周围有好几个人在等他看病,他却视而不见,也不给人家看病。胡庆余堂里的老中医周围的人渐渐散去了,老中医又不给人看病,等在这里有什么用,原来很多围在老中医旁边的人,一下子全都走了,都到其他的医生那里去排队了。老中医还是那个神态,一忽看看书,一忽抬头似在想什么,意味着什么深奥的药理。忽然间,那老中医抬头时看见了一老一小站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全神凝视了一下,就站了起来走到了凌家祖宗他面前。也不问病情,就摸着他儿子的头,略看了一下,就把他和他的儿子叫到了里面的室里,细心地把脉,按摩,又用针扎了几个穴位,这才一一问了起来。

老中医知道老祖宗既聋又哑的原因后,就对他说:你以后就不要到处跑了,你儿子的聋哑不用看,也不用吃药,看了也白看,现在神仙也治不了他的聋哑,灵丹妙药也没用,只需要再等几年,他身体内的几处经络自然会自己打开的,那个时候他自己自然会好的,包括聋哑都会好的,时间可能会很长,也有可能就在这几年,要看他自己身体各方面成长的情况。我看你老人家自己要养好了身体,你有生之年会看到他好起来的。我倒是给你老人家开一方中药,你体内湿气很重,阴虚,乏力,睡眠不好,我给你开一些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先调理一下,过一个月再到我这里来给你转个方,以后你就长期服用。年纪大了,心不要浮躁,尽管放心过日子,你儿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位老中医是他在杭州纸行老板,从四川给他介绍来的,三,五年来杭州一次,他儿子的情况,杭州纸行老板已经告诉老中医,老中医似乎就在杭州胡庆余堂等他,如果他不来那就是缘分未到。凌家老祖宗带着他的小祖宗离开杭州回到龙江,就按照老中医的交待,自己养好身体,等待有一天他儿子聋哑好起来。十年过去了,儿子已经二十多岁了,还一点没有动静。到了八十四岁的时候,他老人家身体有些扛不过去了,整天都在床上趟着,药也不管用了,弥留之际实在不想这么离去,祖宗的传家宝就要在他手上失传了,他想着,烦着,烦着一把手推开了床边的茶椅,茶椅上的茶杯,茶具乒乒乓乓摔到了一地,这么一下动静来了,在房屋外面的儿子突然推门跑了进来,跪倒在他老人家的床前,看着他老人家,好象似在问他这是怎么了啊。

凌家祖宗他老人家在弥留之际,想想祖上的秘方要在自己手上失传了,心浮心躁,就把茶椅上的茶杯,茶具乒乒乓乓摔到了一地,这么一下动静来了,在房屋外面的儿子突然推门跑了进来,跪倒在他老人家的床前,老祖宗伸出手拉着儿子,自言自语在说:我对不起祖宗啊,几百年的祖传就要在我手上毁掉了,我心不甘啊。他忽然想起来,儿子怎么会自己跑了进来,而且儿子的手十分有力地揉着他的手,他对儿子说:儿子你听得见我说话了。他儿子点点头,摇着他的手。儿子听见了,他一下了坐了起来,流着老泪,把儿子拉到了身边,高兴地说:好好,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这一来,他老人家身体一下子也好了起来,过了半个月,儿子听觉越来越好了,声带也有了反映,支支吾吾发出了声音。就这样,过了半年他儿子听觉完全好了,说话虽然还不是很流畅,但明显在慢慢好了起来。他老人家身体实在不行了,临终前,他支开了其他人,对儿子说起了这个祖传秘方,完成了他的宿愿,祖宗的秘方传承了下来。他儿子听觉好了之后,记忆力特别的好,听过一次,就全部记了下来,虽然不得要领,凌家的祖传需要的就是一句不漏地记下来,只要一一照办就是,真正懂的这秘方里面的秘诀含意祖上也没有几个人,只要按照秘方做就能出效果,说简单也简单。

凌志强的曾曾祖父离开的时候,他的曾曾祖母也不在了,曾曾祖父第四个老婆当起了凌家的主,家业,祖产也就这样传了下来。凌家的产业一直兴旺整个江南,由于产量有限,也就是这有限的产量,龙口牌蜡纸成了富贵人家的收藏品,物以稀为贵。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就有几个rb人,想取得这凌家的秘方,曾经把凌家大院包围,几乎所有的房屋里里外外都翻腾过了,还没有找到那个秘方。凌家龙口蜡纸的生产秘方传承方式是对外保密的,口传不立书也只有口传人和被传人才知道,家族里的其他人都以会是有书写秘方的。一直到解放这后,那蜡纸牌蜡纸还在生产着,那口决还保存在凌志强的头脑里,只是到了公私合营之后,生产规模扩大了,而现代的化学工艺已把他那个秘方替代了,尽管如此,现代化学工艺生产出来的蜡纸存放时间久了,效果就看出来了,色泽不是模糊了,就是退色了,远不如按照秘方做出来的好。等厂里发现了有这种差异,就开起了小规模蜡纸生产线,但有些条件,在现代社会中不好找了,即使做,也不能刻意求全。

龙江造纸厂的动员大会开了两个小时,江涛看场上大家牢骚也发了差不多了,情绪平静了许多,就开始把话转到了正题上“师傅们,师兄弟及广大的职工们,你们的想法也是我们领导班子的想法,你们的要求也是我们的要求,我们厂领导班子,龙江县委和分公司的领导都和大家想到了一起,都不想对我们龙江造纸厂进行剥离。大公无私,我们一代人为此奉献了一生的精力,我们的职工为此用生命来维护,私有化在我们眼里那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我们是要彻底对几千年封建主义社会遗余下来的封建意识根除掉,对资产阶级思想进行彻底地改造,我们的革命先辈们也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更新,对私有化的认识和理解也有了新的解释,以前我们经常提到了私有化是纯私人性质的,是属于资产阶级思想,属于封建意识残余,是不耻的,而我们今天要推行的方案在观念上有着完全不同含意,是积极的,这不是把公家的资产进行私有化,而是对资产进行民营化管理,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重要的组成之一,企业的产业治理整顿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不然会阻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进程。”

“真的要进行企业民营化也是我们造纸厂广大职工自己的事情,但是现在全国都在推广民营企业,企业产业治理整顿不是我们一家,市里很多的老国有企业已经完成了产业治理整顿,而且很多的职工也下岗了,失业了,铁饭碗没有了,这是企业产业治理整顿所带来的一种暂时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是我们必须的经历,只是让老百姓一下子未能适应过来。那为什么要进行企业产业治理整顿,为什么企业产业治理整顿就会出现这种社会现象。大道理我就不说了,我先不说我们厂的具体情况,因为我们厂和他们厂不一样,他们不能比。现在外面有大部分的企业长期以来经营持续下滑,经济效益年年亏损,很多企业的职工工资都是靠银行贷款的,原材料进不进来,成品仓库产品积压卖不出去,你们想这样的企业还能维持多长时间,公家也不会因为企业年年亏损拨款弥补,这样的企业还是铁饭碗吗,工资都发不出来,这样的企业离破产还有多远吗,一旦破产,职工面临的还是下岗,失业,到那时更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从另一方面看,很多的乡镇企业,与地方企业生产的是同一种产品,面对的是同一个市场,为什么乡镇企业就发展的那么好,为什么一些民营企业发展的那么好,这不是企业行为自己造成的吗,如果这些企业不是公家企业,不是公家资产,都是厂长经理自己的,这种现象还会存在吗,地方企业管理干部换了一批又换了一批,又能怎么样,这还不足以让公家在根本上去解决这种因企业管理上不健全而带来的一系统的问题吗,长痛不如短痛,阵痛一时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古老的秘方已经被现代技术取而代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