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秘方的传说 - 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 浙西闲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8章秘方的传说

第78章秘方的传说  刚才说话的是江涛的师傅,叫凌志强,祖上就是造纸的,以前都是做坊式生产,到了他祖父手上在江边龙口建起了造纸厂,那时候生产的产品都是生活和学习用纸,其中龙口牌蜡纸和卫生纸在江南很有名声,虽然牌子很响,但产量和销量都不是很大,一方面受生产规模限制,一方面也是为了保住这块牌子,物以稀为贵,生产出来的龙口牌蜡纸基本是供应江南各大城市里的一些大的纸行客商。

凌家生产的蜡纸在祖上是有秘方的,凌家祖传秘方传男不传女,而且只传长子,这个秘方凌志强也不知道是那一代祖宗研发出来的,这个秘方的传承有一条与众不同方法,没有书面记载,只能言传,不可立书,因为这种传承的方法,几度差点失传。为什么会有这种特殊的传承方法,凌家后代都不知道,说法有好多种,但都经不起推敲。

凌家前辈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凌志强听祖父说,前清时,曾曾祖父在五十岁前取了三个老婆,生的七个都是女儿。凌老祖宗在地方上也是有名的人,虽然他不愿与官府来往,但县太爷平日里凡事都会对他敬重三分,县衙门里要办什么大事都会叫下人过来和他知会一声,凌老祖宗还就这脾气,龙江城里城外的事只要是县衙里处里不公的,大家都会来叫他,他也都会去为来找他的人去申诉,他一出面县老爷都给他留足面子,如果确实没有道理的事,在他家里就立马给出公断,立马平安无事,所以有些人也经常为些家里,邻里,族里的事上门来要他帮忙解决处理,时间长了,在老百姓心中,他家里变成了第二衙门。

志强他的曾曾祖父那时候开的是大作坊,就像现在的工厂一样,是龙江县城里最大的一家富户,在造纸行业里面江南数的上一家有名的牌子。凌家大院处在大龙口江边,离龙江三里开阔地,大院里有五座大房屋,其中三进三院的有两座,二进出的也有三座,大大小小一共有一百零八间房屋,在这房屋群中有十八个水井,三十六个天井,造纸作坊在凌家大院的后面,比凌家大院要大出三倍以上,他和大老婆住在三进的大房子里,另外两个老婆住在他三进房的左右两边的两进房子里,另外一个三进房是专门给凌家老一辈的老人住的。

凌家老祖宗的大老婆是杭州一个富商的千金,叫程雪娇,自少就喜欢书画,对凌家的纸情有独钟,凌家的纸坊里也生产少量的宣纸,是专门送人用的,从不对外出售。凌志强的凌老祖宗经常去杭州程家送货,去的时候都会带些自己生产的宣纸送给程家,去了次数多了,凌志强的凌老祖宗和程雪娇相识了,两个人有情有义,凌,程两家的长辈知道了,都很愿意,还都是名门望族,门当户对,又是有情有义,相亲相爱,到了年龄就让两人结婚成家了。结婚了十多年生了三个都是女儿,在古代有个风俗,家里必需得有男丁,才会长盛不衰,家业才能长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里没有男丁,家业就不能传承下去的,那个时候医学没有现在先进,凡事只能靠碰运气。程雪娇是个开明的人,就让凌老祖宗再取小的,取了一个生下来两个还都是女儿,又再取了一个,谁知道生下来还是女儿,一共生了七个女儿,到了五十岁,凌老祖宗不想再取了,命中无儿子,怨得了谁,传承的事,真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再说吧,也可以到同宗中去另外想办法。

五十岁凌老祖宗过生日,富裕人家的主人过生日那可是热闹,而且是龙江县城里的凌家,那就是个阔气,凌家大院里里外外,摆了几十桌,远亲近邻,县里的望族,各地的客商都赶来恭喜了,包括当地的平民老百姓,只要是上门的都有位子,管你酒足饭饱。凌老祖宗更是性格豪爽,正当年,酒量过人,见人就是一个满杯,你说说,几十桌,每桌八个人,那没有两,三百杯请不过来的,虽然酒杯小了点,但几百杯下去,海量,江湖上难得一见。喝得痛快,高兴,可能喝了太快了,一圈下来头有点晕了,脚站不稳了,嘴里还喊着“高兴,高兴,喝,大家喝,尽情地喝!什么我喝醉了,你这个不领清的,我这一生从来没有喝醉过。”一边说,一边喝,拉着这个一杯,拉着另一个又是一杯,真不行了,歪倒在桌椅上,眯糊了。程雪娇看见这样子,就让贴身丫鬟扶老爷回房休息去,外面由她自己来应付,还别说,这程雪娇是个女中男子汉,也是个海量,紧接着又开始喝了起来。

凌老祖宗虽然嘴里还在说着话“喝,喝”地叫,但人已经站不起来了。贴身丫鬟扶老爷回到房里,酒喝醉的人身体特别重,双脚一点都不着力,丫鬟几乎是抱着老爷到了房间里,两人这么抱着,凌老祖宗倒在床上,还是抱着丫鬟不放,想不到凌老祖宗酒后乱性了,这一下丫鬟没有办法了,叫也不能叫,外面这么多的人,不要说她叫不出来,凌家的面子也不能叫。完事了之后,丫鬟脱身出来走到了程雪娇跟前,哭泣地对女主人说了这事,程雪娇对自己的贴身丫鬟说:不要哭,那是老爷子对你的好,不哭,不哭。程雪娇话虽然这么说,脚还是蹬着地恨恨地说:这个老色鬼。说归说,毕竟是大户人家出身的。

凌老祖宗酒醒过来之后,又开始找人喝酒了,这时已经天亮了,酒席已经散了,事后过去了,对于昨天发生的事,他就记得喝酒,和那小丫鬟的事早忘掉到了脑后,酒醉时发生的事什么也想不起来了。程雪娇也是个聪明人,没对凌老祖宗说,就当的什么都没有发生。程雪娇是什么人,拿得起,放得下的女中豪杰。过了三个月,程雪娇的那个贴身丫鬟对女主人说:老夫人,我怕是有了,三个月没有来了。程雪娇对这个丫鬟就像是自己的亲女儿一样,这件事的发生,都是凌老爷这个老色鬼的事,既然已经发生了,就算了,饶过他这一次,但这个丫鬟已经怀上了,那总的要想一个办法,丫鬟还要出去见人的啊。

程雪娇对这个丫鬟说:你先不要出去,等着,我去一下。过了一会儿,程雪娇把凌老祖宗叫了进来,对他一五一十说了三个月前发生的事。凌老祖宗听了后,对那丫鬟说:难怪这三个月来,你看见我总是躲躲闪闪的,我对不起你,我赔你,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转身对程雪娇说:老太婆,我错了,当时不应该喝那么多酒。老太婆你看要不这样可不可以,反正我已经取了两个小的了,也不差这一个,就再让我取一个好不好,现在她身子已经有了,在外面她还是个黄花闺女,让她以后还怎么做人。程雪娇对凌老祖宗说:你这个老色鬼,但事情已经是这样了,那又有什么办法,我就依你说吧,那就尽快完婚,想藏也藏不住的,到生产的时候就对外面说是早产儿就是了。

程雪娇出身于大户人家,是个能识大体女子,有钱人三五个老婆也经常见,更何况凌老祖宗事出有因,完全是为了把凌氏秘方传承下去。三天后凌老祖宗和那贴身丫鬟简单办了结婚仪式,由专门人侍候着,又过了七个月,凌老祖宗的第四个老婆临产了,想不到是个八斤重的儿子,这下高兴了不得了了。五十岁生日,才得一子,老来得子,甚是高兴,到了儿子一岁多的时候,发现儿子还不会说话,想不到那儿子是个弱智,是个聋子,十聋九哑,想想这倒也没有什么,反正是自己的儿子,老来得子,高兴都来不及,聋哑有什么,只要身体也就行,还别说,这小子,一生下来就没怎么生过病,结结实实的,到了十来岁就比同年龄的整整高出了一个头,头脑还很好使,什么活比划一下,儿子一看就会做。曾曾祖父过了七十,这才想起了祖传秘方的事,那可让他安不下心来了,没有儿子那没有办法,既然已经有了,那就得传下去。但儿子听不见,又不会说话,按祖上秘方传承的规定,只能是口传,这可怎么办,想传也传不下去了。心烦着,一天一天就这么烦着过,曾经无数次带儿子到处寻医,但都一点效果也没有。

在他曾曾祖父时,家里收养有八个学徒,这八个都是孤儿,其中五个都是从孤儿院里抱来的,八个孤儿学徒是秘书的一部分,所以收养孤儿对身体的要求比较严格,不是智商方面,也不是外表,而是男孩,年龄不超过五岁的男性孤儿,这也都不是关键,关键的是男孩的尿液,尿中的含酸高低,高不行,低也不行,要达到秘方的要求,合适的不好找,而且必须要体格好,身体好只是必备条件之一。龙江县小地方不好找这样有资质条件的孤儿,基本上都是从杭州,上海大城市里的孤儿院找到的。另外三个孤儿都是自己收养的。他作坊里还有几个孤儿,那都是不上工的,因为尿液达不了秘方的要求,能够上工造纸的孤儿就这八个孤儿学徒,其他几个孤儿,在家里打打杂,搬运。

为什么做蜡纸要孤儿的尿液,据凌志强说,长期没有受到父母扶爱的男童体内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含雄性酸液,孤儿男童收养了之后,尿液含酸达到要求的孤儿每五天都要喝一味中药炀,连续喝三年,之后人体内自然排出的尿液就能产生一种造蜡纸的秘制配方原料,这种特殊的尿液一般会维持到结婚成家前,结婚成家之后尿液中的这种含量自然就消失了。尿液是人体内自然排泄物,对人的身体没有伤害,凌家祖宗每二、三十年就会补充一些孤儿,原来退下来的孤儿或者成家了,年龄大还没有成家的就在凌家给他们养老,给他们送终。

这种特殊的尿液只是祖传秘方中的极小部分,秘方中还有很多的造纸环节中如何取料,如何配方都很有讲究,只是祖上有严格的规定,只能口授不能立书。凌志强的曾曾祖父为此担心这个祖传秘方会在自己手上失传。他曾到处求医给儿子治聋哑病,访遍了大半个中国,始终没有一点见到效果。在他儿子十来岁的时候,他带儿子到了杭州胡庆余堂,杭州胡庆余堂他已经来过很多次了,已经成了常客。来是来了,也不心存希望,尽人事,听天命,如果真在他手上失传了,那也是天命该在是他的命。

掌门人祖上的事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