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勤能以补拙 - 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 浙西闲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章勤能以补拙

第3章勤能以补拙  吴小祥到实验室上班以后时间不长,有一次生产技术处长李国栋到了实验室,对吴小祥熟练进度表示了肯定,就随意地问了起来:“小吴,实验室里放了那么多的书,我看你好象都没有怎么动,是看不懂,还是没有兴趣看。”李国栋看过吴小祥的学历,文化基础确实很低,实际也只能是一个小学毕业生,虽然在化工厂里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但他想对吴小祥另一番的要求,看看他的悟性能否进一步的提高。

吴小祥对师傅说“师傅,这些书我翻过几本,不是没有兴趣,而是里面的内容实在是看不懂,就像天书一样,也就没有去翻看了。”

李国栋对吴小祥问道“小吴,我想问问你,这些书你想不想看,想不想知道你天天要抄的这些数据的原因,想不想知道这个实验室的工作原理吗?”李国栋很随意地和自己的学徒吴小祥聊聊,每天都会见面,没有那么多的工作上的话题,而每天见面时不时会聊上几句与工作无关的闲话,这次来也主要想试探一下,吴小祥有没有上进心。

吴小祥说“想啊,但想又有什么用,初中读了两年,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社会实践,文化程度低,看不懂,想了也白想,没有用。”

李国栋说“文化程度低可以学习,学习又没有人阻拦你,只要你想知道,你就可以学啊,如果你不学,将永远停留在看仪表,抄数据的岗位上,这是最普通的岗位,没有技术含量不利青年人的进步。”

李国栋也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吴小祥是个可塑之材,有发展的潜力,不知道他有没有志向和信心,有意诱导起吴小祥。

吴小祥好学是天性,只是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机会和环境,遇到同班的几个同学天性贪玩,在学习念书上没有下过功夫,当走上了工作岗位才知道学习是那么的重要,没有一个好的文化功底,想在工作上有所成就那就难了,于是没有多想当即就说了“李师傅,我确实很想学习,对实验室的工作原理也很想知道,也很想学,只是我在初中里什么都没有学到,数、理、化一点基础都没有,想看也看不懂,又怎么去学,天天都有要上班。”

李国栋虽然是生产技术处长,吴小祥还是叫他师傅,吴小祥也确实是他带的第一个学徒,也是唯一的一个纯师徒性质的学徒。吴小祥的学历真要说起来,小学五年级的水平都还没有达到,更不要说是初中的课程了,想要看这些书,连门都看不到,然而年青就怕不好学,有心想学肯定能通过自学成才。

李国栋见吴小祥有诚意学,就进一步开导“你只要想学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学不到的,也就是这些简单的书。你想学,我可以教你怎么去学,但你要有个思想准备,少则三年,或者更长,时间的长短就看你的悟性了。但你在学习期间必须做到心无旁骛,不能有其他的思想,不能谈恋爱,只能一门心思学习,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业余时间。只要你肯学,三年内你可以把初中、高中甚至一些大学的课程学完。但在这三年当中是十分艰苦的,这三年内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没有朋友,没有社会交际,连家里都不能经常回去。你有这个信心吗?你能做到这些要求吗?”

李国栋已经对吴小祥做过智能测试,心里有底,只要他尽心尽力的按自己的要求去完成,三年时间能够达到大学初年级的一般要求,但这三年对一个富有年青活泼的人来说,是十分困难的,如果不在他这个对外封闭的实验室里工作,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只能是凭空想想而意,即便是在这封闭的环境里,真要想付之行动,没有坚定的意志,悬梁刺股精神,肯定实现不了的。

吴小祥听师傅这么一说,没迟疑,就对师傅说“不要说三年时间,更长的时间我都能做到,而且一定能按照你说的要求做到。只是我这样的文化基础,三年时间能实现吗。”

吴小祥语气非常肯定,表情十分坚定,一副求知若渴样子,加上他也不十分地喜欢社会交往,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在一起玩的也就是那么三、五个人,自从参加工作之后,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也没有以前频繁了。

李国栋的学生虽然很多,但吴小祥是李国栋唯一的一个学徒,既然已经有了师徒的名份,李国栋想对吴小祥作进一步地培养,不然脸上挂不住,但吴小祥想要上进必须得要有文化知识,否则再培养也成不了才,也只能是实验室里抄抄数据的学徒,于是就想让吴小祥通过自学补上中学的课程。李国栋看了吴小祥一眼,看见那种眼神,不出所料,儒子可教,就翻开手上的几张纸,对吴小祥说“我在这几张纸上列了一些书,这些书厂里图书馆里都有,你按我给上面标注的要求,包括内容、时间,必须按进度完成,没有标注的先放在一边,这是我在大学里总结的一条走捷径极其有效的方法,你只要照着我划的上面去做,就行了。你不懂的随时可以来问我,也可以去请教厂里中学部的教师。学习也可以在宿舍里,也可以在这实验室里。”

李国栋把那几张自己已经列出的一些名录放在实验室的办公桌上,说完了话,握了一下吴小祥的手就起身离开了实验室。

李国栋交待完了之后,也并不是说说而已,每隔几天就会来一次实验室检查吴小祥的功课。

吴小祥根据师傅提供的名录,到总厂图书馆里借来了中学数,理,化所有的课本,就开始学习了。因为自己的文化基础实在太低了,刚开始吴小祥很难进入状态,又到图书馆里借来了小学五年级的课本,还必须要从头开始学习,几个月之后也入门,进入到初中段,勉强能按照师傅的要求完成作业,渐渐地进入了书中,心无旁骛。原来和五个同学约好一个月会一次面,聚一聚的,也改成三个月一次,加上他们也有了自己的事情,半年,或者更长时间了。

李国栋事后知道吴小祥几乎是天天下班都到中学里请教老师,晚上睡也睡在了实验室里,不知道吴小祥这学徒生活是怎么过的,更不知道这期间家里又去过几次。李国栋希望吴小祥能够成器,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学徒。在李国栋培养指导下的学生有好几个,吴小祥只是其中一个,而且学历最浅的一个,如果不是在自己的实验室工作,恐怕也无缘与吴小祥相认。而对吴小祥来说是机缘,机不可失的缘分。

吴小祥接过了一卷厚厚的纸,就像学生对老师那样,毕恭毕敬,目送师傅离开后,坐下来细致地看了起来。就这样,从那个时候开始,三年的艰辛,无牵无挂,一门心思钻到了学习当中,边工作,边学习,有些看不懂的地方偶尔去问一下师傅,但问得多的是中学里的老师,厂里中学里的数学、物理、化学的老师都和李国栋交情不浅,他们碰到难题也经常去请教师傅,听他们对师傅称起来都叫李老师。

这几个教师知道吴小祥是李国栋的徒弟,李国栋告诉他们要好好教导教导吴小祥,因为实验室的需要,帮衬带一下。厂里中学部里的数学、物理、化学的老师都是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对大学的课程也很通达,吴小祥自学的第三年,确实涉及到了一些大学课程,但都是题解式的提问,这几位老师很容易解答,也耐心地为吴小祥辅导作业。

吴小祥刚到实验室工作的时候,李国栋还兼顾合成氨车间主任,实验室虽然相对独立,但属于合成氨车间的一部分,吴小祥也是合成氨车间的职工,之后因为车间的生产开始三班倒了,实验室又增加了两名职工,吴小祥是小班的班长。

吴小祥在三年的学徒期间,被评为了单位的技术标兵,过了不长时间,李国栋不再兼职任车间主任了,由吴小祥接替车间主任的位子。又过了两年,实验室也就直接划到了厂部生产技术处直管了,吴小祥也归属生产技术处的编制,做师傅的助理,之后就一直跟着师傅李国栋。在师傅被董事局任命厂长的时候,吴小祥也已经到了二十五岁,是总厂生产技术处的处长助理。

李国栋为了吴小祥能及时跟上业务需要被送到省城的江南科技大学额外招生的理科代培生班学习,是专门针对一些企业基层干部的培训教育,纯粹是深造性质的,学历为本科。在李国栋的培养和扶持下,直至送到江南科技大学深造。过了二年,李国栋被调到江南实业控股江城集团总公司任总经理,吴小祥毕业后任厂部生产技术处副处长。

吴小祥就这样在起跑线上开始起跑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