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遇到了贵人 - 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 浙西闲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章遇到了贵人

第2章遇到了贵人  吴小祥一共六个同学,都是学徒工,周凡在总厂调度室做抄表的工作,王小五是合成氨分厂的操作员,徐建安在一零一铝分厂做炉工,上官云和徐敏两人也在机械分厂,但是机械加工方面的学徒,在机械分厂维修队上班只有吴小祥一人。

六个人也是第一次在化工厂的生活区聚集,难免为各自所分配的工作谈论着,有高兴的,也有不满意的,高兴的是自己有一个被同学们羡慕的工种,不满意的是没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对于今后的发展前途大家都没有认真地考虑过,毕竟刚刚从学校里出来,谈不上胸怀大志,今后的志向在那里还十分地模糊。六个人分配到厂里的时候,一个师傅要带好几个学徒,师傅也就是班长或组长,师徒的关系也不是那么郑重其事,比较随意。

从表面上看去,周凡的工作岗位最好,在总厂的调度室里工作,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没有日晒雨淋,即使从办公室里出来,到各个分厂里检查的时候,都是跟在总厂的生产调度室主任的后面,各分厂下面的人看到,都是翘首以目,让人羡慕,但听周凡说并不是这样的,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一点新鲜感,走了几次,也就那么一会事情,整天除了抄表存档,根本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还是在分厂里工作好,有技术,时间长了可以独挡一面,有上升的空间。

要说最差的工种还就是吴小祥,虽然是在机械分厂的维修队里做学徒,原以为是机械设备方面的维修技术工种,谁知道,第一天去上班才知道是泥水匠,并不是机械设备的维修,而是厂房、宿舍和设备桩基的维修,整天和泥瓦为伴。

尽管是这样,吴小祥也没有很在意,毕竟是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修理房屋也是一门手艺活,技多不压身,加上吴小祥平时也不是那么的挑三拣四,有一份工作已经很可以了,总比在家里待业要好多了。

吴小祥没有在同学们面前说自己的工作不好,也就听他们说各自的工作。

六个人里面,最健谈的还就是周凡,毕竟是在总厂调度室里工作,听得多,也见的多。

听周凡问王小五“小老王,你在的车间里刚刚安装的那个实验室,听调度室主任说,实验室有幅射,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妨害,生产技术处的处长李国栋要带一个学徒在实验室里抄仪表,不知道去报名的人多不多?”

周凡虽然对王小五说话,其实这话是说给吴小祥听,大家都刚刚从学校里出来,走到社会上,把第一份工作看的很重要,六个同学里面就吴小祥的工种最差,在机械分厂维修队里做泥水工,做的都是体力活,有这样一个位子说给吴小祥听听,直接对吴小祥说,又怕伤到他的自尊心,旁敲侧击,愿不愿意去就随他的了。

王小五知道周凡的意思,但为了说明利害关系,让吴小祥明白这是怎么一会事情,就对周凡说“那有人敢去实验室,听我们的师傅说,实验室里放射性,对身体有伤害,比较危险,大家都对那个实验室避的远远的,几个师傅也很少接近那个实验室。到现在为止车间里没有一个人敢去报名,再过一个月实验室就要投入试验了。”

其他三个人可没有周凡和王小王这么细心,就随便地聊了起来,说实验室里都是一些仪器,不可能有幅射,如果真的没有人敢去实验室工作,让吴小祥去试试,能录用是最好,不能录用也没有关系。

吴小祥认为自己刚刚进工厂才一个月的时间,就要求调动工作不应该,领导也不会同意,这样一来反而给单位的领导造成不良的影响。又在想,合成氨的实验室应该没有什么幅射作用。

六个人中也只有周凡知道生产技术处的李国栋处长的情况,其他五个人一点都不了解厂里的事情,因为要办这件事,还必须要找生产技术处的李国栋,只要李国栋他同意了,总厂生产技术处要从分厂调动一个人,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于是他们就问起了周凡,他对李国栋的情况了解多少。周凡说了起来。

李国栋是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原本西安交通大学的校长是要他留校或继续深造的,正逢那个时候,江南实业控股集团董事局要在江城建一所大型的化工基地,基地的基本建设已经完成,正缺少理工技术人才,董事局的主席带队到中国各大院校招聘优秀学员,经过董事局主席与校长多次洽谈,校长也就放弃让师傅李国栋留校续读研究生。就这样,李国栋放弃研究生的再造,大学毕业后就到厂里担任厂里的技术干部。李国栋处长是个学术型人才,所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广泛,学术渊博,但不是书生气十足的那种,不泛演讲和组织能力,在大学里担任过学生会主席,在大三的时候就跟随导师参加过几次国际性学术会,听过国际级大师演说。原来是学校里内定的后补教师队伍。

李国栋,东北heb市人,出生在书香之家,继承了家族优良品质和东北人的豪爽,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厂里时就非常接地气,无论是领导干部、职工,还是技术人员都相处的非常融洽。原本就是集团一级的后备干部人选,从技术干部开始,到车间主任、分厂厂长、生产技术处长,几乎是一路青云直上。然而,对于这一些际遇,李国栋根本就没有太放在眼里,在他看来一切都很自然,本来就应该这样的。他性格平易近人,没有当官的架子,菜场,广场,超市都能看见他的影子,深得全厂广大干部,职工人心,而且上升的通道还有很多。

周凡上班的时间比较空,没有事情的时候就喜欢听调度室里的人谈论厂里的情况,这些消息也是他从合成氨分厂的分调室里听到的,知道李国栋其人的来历,以及在厂里的情况。

周凡见大家已经把合成氨实验室这件事说开了,也没有什么可隐瞒了,就对吴小祥说,如果自己真想去合成氨的实验室工作,可以直接到总厂生产技术处李国栋的办公室去找他,李国栋会亲自接见的。

吴小祥虽然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见大家都在鼓励自己去试试,想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去一下总厂的生产技术处长,能不能成还要看自己愿不愿意去,如果真的是天天抄抄仪表,学不到本领,那也没有什么意思。

吴小祥向周凡问清了李国栋的办公室位置,原想等什么时候维修队白天不开工的时候,去试试。到了下个星期一的下午,正好是下着大雨,工地上的活没法做工,师傅叫大家就早早地收工,天晴了再继续做,于是吴小祥就自己一个人就到了生产技术处找到了李国栋,还好生产技术处长李国栋在办公室里办公,一见面就直截了当地向他申请自己愿意去实验室做事。

那个时候他与李国栋根本就不熟悉,只知道他是总厂生产技术处的领导,见人笑喜喜的,曾经在报到的当天见过一次面,只是没有交流过,认识而不熟悉。到总厂生产技术处面对面地和领导说话还是第一次。

生产技术处长李国栋简单问了一下吴小祥的基本情况,家庭背景,也考察了个人对自己将来的理想,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经过交谈,还真符合李国栋处长的基本要求,当时也就同意了。

李国栋自从到了厂里工作以来还真没有亲手带过一个学徒,既然已经答应让吴小祥到实验室里工作,那就是他收的第一个学徒,李国栋没有提出其他的要求,只是以后不要以领导相称,太生分不习惯,就以学徒的身份到实验室里上班,师徒关系就这样开始了。

生产技术处长李国栋告诉他,实验室的事情并不多,就是看看仪表,抄抄数据,传送一些资料,让吴小祥做的多的事情就是看书,看各种仪表的说明书和一些技术方面的书籍。

技术书也不是那么复杂,不深奥,都是些使用说明书,操作流程。让吴小祥下个月一日到实验室报到就行了,有关工作岗位调动的事情,生产技术处长李国栋会去协调的。

到了下个月一日,吴小祥早早地就到了实验室门前,上班时间一到,李国栋处长来了。对实验室里的仪器、仪表都做了说明,简单不复杂,在实验室里指导一下,平时要抄那些数据,每隔多少时间抄一次,下班前要把这些数据送到生产技术处的数据库里。介绍完了,李国栋就离开实验室,吴小祥自己再多看几次,把一些要点记了下来,也就熟练了。实验室里深奥书也有很多,没有高中和大学文化程度的数、理、化功底看起来就像看天书一样。吴小祥十分满意这份工作。

六个同龄人,虽说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因为有内道,有外道,六条跑道的起点有着不同的优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