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割掉辫子 - 明末最狂太子,大明最后一个猛人 - 语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85章割掉辫子

朱慈烺写的这七个字,都是儒家所从推崇的仁义道德,是不低的褒奖。但是,很快就有大臣回过味来。

“孝悌忠信礼义廉,唯独缺了一个耻!”

蒋德璟此言一出,众臣立马哄堂大笑,就连一向严肃的倪元璐,此时也是乐不可支。

宋时的圣人朱熹,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称之为朱子八德,作为为人的基本道德,为历代儒生所推崇。

而朱慈烺故意漏掉了最后一个字,其实就是在大骂孙之獬这人无“耻”。

笑过后,蒋德璟又道:“臣倒是还有一句话,可以与陛下所书七字组成一联,是为‘一二三四五六七’。”

“哈哈哈……”

蒋德璟一说完,众人笑得更厉害了,大殿内外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唯有孙之獬尴尬地站在殿中,手中捧着朱慈烺御赐的七个字,不知道说什么好。

一二三四五六七,缺的那个字便是“八”。

朱慈烺骂孙之獬无耻,而蒋德璟更厉害,直言孙之獬此人“忘八”,合到一起,便成了“无耻王八”。

笑过之后,朱慈烺终于是正色道:“既然多尔衮想要购买朕的火铳,那孙侍郎可以说说,多尔衮愿意出多大的价钱?”

“二十两纹银一支火铳,这是先前摄政王信中就已经说过的。”

被杀了一阵锐气,孙之獬就连说话都是少了几分底气。

朱慈烺闻言不禁笑道:“二十两?我大明光是原材料,就需要从深山铁矿中寻找上等的精铁,光是原材料就已经二十两纹银不止,再加上人工和途中的运输、损耗诸如此类,一支二十两,多尔衮莫不是想要抢?”

孙之獬不过是一个文臣,又哪里会知道火器铸造的成本,此时听朱慈烺这么说,只能是嗫嚅道:“这……也许是摄政王对于这种新式火铳不太了解……”

“回去告诉你主子,四十两纹银,少一个子都不卖!”朱慈烺嗤笑一声道,“夺我河山,掳我子民,现在还想要和我大明做生意,就得拿出诚意来!”

“二十五两,这是摄政王给在下说的最高价了。”

“三十五两,这也是朕的底价,同时,朕也不需要多尔衮派兵到南京,大明的乱党,朕自己可以解决,多尔衮应该也知道,左良玉所谓的百万雄兵,已经被朕打得灰飞烟灭,此事,孙侍郎不会不知道吧!”

孙之獬咬牙,又是开价道“如果陛下不需要我大清援助的话,那一支火铳三十两……这真的已经是摄政王……”

“成交!”孙之獬的话还没有说完,朱慈烺便是抚掌大笑道,“三十两一支火铳,就这么说定了,不过那什么约为兄弟之国就算了,若是多尔衮愿意向我大明称臣,退回关外,那还有得谈。”

而另一边,户部尚书范景文听到这个数字,眼里都已经满是白花花的银两,一万支火铳,就是三十万两白银,这对于现在的国库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了。

“既然已经谈成,请陛下御笔亲书国书,在下就先告退了。”

孙之獬说完就想走,大明的朝堂,他是一刻也待不下去了,在这一个时辰不到,已经被嘲讽辱骂了不知多少次。

“且慢。”

见孙之獬想走,朱慈烺立刻是叫住了他道:“朕还没有让孙侍郎走,孙侍郎怎么能自行离开呢?”

孙之獬心中一惊,有些慌张道;“难道陛下要将在下圈禁在凤阳不成?这可不是仁君所为!”

朱慈烺唤来两个卫士,笑眯眯道:“朕对于圈禁孙侍郎可没兴趣,即使让你留在凤阳,你的心也在你主子那里,不过,朕还有一件事情要你完成。”

说着,朱慈烺突然对两个卫士下令道:“给朕把他的头发剃了!”

“陛下!陛下!”孙之獬大惊失色,刚想逃走,却立刻被两个卫士给钳制住,只能是无奈大喊。

一旁的卫士看着拼命挣扎的孙之獬,不悦道:“乱动什么?再乱动,不小心削掉了你脑袋!”

孙之獬听到这话,马上就安静了下来,不敢再动,一名卫士手起刀落,将孙之獬脑后的金钱鼠尾给斩掉,只留下了一小撮短而硬的头发。

原文在六#9@书/吧看!

“不错,先前孙侍郎的头上是猪尾巴,现在成了兔子尾巴还算好看些。”朱慈烺点点头,颇为满意道,“在朕看来,孙侍郎不如剃个光头,出家当和尚去。”

“陛下,臣刚好认识一位得道高僧,可以引荐给孙侍郎。”

“只是不知道,和尚能不能在建虏那儿当官了。”

孙之獬捂着脑袋,又羞又气,但是看到两边虎视眈眈的卫士,又不敢发作,只能是瓮声瓮气地施了一礼道;“陛下没什么事情的话,在下就告退了。”

话还没说完,孙之獬就抱着脑袋朝着宫殿大门跑去,还没出宫门,孙之獬又听到了朱慈烺的声音。

“你回去告诉那多尔衮,朕可以卖给他火器,但是也让他小心点,用不了多久,朕就会克复北京,直入辽锦,若是在此之前,多尔衮能够俯首称臣,那朕还能够放他一条生路,若要抵抗的话,朕兵锋所至之日,即是他身首异处之时。”

孙之獬哪里敢答话,只能是加快脚步,灰溜溜地逃窜而去。

而此时,朱慈烺和大殿内的众臣才是收敛了笑意,开始商讨如今的形势。

朱慈烺心中有很多构想,有很多改革的策略,这些方略都来自于后世,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但是改革一旦开始,必然会触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因此,朱慈烺必须要先平定战乱,才能够开始改革,最起码,也要先将朱由崧和马士英解决,还有目前盘踞四川的张献忠,同样必须要清剿,至于李自成和满清,则是可以让他们暂且互相牵制,给朱慈烺提供足够的发展时间。

不然,改革开始的日子,就是天下大乱的时候,卢九德和王大能作乱,就是一个铁的例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