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举人闹事
先前朱慈烺御驾亲征的时候,曾经在每个军中都抽调了一千人,共计六千人留在中都凤阳,自此之后,各军的缺额由新兵填补上,至于这留守凤阳的六千人,则是被改成了宫中禁军,直属于朱慈烺,平日里则是交给近臣王长鹤管辖。然而退朝不久后,宫门外就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蒋德璟亲自前来禀告道:“启禀陛下,宫外聚集了大批学子,几乎都是这一次乡试之后录上的举人,他们聚集在宫门口一起反对新法,要求恢复祖制。”
这么多学子聚集在宫门前闹事,蒋德璟亲自出去劝解也是无济于事,这让蒋德璟感到颜面无光。
“他们好大的胆子。”
朱慈烺拍案而起,这些学子选在这个时候闹事,明摆着就是看到辞官的人太多,感觉朝中缺人。
朝廷缺少官员怎么办?只能从这些新录取上的举人当中选拔,而这些举人,就是借着这个机会,想着朱慈烺不会在这种节骨眼上动他们。
“陛下此举,显然是针对江南士绅,谁家中还没有几个家奴,几个佃户,这种行为,我等绝对不会接受。”
门外的学子中,跳得最欢,叫声最大的就是先前在媚香楼中与朱慈烺针锋相对的韩生,此时正他站在队伍的最前列振臂高呼,引得身后的众多举人阵阵响应。
一名丁姓举人高声叫道:“没错,陛下此举,就是违背祖制,就是逆天而行,我等江南学子,断然不会接受这种新法。”
一名张姓举人也是附和道:“圣人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是告诉我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等级,家奴就应该好好当自己的奴婢,不要妄想恢复什么自由身!”
他们一点都不担心自己会受到什么威胁,自从朱棣以来,大明就鲜少有杀伐果断的君王,文人士子,从来是谁闹事闹得越大,名声就越大,闹得最大的,甚至能够青史留名。
因此,不少文官都以在朝廷上挨板子为荣,甚至将挨板子作为光宗耀祖的事情,作为“诤臣直事”写进自己的族谱。
“臭小子,你给我回来!”
人群中的侯方域正感到热血沸腾,也想要振臂高呼的时候,却听到自己的身后传来了一声怒喝。
“爹。”侯方域回头一看,发现侯恂正站在自己身后,惊讶不已。
“你在这里胡闹什么!”侯恂怒声道,“赶紧跟着我回家去。”
“爹,我这是在为民请愿,陛下施行恶政,惹得天怒人怨,难道我等不能说两句不成?”侯方域低声道,“难道这不是忠正之臣应该做的事情吗?”
“什么忠正之臣,老夫看你就是个愚夫,被他人利用了都不知道,家中的家奴我已经全部遣散,至于河南那边,老夫也已经去信,让你母亲还那些佃户自由身,你若是再在这里闹事,休要怪老夫翻脸不认人。”
“爹……”侯方域颇有些不服气,然而此时,正在人群中寻觅复社成员的吴伟业也是看到了侯方域,侯方域顿时是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连连招手道,“梅村先生,这边。”
吴伟业见状,立刻是赶了过来,和侯恂相互见礼之后,沉声对侯方域道:“朝宗,速速回府,不要在此处逗留,发现咱们复社的人,也立刻给他们劝回去。”
“为何?”侯方域虽然是文名出众,但是其想法颇为单纯,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其中利害。
“你莫非不想再考试了不成?”吴伟业皱眉道,“当今陛下既然能够做出这种决定,就必然已经对这种闹事做好了准备,若是你继续待在这里,恐怕会马上被剥夺会试资格。”
“这……”侯方域犹豫了,抬眼又见到侯恂严厉的目光,只能是讪讪道,“既然如此,我回去便是了。”
在吴伟业寻找复社学子的时候,另一边,身兼复社和几社领导人的陈子龙也在寻找几社成员的身影,他们对于此次新法,都看得相当通透。
朱慈烺在这种时候颁布圣旨废除贱籍,明显是不怕他们闹事,就是要让这些举人在自己的政治前途和几个家奴的所有权之间做一个选择。
而吴伟业和陈子龙等人清楚,贱籍废除也就废除了,朱慈烺已经在圣旨中做了说明,在两方都同意的情况下,主家可以继续雇佣家奴在家中,只是要按月支付不少于外面的工钱罢了。
几个工钱而已,江南豪强,从来就不缺这几个工钱,而且这些复社学子顾及自己的声誉,平日里都对家奴佃户这些人颇为不错,因此,不必担心雇不到人。
倒是一些平日里作恶多端,对家奴非打即骂的主家,才是这一次闹事行动中跳得最欢的。
“一群蠢物。”人群之外,寇白门蒙着面纱,冷冷看着这些闹事的举人,尤其是走在最前面的韩生,其眼神仿佛像是在看一个死人。
原文在六#9@书/吧看!
“陛下为何还不出现,难道是要闭言塞听,根本听不见天下士子的呼声不成?”
“学生请陛下收回成命,那些佃户一跑,咱家的土地根本就没有人耕种了啊。”
“就是,陛下此举,是在荒废天下土地啊。”
人群中寻人的吴伟业听到这话,立即是怒声斥道:“你们自家的土地没人耕种,难道不应该想想自己平日是如何对待家奴佃户的吗?若是你对他们好一些,又如何会到今天这个地步!”
“我对家里的家奴还不好么?每天都有四两稀饭吃,隔三天就能吃一顿番薯或者土豆,管让他们吃饱,虽然盐少了些,倒也没有让他们饿着。”
吴伟业听到这话,已经不知道作何回复了,这种伙食,就连北边的满清治下的百姓吃得都比这个好,而不少举人却还在恬不知耻地附和,觉得这么做是对的。
“说得对,我家的家奴也是这么喂的,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就是不努力种地了。”
“就是,现在的家奴,真是越来越娇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