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土地问题 - 明末最狂太子,大明最后一个猛人 - 语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23章土地问题

张太后看到朱慈烺,不禁是眼睛一亮道:“烺哥儿倒是许久不来这宫里了,平日里操劳国事,倒是忘了天下还有个后宫。”“皇伯母说笑了。”朱慈烺心中一惊,隐隐约约猜到了张太后要说什么。

朱慈烺刚想要找个借口开溜,却被张太后给止住道:“烺哥儿不要急着走,现在你是一国之君,是九五至尊,那就应该要有九五至尊的样子,烺哥儿也快十六了,是时候寻个皇后了,若是这后宫里没有年轻人,咱们这些老太后,都觉得空空荡荡的。”

朱慈烺汗颜,这话是什么意思,莫不是要来催婚了。

说起来,他也已经登基许久,按照正常的程序,十五岁的皇帝就应该有一后一妃了,只是朱慈烺并不想这么快就成亲,天下未定的时候举行皇室大婚,不过是在劳民伤财。

周太后见状也是附和道:“烺哥儿,你皇伯母的意思是说,你应该要娶妻生子了,这不单单是为了你,更是为了大明。”

周太后的话说的隐晦,朱慈烺却也是听明白了,如果皇帝意外去世却没有后人,那大明无疑会陷入动乱中。

往远了说,有明武宗朱厚照,往近了说,则是有张太后的丈夫朱由校。

“此事,孩儿会考虑的……”

朱慈烺一边说,一边悄悄地往宫门口挪步,趁着周太后和张太后没有反应过来,迅速朝着前廷跑去。

放眼天下,能够让大明皇帝如此狼狈的,恐怕也只有这两人了。

翌日。

南京城的朝会,明显比在凤阳的时候热闹了许多,南京城的大部分官员,都被蒋德璟安排了新的职位,朱慈烺没有杀他们,却也没有打算重用,只是安排了一堆闲差让他们去做。

不过就是养着一堆文人嘛,朱慈烺有钱,这事他做的来。

“诸位爱卿,太后昨日给了朕一物,此物,能够解决我大明的粮食问题。”

看着朱慈烺手中灰不溜秋的土豆,众臣都是迷惑不已,他们许多人都未曾见过此物,有的人即使是见过,也不明白土豆和粮食问题有什么关系。

“现在天下百姓已有番薯,足以果腹,何来粮食问题?”

“没错,臣在南京就一直好奇这番薯是何物,昨日品尝一番,果真是人间美味。”

“此物产量莫非比番薯还高?”

听到众臣的议论,朱慈烺只是淡淡一笑道:“虽然不能说保证比番薯还高,但是它和番薯的种植可以错开,从而充分利用土地,这样一来,只需要江南一地,便是可以产出供给整个大明的粮食了。”

听到朱慈烺这话,不少大臣脸上都是露出了喜色,如果朱慈烺所言真的实现,那么江南九江成为整个大明的粮仓,而江南的地主,则会掌控着大明的粮食命脉。

大明的耕地面积很广阔,如果算上北方,足足有九亿亩之多,但是,其中能够收上来税的,却是只有一半不到,整整九亿亩的耕地,每年收税的时候,能够收上来三亿亩的税就不错了。

其他的土地都到哪里去了?无非是文官、藩王、士子、军官们的免税田,这些免税田有的是私自侵占,有的是历代君王的赏赐,这些免税田的面积,加起来可以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

大明的农税不高,自从朱元璋立国以来,大明的农税就没怎么高过,但是,这是建立在没有非正常的土地兼并的情况下的。

当官员、商人、地主开始兼并普通百姓的土地的时候,大明的农税就高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

若是一个县有十万亩土地,其中一万亩是免税田,每当朝廷收税的时候,这个县就要上交九万亩土地产出的二十分之一,大约是四千五百亩地的产出。

但是当不正常的土地兼并发生之后,被官员商人和地主所占据的免税田,也许就达到了九万亩,这样一来,普通农户拥有的土地就只剩下了一万亩,这一万亩的土地,其中有四千五百亩的产出全部归朝廷所有,这样一来,百姓如何活得下去。

但是,这还是比较好的情况。

更恶劣的情况是,十万亩土地里面,九万九千亩土地都被豪强占据,普通百姓只有一千亩土地,却要上交四千五百亩的产出。

这样一来,百姓如何生存?交不出税,他们只能卖掉土地,卖掉房屋,甚至是卖儿卖女,卖掉自己,成为佃农。

如果百姓不想当佃农,那他们就变成了流民。

而流民的出现,就代表造反的种子生根发芽。

原文在六#9@书/吧看!

现在百姓暂时能够吃得饱饭,只是因为朱慈烺兴建各种工程,百姓能够收到工钱,加上黄有海等商人开始做起其他生意,雇佣了大量机工,窑工等,以及番薯的推行,让市面上的番薯价格大降。

这些因素加起来,百姓手里有了钱,市面上的番薯降了价,百姓才能够吃得饱饭。

实际上,除了凤阳滁州等少部分地区和藩王的土地,其他土地,依然掌握在豪强们的手中。

等于说,朱慈烺是在把国库中的银两发给百姓,让百姓用这些银两去购买土地,而这些银两最终的流向,则是那些占据了土地的豪强。

在现在的大明,土地就是最值钱的资产,豪强们占据了土地,就等同于有掠夺天下财富的本钱。

这个情况,朱慈烺必须要改变,否则,国库迟早会亏空,最终赚得盆满钵满的,只有那些豪强。

“诸位爱卿,朕决定清丈土地,尤其是江南土地。”看着大殿中欣喜不已的众多大臣,朱慈烺收敛笑意,一字一顿地说道。

而方才还欣喜不已的众多文官,一听这话,如同受了晴天霹雳,清丈土地,这种事情,自从大明开国以来,除了朱元璋之外,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

朱元璋是因为天下是他打的,因此朱元璋可以对天下利益进行大洗牌,而后面的皇帝和大臣,都不行。

最接近成功的张居正,也已经腐朽为白骨数十年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