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商贾能不能办报 - 明末最狂太子,大明最后一个猛人 - 语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30章商贾能不能办报

“若是给大明邸报捐资,黄兄,你愿意出多少两银子?”“起码一万两!”黄有海毫不犹豫,一万两银子,比起布匹的大卖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

听到这个价格,程安的内心也是痒痒了起来,这个数目对于这些盐商先前来说不算什么,但是现在盐商的资产全部大幅度缩水,一万两银子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程安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朝廷能开办报纸,那他程安能不能也开办一份报纸,印一张报纸的成本不过几文钱,卖却能够卖二十文钱一份,虽然一份的价格不高,但是积少成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还能在报纸后面为其他商贾打广告,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说干就干,程安在辞别黄有海之后,迅速通过各种门路,联系上了报业司的司长曹钰航。

在曹钰航的府上,程安低眉顺眼地表示了想要自己也开办一个报社的想法。

曹钰航在得知之后,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将程安引荐给了朱慈烺。

皇宫中,程安战战兢兢,他思来想去,自己只是想要开办个报纸,应该也没有触犯什么法律吧,如果皇帝不让开办,那他不做这事便是了,为什么还要叫他进宫里来讯问。

上一次进宫,程安等人知道了盐业私营的消息,以为自己占了个大便宜,结果真正推行之后,他们这些盐商才知道自己被朱慈烺给坑了,程安的心中着实是已经有了心理阴影。

“程先生,许久不见。”

在程安的惴惴不安中,朱慈烺终于是踏入大殿。

“草民参见陛下。”

程安连忙施礼,心中拉起了十二分的警戒,朱慈烺上次可是狠狠地坑了他们这些盐商一把。

“程先生不必如此紧张,朕听曹司长提到,程先生想要开办报社,朕对于商人投资新兴产业,向来是鼓励和支持的。”

“陛下是同意了?”程安眼睛一亮,兴奋道,“草民要如何才能开办报社?”

程安不是傻子,如果真的可以随便开办报社,那曹钰航就不会引荐他来面见朱慈烺了,实际上,在柳麻子宣讲大明邸报的时候,程安就已经意识到,这报纸除了充当赚钱的工具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操纵舆论。

百姓从来是愚昧的,他们所相信的,所了解的信息,都是从民间一些读过书的人口中得知的,譬如柳麻子,又或者是村中的一些里正乡老,那么柳麻子和里正们的信息从何而来?以前不过是道听途说,风闻传播而已。

而现在,有了报纸的发行刊印,柳麻子们有了新的信息来源,就是从报纸上获得信息。

而报纸上的信息量,比起那些零碎的告示和小道消息,要大了不知多少倍,谁掌握了刊发报纸的权力,谁就能够掌握天下的舆论。

朱慈烺看着兴奋的程安不禁笑道:“程先生如果想要开办报社,朕只提两点要求,其一,开办的报纸内容需要保证其真实性,不论其内容的性质如何,真实性必须要保证,其二,报纸当中的内容不能够有失偏颇,不能只写差的,也不能只写好的。”

“啊?”程安一怔,他没有想到朱慈烺就这点要求,而且,其中第二点要求,程安着实没有看明白。

朱慈烺要求报纸写好的,这无可厚非,不论天下生民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但是那些坏消息,绝对不能让百姓知道。

但是,朱慈烺不仅仅要刊登好消息,更要刊登坏消息,这事着实出乎了程安的意料。

不过,此事朱慈烺有着自己的考量,别看现在的内阁是清正廉洁,但是内阁的信息来源是哪里,还是从各地官员的奏疏里面来,谁也无法保证,各地官员都和现在的内阁一样清正。

而且,朱慈烺内阁中的官员,年纪都已经不小了,过些年,这些官员便是会退休致仕,下一届的内阁,还会如同蒋德璟他们一样清正吗?如果他们和地方官员联合起来欺瞒朱慈烺,那应该如何是好呢?

这时候,报纸上刊登的信息就相当重要了,有朱慈烺给程安的这两条准则,朱慈烺也可以通过阅读民间报纸,来了解真正的民生,而不是各地烽烟四起的时候,朝中众臣还在上报四海升平。

程安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皇宫的,在他走出皇宫的时候,手中还拿着朱慈烺御笔所书“扬州周报”四个大字,而程安一走,曹钰航便是前来上报,称要求打广告的商贾和投稿的文人太多,已经将报业司堵得水泄不通。

“陛下,咱们家的丝绸才是最好的!”

原文在六#9@书/吧看!

“咱们家的瓷器相当不错,希望可以在大明邸报上打个广告。”

“陛下,学生前来投稿,希望能够在大明邸报上刊载文章。”

报业司门口乌泱泱一大片人,如果不是守门的军士手中的火铳实在瘆人,恐怕他们早就已经踏破了报业司的门槛。

“陛下,情况就是这样,这些人要来打广告就算了,但是这些写文章的,臣实在是应付不过来。”

曹钰航哭丧着脸,他是军户出身,虽然近些时日读了几本书,但是和那些饱学之士相比,他那点学问就像是九牛一毛沧海一粟,连文章本身都看不太明白,遑论审核稿件的质量,选择刊载哪些稿件了。

对于这个问题,朱慈烺也是相当头疼,只能是让曹钰航在报业司门口设置了两个大信箱,一个用来装打算投广告的商贾的拜帖,由曹钰航负责处理,另一个则是接收文人士子的来稿,这个部分曹钰航没法处理,朱慈烺会在朝中寻找合适的人选。

在草草分配之后,朱慈烺迅速找到了蒋德璟,让他推荐一个可以在报业司审核来稿的官员,否则报业司的大门,会被前来投稿的文人士子给踏破。

毕竟,这还只是来自南京的稿件,而大明邸报面向的受众,乃是全国数千万百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