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恐慌的马士英
现在科学院中,宋应星正和一群士子搞得如火如荼,而刘泽清对于科学可谓是一窍不通,所幸,朱慈烺给他安排的这个科学院副院长,根本就不用管事,刘泽清只需要每天喝茶饮酒,便是能够领到属于他的俸禄。对此,刘泽清很满意,朱慈烺也很满意。
若是刘泽清不知好歹,真的去插手科学院的事务,朱慈烺不介意调查一下刘泽清过往那些腌臜事,找个由头把他下狱。
至于刘泽清送过来的那些官员豪强,朱慈烺只是将他们的财产全部抄走,至于他们本人,朱慈烺则并未过多为难。
高原禄和黄士壬这些豪强本身对于朱慈烺的价值就不是很大,朱慈烺所看重的,不过是他们的财富。
而此时的南京皇宫中,朱由崧和马士英已经是听说了刘泽清献城投降的消息。
“马先生,大事不妙了,刘泽清此人不堪大任,徐州一陷落,敌军便是占据了南直隶的门户,可以进逼淮安了!”
朱由崧慌乱不已,他已经是焦头烂额,按照开始的形势,他可是坐拥百万雄兵,但是现在,形势好像反过来了。
左良玉的八十万大军不堪一击,左梦庚现在已经不知所踪,
而被朱由崧和马士英委以重任的刘泽清,竟然是将徐州重镇献给了朱慈烺,这让朱由崧暴跳如雷。
而此时的马士英却是显得相对稳重些,沉声道:“福王殿下稍安勿躁,虽然刘泽清已经投降,但是我等却还有南京的卫戍部队,还有刘良佐和高杰将军两支劲旅,只是……”
“只是什么?”
接连不断的坏消息让朱由崧已经有些双目赤红,情绪已然有些失控。
“南直隶中,最近似乎是出现了一些暴民,这些暴民打着分田地的旗号,已经抢走了好几名地主的土地。”
马士英有些无奈,朱慈烺所创立的明政司已经发挥出了不小的作用,除了塑造禁军的精神和意识形态之外,更是对普通百姓产生了影响。
现在,这种影响已经扩散到了南京附近。
“这些暴民,该死!速速派人去剿灭他们。”朱由崧暴怒不已,手猛地向下一挥道,“你先前不是推荐了阮大钺么?将让他率领江淮卫、镇江卫、仪真卫等所有卫所兵,把这些暴民干掉,一个活口也不要留下。”
“已经让阮大人去了。”马士英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殿下莫要着急,臣已经派人催促了北方建虏,请他们与殿下共同进攻,只是不知为何还没有动作。”
马士英早就派人联系过多尔衮,想要和多尔衮一同进攻朱慈烺,但是多尔衮却没有那么傻,简单试探了两次,见王家彦防备森严,还吃了几次燧发火铳的亏,又听范家商人说朱慈烺已经有了新式火铳。
于是,多尔衮便是放弃了和朱由崧合作的想法,反而是派出了孙之獬前往凤阳,和朱慈烺做起了生意。
现在,多尔衮已经从朱慈烺手中购买了近三万火铳,付出了近十万两银子,当然,朱慈烺所交付的火铳都是由已经被禁军淘汰的鲁密铳所改装而成的,其威力、精准度、可靠性都不能与燧发火铳相比。
“报!”
正在马士英和朱由崧忧愁时,又是有官员前来禀告两人。
“淮安府遭到了围攻,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陷落,知府田仰请求救援!”
“田仰这个废物!”马士英愤怒不已,这些官员平日里一个个说的都是多么多么厉害,但是现在出了事情,却都来向马士英求援。
马士英都快要自顾不暇了,哪里还有什么工夫派兵去帮助田仰。
“着令阮大钺统兵两万,迅速支援淮安府,同时从高杰将军和刘良佐将军麾下各抽调一万人,若是淮安丢了,那扬州也就没了。”
扬州不能丢,这是马士英的底线所在。
大明商人众多,但是说起最有钱的,除了以范永斗为首的八大晋商之外,第二就是江南盐商了,这些盐商掌握着食盐这种国家命脉,可以说是富可敌国。
现在南京的官员,有不少都受到了江南盐商的支持,对于马士英来说,盐商就是自己的金主,而扬州,就是金主们的大本营。
那来传报的官员见到马士英激动的模样,顿时是汗如雨下,慌慌张张地跑出去传令去了。
原文在六#9@书/吧看!
“马先生,你说咱们这次靖难,真的做对了么?”
朱由崧有些颓唐地坐在椅子上,惨然道:“若是没有靖难,那本王恐怕还是大明的福王,而你还是南京的户部主事,咱们不会有任何性命之虞,听说,那唐王朱聿键,已经是献出了自己的田地和府库,还在朝中当上了太子太师。”
马士英闻言,不禁是嗤笑一声道:“殿下先前那么果决,怎么到了关键时刻,就糊涂起来了,若是不起兵靖难,那等中都那位到了南京,殿下的田土金银爵位,恐怕都会被剥夺啊,老臣之所以起兵靖难,也是为了殿下考虑。”
朱由崧咬牙道:“事到如今,还是在为本王而考虑?难道不是为了你们这些文官的权柄不被我那个好侄子剥夺?”
马士英只能道:“殿下太过着急了,现在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若事成,殿下将为成祖,臣当为姚广孝,若事不成,殿下就是汉王宁王!”
说着,马士英的言语中已经是带上了一丝威胁:“殿下如果不想成为汉王宁王那样的人,就必须要听臣的,否则,臣也不敢保证殿下的安全。”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朱由崧也是没有了任何办法,他只是一个被马士英扶植起来的傀儡,直属于他的部队不过只有几百人,而现在,南京的官员基本上都是马士英的人,就算有其他忠于大明的,也已经被马士英给软禁起来。
朱由崧,根本就没有和马士英抗衡的资本,但是,作为一个有野心的藩王,朱由崧并不想就这样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