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懦夫畏死终须死 - 明末最狂太子,大明最后一个猛人 - 语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4章懦夫畏死终须死

当朱慈烺来到扬州的时候,阮大钺和刘良佐都已经被李邦华生擒。“陛下,陛下,放了我吧,我也愿意投降,我也愿意和刘泽清一样当一个县官。”

见到朱慈烺亲临扬州,刘良佐惊慌不已,吓得脸上都没了血色,而此时,一旁的李邦华却是上报道:“启禀陛下,扬州知府任民育在扬州之战中身死,尸首已经收敛了。”

“知府身死?”朱慈烺微微一怔,连忙询问道,“怎么回事?”

“任知府和城中官吏、盐商组织起了家丁,在攻城那夜子时,在城中举火为号,助禁军打开城门,而任知府却因为被刘良佐和阮大钺强行留在城墙上,而死于乱军之中。”

说着,李邦华沉默了一下:“据说,任知府身亡的时候,身穿大明官服,躯干挺立如青松,即使是被贼军的刀剑刺入胸膛,手中却依然擎着火把。”

朱慈烺闻言,也是颇为动容道;“这位任知府,当真是位义士,正所谓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公所言是此,以一品大员之礼下葬吧,任家宅院在哪里,朕且去看看,对了,把刘良佐和阮大钺这两人也押上。”

只是,朱慈烺没有想到,扬州城中的盐商,竟然也能有如此义举。

任民育的家就在扬州府衙旁边,此时,任民育的家人正披麻戴孝,哭声震天,见朱慈烺来了,任民育的妻子任张氏连忙下拜。

“请起。”

朱慈烺扶起了任民育的妻子,沉声道:“任爱卿在危难之时,不忘国家大义,杀身成仁,是为英雄,是为志士,正是有任知府这样的人,任知府他们,正是大明的脊梁!”

“陛下谬赞了,若是老爷知道陛下如此看重,也将瞑目了。”

任张氏泣不成声,她也没有想到,任民育的死,竟然是把皇帝都给引来了。

而此时,灵堂中的一名少年引起了朱慈烺的注意,朱慈烺将其叫到身边,温和道:“你是任爱卿的孩子么?”

“启禀陛下,这是犬子中良。”任张氏介绍道,“这也是老爷留下来的独子了。”

朱慈烺见眼前少年虽然披麻戴孝,眼中满是悲伤,眉宇之中却有一种英气,不由道:“任中良?好名字,可曾入学?”

“启禀陛下,在下读过几年私塾,读了四书。”任中良低眉顺眼答道。

十四五岁的少年,才读过四书,这在官宦之家里,算是开蒙比较晚的了,朱慈烺转眼一瞥,却见灵堂的角落里,堆着诸如《齐民要术》《梦溪笔谈》一类书籍。

“你平日里所读之书,都是这些?”

朱慈烺指向角落堆着的书,问道。

见朱慈烺问起角落那堆书,任张氏连忙道:“小子顽劣,平日里不读圣贤书,尽是读些杂书,妾身定当好好管教。”

而朱慈烺却道:“这些倒也不是杂书,这些书,都是我大明学子应当要学习的,令郎能对此道有兴趣,乃是我大明之幸。”

“这……”

任张氏不知所措,而任中良原本暗淡的眼睛,却是猛地亮了起来。

“可能诸位有所不知,朕已经在宫内开设了科学院,院长秩等一品大员,副院长秩等二品大员,科学院的地位则是与翰林院等同。”

任中良有些激动道:“陛下,我也能进那科学院么?”

朱慈烺点点头道:“当然可以,当然,你肯定不能当院长,但是通过宋应星院长的考核之后,你却是可以成为科学院的研究员,秩等八品官吏,若是有重大的发明和发现,自然能够有晋升,你可愿意?”

“我愿意!”

任中良颇为激动,他自小对于科举不感兴趣,但是对于科学这类他人眼中的杂学,却是颇有天赋,因此,直接就答应了朱慈烺的邀请。

又是安慰了任张氏和任中良一番后,朱慈烺的声音变得冰冷起来,寒声道:“将刘良佐和阮大钺两人押过来。”

两名军士将刘良佐和任中良押到了任民育的灵前,朱慈烺亲自拈起一炷香,沉声道:“任爱卿,这两人乃是祸国之贼,正是这二人使爱卿身殒的直接凶手。”

顿了顿,朱慈烺接着道:“朕今日且用他们二人祭奠,待到日后,朕会直捣南京,将朱由崧和马士英这两个罪魁祸首的头颅拿来祭奠爱卿,还有祭奠在战事中牺牲的无数英灵。”

原文在六#9@书/吧看!

“陛下……”任张氏见朱慈烺祭奠任民育,哭得更是昏天黑地,而同在灵堂祭奠的曲从直等扬州官吏也尽皆动容。

“陛下如此重视我等,我等岂能不誓死以报陛下。”

“马士英这些人真不是东西。”

不少官吏都是为朱慈烺的行为所感动,纷纷当场对朱慈烺表示起了忠心,而此时,灵堂中的盐商们也是松了一口气,庆幸自己最后时刻总算是站对了队,不然,此刻他们这些盐商恐怕是会和刘良佐两人一样,被绑缚在任民育的灵前。

朱慈烺祭奠完任民育,对一旁的军士下令道:“将他们两人给朕拖出去,枭首示众。”

刘良佐和阮大钺迅速被拖了出去,刘良佐一直在大喊大叫,请求朱慈烺饶恕自己性命,但是朱慈烺始终不为所动,反倒是阮大钺一直面目平静,没有半点慌张的神色,只是对刘良佐说了一句:“刘将军小些声,走的路上也安静点,不要吵到本官的耳朵。”

随着门外刀声,两颗人头很快就挂到了城门上,以用来警示后来者,而此时,朱慈烺却是道:“任爱卿乃是忠烈之人,朕欲再写一幅字,以表哀思和悼挽,还请诸位拿些笔墨。”

“妾身代老爷谢过陛下。”

任张氏感动万分,她万万没有想到,任民育活着的时候似乎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地方,死了之后,却是获得了朱慈烺如此殊荣。

很快,笔墨便是呈到了朱慈烺面前,挥毫之间,朱慈烺便是写下了一则挽联。

“懦夫畏死终须死,志士求仁几得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